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丽平专利>正文

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9200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水器,属于热水装置,现有节能回收装置热交换效率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节能回收装置,用于与废水热交换的盘管为波纹管,其表面积相对于通径管增大,从而使得换热面积增大,当废水流经波纹管表面时,可以更快速地进行热交换,换热效率得以提高。而且,盘管呈环形绕制多圈,更增大了换热面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热水器,含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节能回收装置和水速热装置,工作时冷水先被节能回收装置加热成为预热水,再由水速热装置加热至期望水温供使用,加热更快,而且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水器
本技术属于热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热水器。
技术介绍
现有节能热水器的节能回收装置多为保温杯式,因内经狭小,层数有限,带有热量的废水急促通过节能回收装置,不能充分的完成热交换,实际热交换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节能回收装置热交换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热水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热水器,其特征是包括:节能回收装置,该节能回收装置包括盘管、用于将废水引入以淋到所述盘管上的废水进口、用于将废水排出的废水出口,所述盘管一端设冷水进口、另一端设预热水出口,其特征是:所述的盘管为波纹管;水速热装置,包括热水供应水路,所述热水供应水路包括进水端、出水端及连接在所述进水端、出水端之间的水加热器、水箱,所述预热水出口连接所述进水端。作为热水器的优选技术手段:在所述进水端与出水端之间还连接有回流水路,所述回流水路与所述热水供应水路构成循环水路,所述循环水路中设有循环泵。作为热水器的优选技术手段:所述循环泵连接在所述回流水路中。作为热水器的优选技术手段:所述进水端具有用于连接上游水路的第一单向阀及连接所述回流水路的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与第二单向阀配合令上游水路的水流流向所述热水供应水路、令所述回流水路的水流流向所述热水供应水路。作为热水器的优选技术手段:所述水箱位于所述水加热器的上游。作为节能回收装置的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盘管呈环形绕制多圈。作为节能回收装置的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盘管的上方设有分水盘,所述分水盘连接所述废水进口以将引入的废水淋到所述盘管上。作为节能回收装置的优选技术手段:所述分水盘的周缘分布分水槽以将分水盘内的废水淋到所述盘管上。本技术的节能回收装置,用于与废水热交换的盘管为波纹管,其表面积相对于通径管增大,从而使得换热面积增大,当废水流经波纹管表面时,可以更快速地进行热交换,换热效率得以提高。而且,盘管呈环形绕制多圈,更增大了换热面积。本技术的热水器,含有本技术的节能回收装置和水速热装置,工作时冷水先被节能回收装置加热成为预热水,再由水速热装置加热至期望水温供使用。由于冷水先从废水中获得热量成为预热水,因此再由水速热装置加热至期望水温时毋须更多的能量,而且加热更快,达到对水速热(秒出热水)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热水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热水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热水器的盘管的外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热水器的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的水速热装置的原理图;图中标号说明:100节能回收装置:101盘管,102废水进口,103废水出口,104分水盘,105分水槽,106冷水进口;200水速热装置:201热水供应水路,202进水端,203出水端,204水加热器,205水箱,206回流水路,207循环泵,208第一单向阀,209第二单向阀,210热水出口;400外壳;500花洒;600台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2、图4所示,是一种速热的热水器,其包括节能回收装置100及水速热装置200。