数据传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9533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由具有非易失性存储器并进行图像形成的引擎部分和通过视频接口通过串行通信向引擎部分发送图像数据的控制部分构成;其中:当从控制部分向引擎部分传送数据、改写非易失性存储器时,通过控制串行通信的规定控制信号获得数据传送的同步,以同步传送的数据改写非易失性存储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串行通信传送数据、用传送的数据改写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数据的技术。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记录媒体已开始使用代替ROM(只读存储器)和EPROM(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的作为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快闪ROM。该快闪ROM虽然为非易失性存储器,但由于可电擦除和写入,所以,与ROM或EPROM不同,不交换元件即可改写已写入的数据。作为该改写方法,一般具有连接快闪写入器改写快闪ROM的方法和由专用的改写程序改写的方法。作为通常的打印装置的一例,说明利用专用的快闪ROM改写程序的改写方法。通常的打印装置由将图像信息变换成点图数据的视频控制器和根据该像素数据形成图像并将其转印定影到记录媒体上的打印机引擎构成。下面说明视频控制器与打印机引擎部分间的接口的一例。图1为示出连接打印装置的视频控制器10与打印机引擎20的接口(以下为视频接口)的框图。另外,图2为示出视频接口的信号的一览的图。在图2上,“输出”表示从打印机引擎20向视频控制器10的输出,“输入”表示从视频控制器10向打印机引擎20的输入。打印机引擎20包含对其进行控制的引擎控制器(CPU30、RAM31、快闪ROM32),与视频控制器10的信号的交换或打印机引擎20的控制由该控制器进行。图2所示光束检测(/BD)信号为打印机引擎20的主扫描方向的水平同步信号,视频控制器10与/BD信号的下降沿同步地送出主扫描1行量的视频(/VDO)信号。就绪(/RDY)信号为打印机引擎20可从视频控制器10根据打印开始指令(/PRNT信号为“真”)进行打印动作的信号。作为该/RDY信号为“真”的条件,具有定影部分内的加热辊的温度适当(对调色剂像在纸的定影足够的温度)、记录纸不为堵塞状态、多面反射镜按既定转速正常地转动、/BD信号按既定周期正常输出等。记录纸选出(トツプオブペ一ジ)(/TOP)信号为打印机引擎20的副扫描方向的打印同步信号,视频控制器10与该/TOP信号的下降沿同步地设定副扫描方向的图像印出位置。在该例中,由供纸传感器检测的记录纸的前端后该记录纸到达转印辊之前的时间和由激光形成于感光体上的潜像由感光体转鼓的转动到达转印辊之前的时间相等地配置供纸传感器。为此,打印机引擎20在检测到来自供纸传感器的供纸传感器信号(PFSNS)为“真”这一状态时,立即使/TOP信号在1秒间为“真”。状态(/STS)信号为打印机引擎20发送到视频控制器10的16位单位的串行信息,该信号被称为状态。状态变化报告(/CCRT)信号为将预先指定的打印机内部的状态变化这一情况通知到视频控制器10的信号。打印(PRNT)信号为视频控制器10相对打印机引擎20指令打印动作开始的信号。但是,在连续打印的场合,意味着打印动作的继续。控制器电源就绪(/CPRDY)信号为表示将电源供给视频控制器10,视频控制器10的初始化结束,在与打印机引擎20之间可进行指令和状态的通信的情况的信号。视频(/VDO)信号示出打印机引擎20应打印的图像信号。该图像信号为视频控制器10将从主计算机获得的图像代码数据变换成点数据送出的信号。指令(/CMD)信号为从视频控制器10送到打印机引擎20的16位单位的串行信息,被称为指令。时钟(/SCLK)信号为进行/CMD信号和/STS信号的发送的场合的、串行数据的同步时钟。复位(/RESET)信号为从视频控制器10向打印机引擎20要求打印机的初始化的信号。如该信号如在既定时间以上为低电平,则打印机引擎20对引擎进行初始化。下面,说明通过上述串行通信收发的、从视频控制器10到打印机引擎20的指令和从打印机引擎20到视频控制器10的状态。首先,通过串行通信进行收发的16位数据以MSB作为收发数据的最上位的位,将从该MSB到第15的位作为收发数据的最下位的位,将LSB定义为奇检验位。在上述数据形式下,1个词(16位)的指令与/SCLK信号同步地从视频控制器10送到打印机引擎20时,打印机引擎20将1个词的状态返回到视频控制器10。