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棚弯头疲劳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9380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折棚弯头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工作台、第一试验部和第二试验部;第二试验部设置在工作台上,能固定弯头的一端;第一试验部包括第一动力件、第一承载板、第一连接件和第一旋转件;第一动力件设置在工作台上;第一承载板设置在第一动力件上,能进行水平方向的滑移;第一连接件活动设置在第一承载板上,用于连接弯头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旋转件设置在第一承载板上且与第一连接件连接,能带动第一连接件转动。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二试验部固定住弯头的一端,第一旋转件和第一动力件带动弯头的另一端进行扭转、拉伸和压缩,实现弯头的耐疲劳性能的试验,测试效果好,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工期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棚弯头疲劳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疲劳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折棚弯头疲劳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弯头是用于连接两个彼此铰接的车辆的过渡部,其是构成贯通道的重要组成结构,但是弯头作为过渡部,经常受到扭转、拉伸和压缩,因此,弯头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检测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但是现有技术中,弯头的疲劳试验只能通过位移疲劳试验台对整个贯通道进行长时间和多周期的例行试验,从而验证所制造的产品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但此种方式具有以下弊端:1、测试效果不理想,不能有效检测弯头的耐疲劳性能;2、效率低下,对后续加工造成滞后。综上所述,急需一种测试效果好且方便快捷的折棚弯头疲劳试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试效果好且方便快捷的折棚弯头疲劳试验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折棚弯头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工作台、第一试验部和第二试验部;所述第二试验部设置在工作台上,能固定弯头的一端;所述第一试验部包括第一动力件、第一承载板、第一连接件和第一旋转件;所述第一动力件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一承载板设置在第一动力件上,能进行水平方向的滑移;所述第一连接件活动设置在第一承载板上,用于连接弯头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旋转件设置在第一承载板上且与第一连接件连接,能带动第一连接件转动;通过第一动力件和第一旋转件带动第一连接件运动实现弯头的疲劳测试。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第二试验部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工作台上,用于固定弯头。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第二试验部还包括第二动力件;所述第二动力件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第二动力件上,能进行水平方向的滑移。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第二试验部还包括第二承载板和第二旋转件;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二承载板活动设置在第二动力件上;所述第二旋转件设置在第二承载板上且与第二连接件连接,能带动第二连接件转动。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多组用于连接弯头的连接孔。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加强筋。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为旋转气缸或旋转油缸。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第一动力件和第二动力件能分别带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进行水平方向的滑移,且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滑移方向相互垂直。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第一动力件和第二动力件均为无杆气缸;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无杆气缸的滑块上。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第一试验部和第二试验部的下端均设有用于导向的导轨。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折棚弯头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工作台、第一试验部和第二试验部;所述第二试验部设置在工作台上,能固定弯头的一端;所述第一试验部包括第一动力件、第一承载板、第一连接件和第一旋转件;所述第一动力件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一承载板设置在第一动力件上,能进行水平方向的滑移;所述第一连接件活动设置在第一承载板上,用于连接弯头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旋转件设置在第一承载板上且与第一连接件连接,能带动第一连接件转动;通过第一动力件和第一旋转件带动第一连接件运动实现弯头的疲劳测试。本技术通过第二试验部固定住弯头的一端,第一旋转件和第一动力件带动弯头的另一端进行扭转、拉伸和压缩,实现弯头的耐疲劳性能的试验,测试效率高,效果好,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工期进度。