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921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循环制冷装置,包括外壳及其内部安装的聚合棉、第一挡板、喷淋装置、散流片、吹风装置和第二挡板,喷淋装置外围固定连接至外壳内壁,喷淋装置内部通过入水管外接水泵,第一挡板外围固定连接至外壳内壁,第一挡板上端安装聚合棉,且第一挡板位于喷淋装置上方,第二挡板外围固定连接至外壳内壁,第二挡板上端由下至上依次安装吹风装置、散流片,且散流片位于喷淋装置下方,吹风装置外接鼓风机,外壳下端安装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水循环制冷装置,散流片将喷淋装置流出的水体横断为多个水流,增加冷却水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快速达到冷却水体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循环制冷装置
本技术属于制冷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循环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循环冷却水分为封闭式和敞开式两种,封闭式冷却水系统中,冷却水不暴露于空气中,水量损失很少,水中各种矿物质和离子含量一般不发生变化。敞开式循环水系统中,水的再冷却是通过冷却塔进行的,因此冷却水再循环过程中要与空气接触,部分水在通过冷却塔时还会不断被蒸发损失掉,因而水中各种矿物质和离子含量也不断被浓缩增加,通常敞开式循环冷却装置造价较低,但在工作过程中水量损失较多,若果该冷却装置对水质要求较高的话则耗费较大,典型的代表就是开式冷水塔,通过将循环水以喷雾方式,喷淋到玻璃纤维的填料上,通过水与空气的接触,达到换热,再有风机带动塔内气流循环,将与水换热后的热气流带出,从而达到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水循环制冷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循环制冷装置,包括外壳及其内部安装的聚合棉、第一挡板、喷淋装置、散流片、吹风装置和第二挡板,喷淋装置外围固定连接至外壳内壁,喷淋装置内部通过入水管外接水泵,第一挡板外围固定连接至外壳内壁,第一挡板上端安装聚合棉,且第一挡板位于喷淋装置上方,第二挡板外围固定连接至外壳内壁,第二挡板上端由下至上依次安装吹风装置、散流片,且散流片位于喷淋装置下方,吹风装置外接鼓风机,外壳下端安装出水管。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中壳和下壳,上壳和下壳均为中空圆台结构,中壳是中空圆柱结构,中壳上端安装上壳,下端安装下壳,第一挡板、喷淋装置、入水管、散流片、吹风装置和第二挡板均位于中壳内部,上壳上端设有出气孔,下壳下端安装出水管。进一步的,所述聚合棉包括一体结构上棉体和下棉体,且聚合棉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贯通上棉体和下棉体,且第一通孔与所述出气孔相连通,上棉体的是圆台结构,下棉体是圆柱结构,上棉体的外围尺寸与上壳的内围尺寸相匹配。进一步的,所述上棉体和下棉体的材质均为pva吸水海绵。进一步的,所述喷淋装置包括第一管体、支撑板和喷淋管,第一管体是中空的圆柱结构,第一管体外围通过若干支撑板固定连接至中壳内壁,第一管体下端外围安装若干喷淋管,每个喷淋管上设有若干喷水孔,入水管一端固定连接至外接水泵,另一端依次穿过中壳侧壁和第一管体侧壁连通至第一管体内部。进一步的,所述散流片包括支撑环和若干竖向片,支撑环下端接触连接至吹风装置上端,支撑环内圈安装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竖向片,相邻的两个竖向片之间设有间隙。进一步的,所述吹风装置包括风箱及其外围安装的若干进气管,风箱是横截面为圆环的壳体结构,每个进气管的一端外接鼓风机,另一端依次穿过中壳侧壁和风箱侧壁连通至风箱内部,风箱内围侧壁设有若干出风口。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结构相同,第一挡板外围固定连接至中壳内壁,第一挡板上均布若干第二通孔。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水循环制冷装置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水循环制冷装置,散流片将喷淋装置流出的水体横断为多个水流,增加冷却水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同时外接的鼓风机向风箱内吹送气流,通过风箱的环形结构均匀投送气体带动外壳内气流循环,将与水换热后的热气流带出,快速达到冷却水体的效果。(2)本技术所述的水循环制冷装置,聚合棉吸附气体内包含的冷凝水珠,然后在通过重力作用渗流到第一挡板上,且最终滴流至喷淋装置上,以便于回收部分蒸发的水体,减小水体损耗。