在该指令中包含用于调查打印机引擎20的状态的状态要求指令和向打印机引擎20进行某一动作地指令的执行指令。在改写快闪ROM的动作中,使用上述/CMD信号、/STS信号、/SCLK,通过串行通信从视频控制器10传送在打印机引擎20的RAM31进行改写的数据,打印机引擎20的CPU30按照改写程序由RAM31的数据改写快闪ROM32的数据的方法较一般。然而,在上述现有例中,要求采取这样的方法,即,当改写快闪ROM32时,搭载于打印机引擎20的快闪ROM32擦除进行通常的图像形成动作的程序,另外,由于进行改写的快闪ROM上的程序在改写时不能执行,所以,用于进行改写的程序执行不进行改写的ROM上的程序,或将改写程序在RAM31上展开,在RAM31上执行程序,改写快闪ROM。一般情况下,搭载于打印机引擎20的RAM31的容量由于比ROM容量少,所以,不能将所有改写程序一次下载到RAM31进行改写,需要一边将程序下载到RAM31上一边改写程序这样的动作。为此,需要进行与通常的图像形成动作不同的特殊的动作。另外,快闪ROM32的改写所花费时间为用于将改写所用数据传送到打印机引擎20的RAM31的时间和由程序进行的改写时间,一般将用于改写的数据传送到打印机引擎20的时间占较大部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缩短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部分与引擎部分间的串行通信的数据传送时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形式,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该图像形成装置由具有非易失性存储器并进行图像形成的引擎部分和向上述引擎部分发送图像数据的控制部分构成;其中包括当从上述控制部分向引擎部分传送数据、改写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器时,通过上述串行通信的规定的控制信号而获得数据传送的同步的工序和以同步传送的数据改写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工序。另外,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形式,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由具有非易失性存储器并进行图像形成的引擎部分和通过串行通信向上述引擎部分发送图像数据的控制部分构成;其中包括当从上述控制部分向引擎部分传送数据、改写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器时,通过上述串行通信的规定的控制信号而获得数据传送的同步的单元和以同步传送的数据改写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单元。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将由以下的附图和后述的详细说明得以明确。附图说明图1为连接打印装置的视频控制器10和打印机引擎20的接口的框图。图2为示出视频接口的信号的一览的图。图3为示出本实施形式的打印装置的构成的框图。图4为示出本实施形式的打印装置的构造的断面图。图5为示出改写存储于引擎部分320内的快闪ROM的程序代码的动作的流程图。图6为示出第1实施形式的控制部分310的数据发送处理的流程图。图7为示出在引擎部分320的快闪ROM的改写处理的流程图。图8为示出图像形成动作和快闪ROM的改写动作的时序图。图9为示出第2实施形式的引擎部分320的快闪ROM的改写处理的流程图。图10为示出控制部分310的错误检测处理的流程图。图11为改写第2实施形式的引擎部分320的快闪ROM的场合的控制部分310和引擎部分320的串行通信的时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式。记载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数据传送方法,该图像形成装置由具有非易失性存储器并进行图像形成的引擎部分和向上述引擎部分发送图像数据的控制部分构成;其中:包括当从上述控制部分向引擎部分传送数据、改写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器时,通过上述串行通信的规定的控 制信号而获得数据传送的同步的工序和以同步传送的数据改写上述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川仁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