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能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9160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能环,包括用于搭接在锅架支脚上边缘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外缘设有若干朝锅架底圈方向翻折的遮挡板,各个所述遮挡板之间具有供锅架支脚穿过的第一让位槽口,所述支撑环内缘设有斜向下向内延伸的聚能板,各个所述聚能板之间具有供锅架支脚穿过的第二让位槽口,所述第一让位槽口、第二让位槽口对应设置,且各对遮挡板、聚能板相对于支撑环均匀分布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聚能环,聚能环的支撑环搭接在锅架支脚上边缘,支撑环外缘设置了遮挡板,遮挡板与聚能板之间合围成开放的腔体空间,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大大降低了聚能板朝外的一侧的热量的散发,遮挡板起到了保温隔热的作用,提高了灶具燃烧的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能环
本技术涉及一种灶具配件,具体涉及一种聚能环。
技术介绍
燃气灶是利用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天然气等燃气为燃料并可以直接对烹饪器具加热的厨房用具,其具有干净卫生、使用成本低廉等优点而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由于燃气灶的功能是对锅具加热以实现对食物的烹饪,故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燃料燃烧产生的热烟气利用率是提高烹饪效率的前提条件,现有的燃气灶已经将燃烧效率提升的很高,为了进一步提高火焰的燃烧效率,聚能环的概念随之产生,通过在炉头的外侧放置挡板来聚拢火焰,由于火焰集中在锅底处,几大的提升了热效率,大大提高了燃气的利用率;但是现有的聚能环一般单层冲压件,开大火的时候,聚能环部分包含进火焰内部,会吸收部分热量后,才开始对火焰进行聚能,当大小转小火后,聚能环完全将火焰包括进去,此时,聚能环由于一侧位于空气中,不仅会将大火状态下的热量释放到空气中,还会持续不断的将火焰的部分热量传导至外界,反而会降低燃气灶的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聚能环,该聚能环摆放在现有的锅架上一同使用,现有的锅架一般包含锅架底圈和锅架支脚,聚能环的支撑环搭接在锅架支脚上边缘,起到支撑整个聚能环的作用,聚能环在使用过程中,支撑环内缘的聚能板对炉头的火焰起到了聚拢的作用,在此过程中,聚能板会吸收火焰的一部分热量,但由于聚能板位于炉头火焰的外侧,聚能板朝外的一侧会持续的向外界散发热量,虽然对火焰形态进行了调节,使其更加的集中,但是反而容易造成热效率降低的问题,因此在支撑环外缘设置了遮挡板,遮挡板与聚能板之间合围成开放的腔体空间,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大大降低了聚能板朝外的一侧的热量的散发,遮挡板起到了保温隔热的作用,提高了灶具燃烧的热效率。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聚能环,包括用于搭接在锅架支脚上边缘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外缘设有若干朝锅架底圈方向翻折的遮挡板,各个所述遮挡板之间具有供锅架支脚穿过的第一让位槽口,所述支撑环内缘设有斜向下向内延伸的聚能板,各个所述聚能板之间具有供锅架支脚穿过的第二让位槽口,所述第一让位槽口、第二让位槽口对应设置,且各对遮挡板、聚能板相对于支撑环均匀分布设置。所述聚能板开设有通气槽,所述通气槽一边重合于聚能板与支撑环结合处设置,所述通气槽其余边均位于聚能板内部。所述通气槽的内缘轮廓与聚能板轮廓相适配,该通气槽沿支撑环径向方向的槽宽小于支撑环的环宽,该通气槽沿聚能板径向方向的槽宽小于聚能板宽度的一半。所述支撑环位于相邻两对遮挡板、聚能板之间具有向上凸起的隆起部,所述隆起部包括用于搭接在锅架支脚上边缘的顶板,以及两端分别光滑过渡连接于支撑环以及顶板的侧板。所述隆起部的顶板设有向上凸起的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为内部具有长条状空腔的帽状凸起,所述帽状凸起沿支撑环周向方向尺寸大于其沿支撑环径向方向尺寸。相邻两所述聚能板靠近隆起部处对称的设有缺口,所述缺口边缘设有向上凸起的过渡部,所述过渡部斜向上延伸并光滑过渡连接于隆起部。所述第二让位槽口向上延伸至聚能板与支撑环结合处与加强结构之间,且所述隆起部相对于支撑环的凸起高度,大于加强结构相对于隆起部的凸起高度。所述加强结构设于隆起部靠近支撑环外缘一侧,且所述加强结构垂直于第二让位槽口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让位槽口的宽度大于第二让位槽口的宽度,所述遮挡板的底部边缘高于聚能板的底部边缘。所述支撑环所在面平行于水平方向,所述遮挡板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且所述遮挡板、聚能板的底部边缘均高于锅架底圈设置。