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谱仪底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943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谱仪底部支撑装置,包括光谱仪本体,所述光谱仪本体的底部沿矩形阵列分布有四个气动推杆,四个所述气动推杆的底部输出端连接有固定柱,四个所述固定柱的底部均固定有支脚,所述光谱仪本体的底部靠近四个固定柱的位置均设有固定杆,四个固定杆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滚轮。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光谱仪底部支撑装置通过在光谱仪本体的四周设置四个气动推杆推动固定柱和支脚向下运动,撑起整个光谱仪本体,对光谱仪本体进行固定,使得光谱仪不会轻易发生移动,操作方便快捷,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谱仪底部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谱仪
,具体的说是一种光谱仪底部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直读光谱仪是以光电倍增管等光探测器测量谱线不同波长位置强度的装置,以色散元件将辐射源的电磁辐射分离出所需要的波长或波长区域,并在选定的波长上(或扫描某一波段)进行强度测定,由于光谱仪体积比较庞大,为了方便移动其位置,一般都在光谱仪底部安装上四个滚轮,使得光谱仪可以方便的移动至需要的位置,由于底部是滚轮,在操作很容易发生位置的变化,因此现有的做法一般都是将光谱仪移至一个不会移动平台上,在平台上开有定位孔,然后使用固定板、螺丝或者螺钉与定位孔配合使光谱仪固定于平台上,使得操作时不会发生移动,但是由于要额外增加平台使得成本变高,固定方式也比较复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光谱仪底部支撑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谱仪底部支撑装置,便于对光谱仪本体进行固定,使得光谱仪不会轻易发生移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谱仪底部支撑装置,包括光谱仪本体,所述光谱仪本体的底部沿矩形阵列分布有四个气动推杆,四个所述气动推杆的底部输出端连接有固定柱,四个所述固定柱的底部均固定有支脚,所述光谱仪本体的底部靠近四个固定柱的位置均设有固定杆,四个固定杆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滚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光谱仪本体的四周设置四个气动推杆推动固定柱和支脚向下运动,撑起整个光谱仪本体,对光谱仪本体进行固定,使得光谱仪不会轻易发生移动,操作方便快捷,便于推广使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的顶部通过两块夹持板夹持连接,两块所述夹持板的顶部固定于光谱仪本体的底面,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在两块夹持板的内侧顶端处通过一个转柱转动连接,所述夹持板的底端设有一个螺栓,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开设有与螺栓相互配合的螺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夹持板对固定杆进行夹持,且固定杆在夹持板上转动连接,并通过螺栓限位,当固定杆和滚轮使用完毕后,可以松开螺栓,将固定杆沿着夹持板转动收起。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光谱仪本体的底部对称设有四个与固定杆相互配合的挂钩,所述挂钩通过一个固定板和转轴转动固定于光谱仪本体的底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光谱仪本体的底部设置四个与固定杆相互配合的挂钩,便于对转动上来的固定杆进行夹持固定。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挂钩的内侧与固定杆接触部位均设有防磨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挂钩的内侧设置防磨垫,便于减少挂钩与固定杆接触时产生的磨损。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脚的底部通过缓冲弹簧固定有缓冲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脚的底部通过缓冲弹簧固定缓冲垫,便于对固定柱与地面进行缓冲。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弹簧设有多个,多个缓冲弹簧均匀分布于支脚与缓冲垫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个均匀分布的缓冲弹簧,进一步提升缓冲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光谱仪底部支撑装置,通过在光谱仪本体的四周设置四个气动推杆推动固定柱和支脚向下运动,撑起整个光谱仪本体,对光谱仪本体进行固定,使得光谱仪不会轻易发生移动,操作方便快捷,便于推广使用。(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光谱仪底部支撑装置,通过设置夹持板对固定杆进行夹持,且固定杆在夹持板上转动连接,并通过螺栓限位,当固定杆和滚轮使用完毕后,可以松开螺栓,将固定杆沿着夹持板转动收起,通过在光谱仪本体的底部设置四个与固定杆相互配合的挂钩,便于对转动上来的固定杆进行夹持固定,通过在支脚的底部通过缓冲弹簧固定缓冲垫,便于对固定柱与地面进行缓冲。