(2)本技术的第二试验部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工作台上,用于固定弯头,通过第二连接件固定住弯头的一端,便于第一试验部在带动弯头的另一端运动时弯头发生松动从而影响试验效果。(3)本技术的第二试验部还包括第二动力件;所述第二动力件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第二动力件上,通过第二动力件带动第二连接件进行水平方向的滑移,便于与第一试验部配合实现对弯头的拉伸、压缩和弯曲试验,有效对弯头的两端进行耐疲劳试验,方便快捷。(4)本技术的第二试验部还包括第二承载板和第二旋转件;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二承载板活动设置在第二动力件上;所述第二旋转件设置在第二承载板上且与第二连接件连接,通过第二旋转件带动第二连接件进行旋转,能对弯头连接在第二连接件的这一端进行扭转,加强疲劳试验效果。(5)本技术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多组用于连接弯头的连接孔,通过多组连接孔便于弯头连接在连接板的不同位置。优选连接板上根据实际需求设有不同规格的连接孔,便于连接不同规格的弯头。(6)本技术的连接板上设有加强筋,能提高连接板的结构强度,保证疲劳试验的持续进行。(7)本技术的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为旋转气缸或旋转油缸,此处优选旋转气缸,通过旋转气缸带动连接板转动,便于实现快速对弯头进行耐扭转的疲劳试验。(8)本技术的第一动力件和第二动力件能分别带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进行水平方向的滑移,且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滑移方向相互垂直,便于对弯头进行耐弯曲的疲劳试验,试验效果好。(9)本技术的第一动力件和第二动力件均采用无杆气缸,能有效节省安装空间;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无杆气缸的滑块上,使得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能随无杆气缸快速滑移,便于对弯头进行耐疲劳试验。(10)本技术的第一试验部和第二试验部的下端均设有用于导向的导轨,通过导轨对两个试验部进行精准导向,便于实现对弯头的快速试验。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实施例的折棚弯头疲劳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未图示折棚弯头)图2是图1的另一角度视图;其中,1、第一试验部;1.1、第一动力件;1.2、第一承载板;1.3、第一连接件;1.4、第一旋转件;2、第二试验部;2.1、第二连接件;2.2、第二动力件;3、工作台;4、加强筋;5、导轨;6、侧板;7、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实施例:一种折棚弯头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工作台3、第一试验部1和第二试验部2;所述第一试验部1和第二试验部2均设置在工作台3上,通过第一试验部和第二试验部实现对弯头两端的拉伸、压缩、弯曲和扭转的耐疲劳试验,如图1-2所示,具体如下:所述第一试验部1包括第一动力件1.1(优选无杆气缸,无杆气缸参考现有结构)、第一承载板1.2、第一连接件1.3和第一旋转件1.4(优选旋转气缸,旋转气缸参考现有结构),如图1所示,具体连接关系如下:所述第一动力件1.1设置在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棚弯头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3)、第一试验部(1)和第二试验部(2);所述第二试验部(2)设置在工作台(3)上,能固定弯头的一端;所述第一试验部(1)包括第一动力件(1.1)、第一承载板(1.2)、第一连接件(1.3)和第一旋转件(1.4);所述第一动力件(1.1)设置在工作台(3)上;所述第一承载板(1.2)设置在第一动力件(1.1)上,能进行水平方向的滑移;所述第一连接件(1.3)活动设置在第一承载板(1.2)上,用于连接弯头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旋转件(1.4)设置在第一承载板(1.2)上且与第一连接件(1.3)连接,能带动第一连接件(1.3)转动;通过第一动力件(1.1)和第一旋转件(1.4)带动第一连接件(1.3)运动实现弯头的疲劳测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棚弯头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3)、第一试验部(1)和第二试验部(2);所述第二试验部(2)设置在工作台(3)上,能固定弯头的一端;所述第一试验部(1)包括第一动力件(1.1)、第一承载板(1.2)、第一连接件(1.3)和第一旋转件(1.4);所述第一动力件(1.1)设置在工作台(3)上;所述第一承载板(1.2)设置在第一动力件(1.1)上,能进行水平方向的滑移;所述第一连接件(1.3)活动设置在第一承载板(1.2)上,用于连接弯头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旋转件(1.4)设置在第一承载板(1.2)上且与第一连接件(1.3)连接,能带动第一连接件(1.3)转动;通过第一动力件(1.1)和第一旋转件(1.4)带动第一连接件(1.3)运动实现弯头的疲劳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棚弯头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试验部(2)包括第二连接件(2.1);所述第二连接件(2.1)设置在工作台(3)上,用于固定弯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棚弯头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试验部还包括第二动力件(2.2);所述第二动力件(2.2)设置在工作台(3)上,所述第二连接件(2.1)设置在第二动力件(2.2)上,能进行水平方向的滑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棚弯头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号夏荣文贾仕贤周真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九方制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