这种热水器尤其适用于洗发店等频繁使用热水的场合。以洗发店为例,洗头时的热水很快流失,造成大量热能浪费,该热水器可以将流失热水的部分热量回收利用,从而提高热量的利用率、实现节能。其中的节能回收装置100包括盘管101、用于将废水引入以淋到盘管101上的废水进口102、用于将废水排出的废水出口103,其中盘管的上方设有分水盘104,分水盘104连接废水进口102,分水盘104的周缘分布分水槽105以将分水盘内的废水淋到盘管上。盘管的一端设为冷水进口106,盘管的另一端连接热水供应水路201的进水端202。如图3所示,其中的盘管101为波纹管,且呈环形绕制多圈(参加图1、图4),其表面积相对于通径管增大,从而使得换热面积增大,当废水流经波纹管表面时,可以更快速地进行热交换,换热效率得以提高。如图5所示,其中的水速热装置200包括热水供应水路201,热水供应水路201包括进水端202、出水端203及连接在进水端、出水端之间的水加热器204、水箱205。图示中水箱位于水加热器的上游,用于蓄存并为谁加热器供应蓄热水。在进水端与出水端之间还连接有回流水路206,回流水路206与热水供应水路201构成循环水路,循环水路中设有循环泵207。尤其是,循环泵207连接在回流水路中,而不是在热水供应水路中,循环泵不工作时可以减小热水供应水路中水流的阻力。进水端202具有用于连接上游水路(节能回收装置)的第一单向阀208及连接回流水路的第二单向阀209,第一单向阀与第二单向阀配合令上游水路的水流流向热水供应水路、令回流水路的水流流向热水供应水路。在结构布局上,水箱205被盘管101环绕,可以利用盘管热交换时淋下的废水对水箱保温,避免水箱内水温快速降低。水加热器204位于盘管外侧。热水供应水路的出水端203具有热水出口210。该热水器包括外壳400,废水进口102、废水出口103、冷水进口106、热水出口210伸至外壳400外,以便连接管路。为了便于装配、维修内部结构,外壳可设为组装结构,如设可单独拆分的顶盖、底板、侧板。其中,废水进口102用于流入使用后的废水,如连接台盆600的下水,废水出口103连接废水排水管道,冷水进口106连接自来水接口,热水出210口连接花洒500。鉴于上述结构的速热热水器,出水端向外输出热水时,进水端进水,热水供应水路中的水流流动;出水端不向外输出热水时,进水端不进水,循环泵工作,循环水路中的水流按照出水端-回流水路-进水端-热水供应水路-出水端的流向循环。具体的,用水时,开启花洒500,出水端向外输出热水,此时自来水供水,花洒流出的热水经使用后再经废水进口流向分水盘104并淋向盘管101,经盘管将部分热量传递给流经盘管的冷水,将流经盘管的冷水加热成为预热水,实现热量回收。预热水进入水箱205、再在水加热器204中被加热至期望水温后从出水端203、花洒500流出供使用。其间,循环泵207不工作,循环水路中无水流动。用水期间,由于冷水从废水中获得热量被升温,从而由水加热器将其加热至期望水温时,可以更快速、更节能,实现秒热(出水即为热水)效果。不用水时,关闭花洒500,出水端203不向外输出热水,自来水不流入热水器,冷水进口至进水端之间的水路中无水流动,进水端不进水,循环泵207工作,循环水路中的水流按照出水端203-回流水路206-进水端202-热水供应水路201-出水端203的流向循环。由此,水加热器滞后停止工作对水加热造成的局部水温升高,通过循环水路循环将水温升高部分的热水分散至整个循环水路中,避免再次用水时水温过高及局部水温过高造成的结垢现象。进一步的,出水端向外输出热水时,检测水加热器进水的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热水器,其特征是包括:/n节能回收装置,该节能回收装置包括盘管、用于将废水引入以淋到所述盘管上的废水进口、用于将废水排出的废水出口,所述盘管一端设冷水进口、另一端设预热水出口,其特征是:所述的盘管为波纹管;/n水速热装置,包括热水供应水路,所述热水供应水路包括进水端、出水端及连接在所述进水端、出水端之间的水加热器、水箱,所述预热水出口连接所述进水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热水器,其特征是包括:
节能回收装置,该节能回收装置包括盘管、用于将废水引入以淋到所述盘管上的废水进口、用于将废水排出的废水出口,所述盘管一端设冷水进口、另一端设预热水出口,其特征是:所述的盘管为波纹管;
水速热装置,包括热水供应水路,所述热水供应水路包括进水端、出水端及连接在所述进水端、出水端之间的水加热器、水箱,所述预热水出口连接所述进水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是:在所述进水端与出水端之间还连接有回流水路,所述回流水路与所述热水供应水路构成循环水路,所述循环水路中设有循环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水器,其特征是:所述循环泵连接在所述回流水路中。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丽平
申请(专利权)人:陆丽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