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光谱仪底部支撑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固定杆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支脚、缓冲弹簧以及缓冲垫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光谱仪本体;2、气动推杆;3、固定柱;4、支脚;5、固定杆;6、滚轮;7、夹持板;8、转轴;9、螺栓;10、螺孔;11、挂钩;12、固定板;13、防磨垫;14、缓冲弹簧;15、缓冲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光谱仪底部支撑装置,包括光谱仪本体1,所述光谱仪本体1的底部沿矩形阵列分布有四个气动推杆2,四个所述气动推杆2的底部输出端连接有固定柱3,四个所述固定柱3的底部均固定有支脚4,所述光谱仪本体1的底部靠近四个固定柱3的位置均设有固定杆5,四个固定杆5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滚轮6,通过在光谱仪本体1的四周设置四个气动推杆2推动固定柱3和支脚4向下运动,撑起整个光谱仪本体1,对光谱仪本体1进行固定,使得光谱仪不会轻易发生移动,操作方便快捷,便于推广使用,所述固定杆5的顶部通过两块夹持板7夹持连接,两块所述夹持板7的顶部固定于光谱仪本体1的底面,所述固定杆5的顶端在两块夹持板7的内侧顶端处通过一个转柱转动连接,所述夹持板7的底端设有一个螺栓9,所述固定杆5的表面开设有与螺栓9相互配合的螺孔10,通过设置夹持板7对固定杆5进行夹持,且固定杆5在夹持板7上转动连接,并通过螺栓9限位,当固定杆5和滚轮6使用完毕后,可以松开螺栓9,将固定杆5沿着夹持板7转动收起,所述光谱仪本体1的底部对称设有四个与固定杆5相互配合的挂钩11,所述挂钩11通过一个固定板12和转轴8转动固定于光谱仪本体1的底部,通过在光谱仪本体1的底部设置四个与固定杆5相互配合的挂钩11,便于对转动上来的固定杆5进行夹持固定,所述挂钩11的内侧与固定杆5接触部位均设有防磨垫13,通过在挂钩11的内侧设置防磨垫13,便于减少挂钩11与固定杆5接触时产生的磨损,所述支脚4的底部通过缓冲弹簧14固定有缓冲垫15,通过在支脚4的底部通过缓冲弹簧14固定缓冲垫15,便于对固定柱3与地面进行缓冲,所述缓冲弹簧14设有多个,多个缓冲弹簧14均匀分布于支脚4与缓冲垫15之间,通过设置多个均匀分布的缓冲弹簧14,进一步提升缓冲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光谱仪底部支撑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首先通过光谱仪本体1底部的滚轮6移动光谱仪本体1到合适的位置,然后气动推杆2启动推动固定柱3和支脚4向下运动,撑起整个光谱仪本体1,然后松开螺栓9,将固定杆5沿着夹持板7转动收缩到光谱仪本体1的底面,然后通过挂钩11对转动上来的固定杆5进行夹持固定。本申请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在使用时均外接连通电源。涉及到电路和电器元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技术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的改进。在本技术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谱仪底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谱仪本体(1),所述光谱仪本体(1)的底部沿矩形阵列分布有四个气动推杆(2),四个所述气动推杆(2)的底部输出端连接有固定柱(3),四个所述固定柱(3)的底部均固定有支脚(4),所述光谱仪本体(1)的底部靠近四个固定柱(3)的位置均设有固定杆(5),四个固定杆(5)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滚轮(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谱仪底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谱仪本体(1),所述光谱仪本体(1)的底部沿矩形阵列分布有四个气动推杆(2),四个所述气动推杆(2)的底部输出端连接有固定柱(3),四个所述固定柱(3)的底部均固定有支脚(4),所述光谱仪本体(1)的底部靠近四个固定柱(3)的位置均设有固定杆(5),四个固定杆(5)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滚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谱仪底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5)的顶部通过两块夹持板(7)夹持连接,两块所述夹持板(7)的顶部固定于光谱仪本体(1)的底面,所述固定杆(5)的顶端在两块夹持板(7)的内侧顶端处通过一个转柱转动连接,所述夹持板(7)的底端设有一个螺栓(9),所述固定杆(5)的表面开设有与螺栓(9)相互配合的螺孔(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德柱张世兴朱元顺李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天牧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