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模组及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9099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照明模组和灯具,照明模组包括光源模组、电源驱动模组和光学模组,光源模组包括基板和固定于基板的发光体,基板设置有贯穿孔;电源驱动模组包括驱动本体和安装座,驱动本体固定于安装座,安装座的一部分位于基板背离发光体的一侧,驱动本体的一部分通过贯穿孔伸入至基板中发光体所在的一侧,驱动本体与发光体电性连接;光学模组包括光学部和电源驱动收容部,光学模组罩设于光源模组,且安装座和光学模组均与基板固定,光学部用于为发光体配光,电源驱动收容部凸出设置并形成有收容空间,以用于收容驱动本体。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目前的灯具的散热效果较差,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照明模组及灯具
本技术涉及照明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照明模组及灯具。
技术介绍
灯具等照明设备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一类重要工具,灯具的种类较多,但灯具通常包括光源模组和为光源模组供电的电源驱动模组,目前的灯具中,电源驱动模组通常直接安装在光源模组的电路板上。在灯具的工作过程中,光源模组和电源驱动均会产生一定的热量,由于电源驱动模组位于电路板上,从而光源模组和电源驱动模组产生的热量会互相影响,导致目前的灯具的散热效果较差,减少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一种照明模组及灯具,以解决目前因电源驱动模组均安装在光源模组的电路板上,二者产生的热量会互相影响,导致目前的灯具的散热效果较差,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技术公开一种照明模组,应用于灯具,所述灯具包括底盘,所述照明模组包括:光源模组,所述光源模组包括基板和固定于所述基板的发光体,所述基板设置有贯穿孔;电源驱动模组,所述电源驱动模组包括驱动本体和安装座,所述驱动本体固定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发光体的一侧,所述驱动本体的一部分通过所述贯穿孔伸入至所述基板中所述发光体所在的一侧,所述驱动本体与所述发光体电性连接;光学模组,所述光学模组包括光学部和电源驱动收容部,所述光学模组罩设于所述光源模组,且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光学模组均与所述基板固定,所述光学部用于为所述发光体配光,所述电源驱动收容部凸出设置并形成有收容空间,以用于收容所述驱动本体。第二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灯具,其包括底盘和上述照明模组,所述照明模组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照明模组,其包括光源模组以及与光源模组固定连接的电源驱动模组和光学模组。其中,光源模组的基板上设置有贯穿孔,电源驱动模组的驱动本体的一部分穿过贯穿孔,且驱动本体通过安装座与基板固定连接。在照明模组的工作过程中,可以尽量降低光源模组和驱动本体产生的热量互相干扰的幅度,进而防止二者的散热效率相互产生不利影响,以保证光源模组和驱动本体产生的热量的扩散效果均相对较好,达到提升整个照明模组的散热效率的目的。并且,光学模组上设置有光学部和电源驱动收容部,光学部能够为光源模组的发光体提供配光作用,电源模组收容部凸出设置且形成收容空间,收容空间能够收容驱动本体,为驱动本体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灯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灯具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灯具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照明模组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照明模组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图5中局部I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照明模组中光学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照明模组中光源模组和电源驱动模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照明模组的另一种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照明模组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光源模组、110-基板、111-贯穿孔、112-定位槽、113-隔断间隙、120-发光体、200-电源驱动模组、211-驱动本体、211a-驱动电路板、211b-电子元器件、211c-通信器件、212-IC元件、220-安装座、221-容纳腔、230-配合部、240-支撑座、250-第一限位部、270-第二限位部、271-卡持面、272-倾斜导向面、281-第一限位边沿、282-第二限位边沿、283-定位柱、284-定位条、300-光学模组、301-定位孔、310-光学部、311-透镜模组、320-电源驱动收容部、321-收容空间、330-避让部、340-市电线收容部、350-卡扣、410-磁性安装元件、430-螺钉、450-底盘、451-避让孔、452-主体部、453-支撑凸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10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照明模组,照明模组可以应用在灯具中,如图1-图3所示,灯具通常可以包括底盘450,照明模组可以与底盘450连接,形成灯具。如图4-图10所示,照明模组包括光源模组100、电源驱动模组200和光学模组300。其中,如图4所示,光源模组100包括基板110和发光体120,发光体120固定在基板110上,且发光体120与基板110电性连接。基板110可以为发光体120提供安装基础作用,且发光体120能够借助基板110与市电连接,从而在照明模组导通的状态下,保证发光体120能够发光。发光体12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发光体120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发光体120的排布方式有多种,可选地,多个发光体120可以呈行列式排布,或者,多个发光体120可以呈环绕式排布等,此处不作限定。基板110上设置有贯穿孔111,上述电源驱动模组200可以通过贯穿孔111与光源模组100结合在一起。具体地,贯穿孔111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电源驱动模组200的外形和尺寸等参数确定,此处不作限定。如图4所示,电源驱动模组200包括驱动本体211和安装座220,驱动本体211固定在安装座220上,安装座220可以为驱动本体211提供容纳和安装的作用,驱动本体211与发光体120电性连接,从而为发光体120的正常工作提供电能。当然,驱动本体211需与市电连接,从而将市电引入照明模组内。