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聚能环摆放在现有的锅架上一同使用,现有的锅架一般包含锅架底圈和锅架支脚,聚能环的支撑环搭接在锅架支脚上边缘,起到支撑整个聚能环的作用,聚能环在使用过程中,支撑环内缘的聚能板对炉头的火焰起到了聚拢的作用,在此过程中,聚能板会吸收火焰的一部分热量,但由于聚能板位于炉头火焰的外侧,聚能板朝外的一侧会持续的向外界散发热量,虽然对火焰形态进行了调节,使其更加的集中,但是反而容易造成热效率降低的问题,因此在支撑环外缘设置了遮挡板,遮挡板与聚能板之间合围成开放的腔体空间,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大大降低了聚能板朝外的一侧的热量的散发,遮挡板起到了保温隔热的作用,提高了灶具燃烧的热效率;由于炉头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烟气以及上升的热流,如果聚能环将炉头至锅底之间的空间围合的过于严密,会造成火焰的不完全燃烧,因此需要在烟气和热流上升的路径上开设向聚能环外发散的通道,因此,在聚能板靠近其顶部出开设通气槽;通气槽沿支撑环径向方向的槽宽小于支撑环的环宽,该通气槽沿聚能板径向方向的槽宽小于聚能板宽度的一半,通气槽相对于聚能板的该尺寸占比设计,能够在聚拢火焰与散发烟气和热流之间达到平衡;由于聚能环是单层冲压板件,其受力或者在高温环境中都容易发生变形,影响其稳定的摆放在锅架上,整个聚能环的支撑环在第一让位槽口、第二让位槽口处是最为薄弱的部位,因此在支撑环位于相邻两对遮挡板、聚能板之间设置向上凸起的隆起部,相比于平面结构,隆起部的顶板和侧板起到了稳定结构强度的作用;为了进一步的加强支撑环的结构强度,在隆起部的顶板设置凸起的加强结构,从而又加强了隆起部的结构强度,而且锅架支脚搭接在隆起部的加强结构的下方,隆起部的加强结构的设计还能有效的减少支撑环与锅架支脚的接触面积,减少聚能板向支撑环的热量传递,提升灶具的燃烧效率;在聚能板靠近隆起部设有具有过渡部的缺口,该过渡部斜向上延伸并光滑过渡连接于隆起部,加强了支撑环与聚能环结合处的结构强度,防止第二让位槽口处的间隙大小发生变化,造成与锅架不好配合安装或拆卸;第二让位槽口延长至聚能板与支撑环结合处与加强结构之间,方便聚能环使用时将锅架支脚穿插进入第二让位槽口内,隆起部的厚度大于加强结构的厚度,除了能够降低支撑环上方凸起的总厚度,避免加强结构顶部接触锅底外,这样的设计还具有更好的结构强度;加强结构垂直于第二让位槽口设置,使其与隆起部的接触面积更大,对支撑环位于第二让位槽口处的加强效果更好;遮挡板、聚能板的底部边缘均高于锅架底圈,有利于外界空气的补充,也有利于炉头处烟气向外散发,聚能环内外形成对流,更好的聚拢火焰并提高燃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聚能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聚能环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聚能环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聚能环与锅架的组合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聚能环与锅架的组合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聚能环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聚能环,包括用于搭接在锅架支脚1上边缘的支撑环2,支撑环2外缘设有若干朝锅架底圈3方向翻折的遮挡板4,各个遮挡板4之间具有供锅架支脚1穿过的第一让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能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搭接在锅架支脚上边缘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外缘设有若干朝锅架底圈方向翻折的遮挡板,各个所述遮挡板之间具有供锅架支脚穿过的第一让位槽口,所述支撑环内缘设有斜向下向内延伸的聚能板,各个所述聚能板之间具有供锅架支脚穿过的第二让位槽口,所述第一让位槽口、第二让位槽口对应设置,且各对遮挡板、聚能板相对于支撑环均匀分布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能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搭接在锅架支脚上边缘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外缘设有若干朝锅架底圈方向翻折的遮挡板,各个所述遮挡板之间具有供锅架支脚穿过的第一让位槽口,所述支撑环内缘设有斜向下向内延伸的聚能板,各个所述聚能板之间具有供锅架支脚穿过的第二让位槽口,所述第一让位槽口、第二让位槽口对应设置,且各对遮挡板、聚能板相对于支撑环均匀分布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板开设有通气槽,所述通气槽一边重合于聚能板与支撑环结合处设置,所述通气槽其余边均位于聚能板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槽的内缘轮廓与聚能板轮廓相适配,该通气槽沿支撑环径向方向的槽宽小于支撑环的环宽,该通气槽沿聚能板径向方向的槽宽小于聚能板宽度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位于相邻两对遮挡板、聚能板之间具有向上凸起的隆起部,所述隆起部包括用于搭接在锅架支脚上边缘的顶板,以及两端分别光滑过渡连接于支撑环以及顶板的侧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能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隆起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孙贺范永日王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