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水循环制冷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水循环制冷装置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聚合棉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喷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散流片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吹风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11-上壳;12-中壳;13-下壳;2-聚合棉;21-上棉体;22-下棉体;23-第一通孔;3-第一挡板;4-喷淋装置;41-第一管体;42-支撑板;43-喷淋管;5-入水管;6-散流片;61-支撑环;62-竖向片;7-吹风装置;71-风箱;72-进气管;8-第二挡板;9-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水循环制冷装置,包括外壳1及其内部安装的聚合棉2、第一挡板3、喷淋装置4、散流片6、吹风装置7和第二挡板8,喷淋装置4外围固定连接至外壳1内壁,喷淋装置4内部通过入水管5外接水泵,第一挡板3外围固定连接至外壳1内壁,第一挡板3上端安装聚合棉2,且第一挡板3位于喷淋装置4上方,第二挡板8外围固定连接至外壳1内壁,第二挡板8上端由下至上依次安装吹风装置7、散流片6,且散流片6位于喷淋装置4下方,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8的结构相同,第一挡板3外围固定连接至中壳12内壁,第一挡板3上均布若干第二通孔,散流片6将喷淋装置4流出的水体横断为多个水流,增加冷却水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配合吹风装置7外接的鼓风机,使水体进行快速蒸发吸热,达到冷却水体的效果,外壳1下端通过出水管9连接至待制冷设备。如图2所示,外壳1包括上壳11、中壳12和下壳13,上壳11和下壳13均为中空圆台结构,中壳12是中空圆柱结构,中壳12上端安装上壳11,下端安装下壳13,第一挡板3、喷淋装置4、入水管5、散流片6、吹风装置7和第二挡板8均位于中壳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循环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及其内部安装的聚合棉(2)、第一挡板(3)、喷淋装置(4)、散流片(6)、吹风装置(7)和第二挡板(8),喷淋装置(4)外围固定连接至外壳(1)内壁,喷淋装置(4)内部通过入水管(5)外接水泵,第一挡板(3)外围固定连接至外壳(1)内壁,第一挡板(3)上端安装聚合棉(2),且第一挡板(3)位于喷淋装置(4)上方,第二挡板(8)外围固定连接至外壳(1)内壁,第二挡板(8)上端由下至上依次安装吹风装置(7)、散流片(6),且散流片(6)位于喷淋装置(4)下方,吹风装置(7)外接鼓风机,外壳(1)下端安装出水管(9)。/n

【技术特征摘要】
1.水循环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及其内部安装的聚合棉(2)、第一挡板(3)、喷淋装置(4)、散流片(6)、吹风装置(7)和第二挡板(8),喷淋装置(4)外围固定连接至外壳(1)内壁,喷淋装置(4)内部通过入水管(5)外接水泵,第一挡板(3)外围固定连接至外壳(1)内壁,第一挡板(3)上端安装聚合棉(2),且第一挡板(3)位于喷淋装置(4)上方,第二挡板(8)外围固定连接至外壳(1)内壁,第二挡板(8)上端由下至上依次安装吹风装置(7)、散流片(6),且散流片(6)位于喷淋装置(4)下方,吹风装置(7)外接鼓风机,外壳(1)下端安装出水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循环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1)包括上壳(11)、中壳(12)和下壳(13),上壳(11)和下壳(13)均为中空圆台结构,中壳(12)是中空圆柱结构,中壳(12)上端安装上壳(11),下端安装下壳(13),第一挡板(3)、喷淋装置(4)、入水管(5)、散流片(6)、吹风装置(7)和第二挡板(8)均位于中壳(12)内部,上壳(11)上端设有出气孔,下壳(13)下端安装出水管(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循环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聚合棉(2)包括一体结构上棉体(21)和下棉体(22),且聚合棉(2)设有第一通孔(23),第一通孔(23)贯通上棉体(21)和下棉体(22),且第一通孔(23)与所述出气孔相连通,上棉体(21)的是圆台结构,下棉体(22)是圆柱结构,上棉体(21)的外围尺寸与上壳(11)的内围尺寸相匹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旭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亚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