具体地,驱动本体211与安装座220之间可以通过粘接、卡接或连接件连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为一体。在组装光源模组100和电源驱动模组200的过程中,安装座220的一部分可以自基板110的一侧通过贯穿孔111伸入至基板110的另一侧,也就是说,安装座220的一部分位于基板110中发光体120所在的一侧,另一部分位于基板110背离发光体120的一侧。安装座220与基板110之间可以形成有活动配合关系,从而借助光学模组300和灯具中的底盘450为安装座220和基板110提供限位作用。或者,可以直接使安装座220和基板110形成固定连接关系,从而在组装照明模组,甚至是灯具的过程中,使安装座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照明模组,应用于灯具,所述灯具包括底盘(450),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模组包括:/n光源模组(100),所述光源模组(100)包括基板(110)和固定于所述基板(110)的发光体(120),所述基板(110)设置有贯穿孔(111);/n电源驱动模组(200),所述电源驱动模组(200)包括驱动本体(211)和安装座(220),所述驱动本体(211)固定于所述安装座(220),所述安装座(220)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基板(110)背离所述发光体(120)的一侧,所述驱动本体(211)的一部分通过所述贯穿孔(111)伸入至所述基板(110)中所述发光体(120)所在的一侧,所述驱动本体(211)与所述发光体(120)电性连接;/n光学模组(300),所述光学模组(300)包括光学部(310)和电源驱动收容部(320),所述光学模组(300)罩设于所述光源模组(100),且所述安装座(220)和所述光学模组(300)均与所述基板(110)固定,所述光学部(310)用于为所述发光体(120)配光,所述电源驱动收容部(320)凸出设置并形成有收容空间(321),以用于收容所述驱动本体(2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模组,应用于灯具,所述灯具包括底盘(450),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模组包括:
光源模组(100),所述光源模组(100)包括基板(110)和固定于所述基板(110)的发光体(120),所述基板(110)设置有贯穿孔(111);
电源驱动模组(200),所述电源驱动模组(200)包括驱动本体(211)和安装座(220),所述驱动本体(211)固定于所述安装座(220),所述安装座(220)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基板(110)背离所述发光体(120)的一侧,所述驱动本体(211)的一部分通过所述贯穿孔(111)伸入至所述基板(110)中所述发光体(120)所在的一侧,所述驱动本体(211)与所述发光体(120)电性连接;
光学模组(300),所述光学模组(300)包括光学部(310)和电源驱动收容部(320),所述光学模组(300)罩设于所述光源模组(100),且所述安装座(220)和所述光学模组(300)均与所述基板(110)固定,所述光学部(310)用于为所述发光体(120)配光,所述电源驱动收容部(320)凸出设置并形成有收容空间(321),以用于收容所述驱动本体(2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本体(211)与所述基板(110)之间设有隔断间隙(1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20)具有容纳腔(221),所述容纳腔(221)的内壁设有多个凸出设置的配合部(230),多个所述配合部(230)围绕所述贯穿孔(111)的轴向设置,所述驱动本体(211)通过多个所述配合部(230)固定于所述安装座(2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本体(211)包括驱动电路板(211a)和连接于所述驱动电路板(211a)上的多个电子元器件(211b),所述配合部(230)沿高度方向压持于所述驱动电路板(211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本体(211)包括驱动电路板(211a)和通信器件(211c),所述通信器件(211c)与所述驱动电路板(211a)连接,所述通信器件(211c)可与终端设备无线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20)与所述基板(110)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20)的外侧设有多个限位组件,多个所述限位组件围绕所述贯穿孔(111)的轴向设置,各所述限位组件均包括第一限位部(250)和第二限位部(270),所述第一限位部(250)和所述第二限位部(270)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基板(110)夹置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50)和所述第二限位部(27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部(250),所述第二限位部(270)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部(25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270)具有卡持面(271)和倾斜导向面(272),所述卡持面(271)朝向所述第一限位部(250),所述倾斜导向面(272)连接于所述卡持面(271)背离所述第一限位部(250)的一侧,且所述倾斜导向面(272)与所述安装座(220)的外表面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模组(300)的背离所述电源驱动收容部(320)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卡扣(350),多个所述卡扣(350)围绕所述贯穿孔(111)的轴向设置,所述基板(110)通过多个所述卡扣(350)卡持固定于所述光学模组(30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20)的一部分伸入所述贯穿孔(111),且所述安装座(220)夹持固定于所述基板(110)和光学模组(300)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驱动模组(200)还包括第一限位边沿(281)和第二限位边沿(282),所述第一限位边沿(281)和所述第二限位边沿(282)分别连接于所述安装座(220)的相背两侧,所述第一限位边沿(281)和所述第二限位边沿(282)夹设于所述基板(110)和光学模组(300)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模组还设有定位柱(283)和定位孔(301),所述定位柱(283)和所述定位孔(301)中,一者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边沿(281)和所述第二限位边沿(28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蔚黎国权陈站华倪国龙
申请(专利权)人: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