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拖撬的吊装结构及拖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80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拖撬的吊装结构,包括:拖撬箱,包括第一立柱、连接所述第一立柱的顶梁和底梁,所述第一立柱的顶端设置有吊装部,所述吊装部高出所述顶梁;第一吊板,竖立于所述顶梁上方,开设有悬挂孔,水平一侧与所述吊装部连接,另一侧朝所述拖撬箱中心偏置设置;限位块,设置于所述底梁的底面,位于所述第一吊板远离所述拖撬箱中心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吊装结构及拖撬,能够提高吊装强度,同时,方便其他设备吊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拖撬的吊装结构及拖撬
本技术涉及拖撬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拖撬的吊装结构及拖撬。
技术介绍
拖撬是测井作业时常用的设备。结构上,拖撬具有拖撬箱,拖撬箱内形成有操作间和滚筒间。其中,操作工进入操作间,并且,操作工在操作间内操控滚筒;滚筒和电机等位于滚筒间,可以执行升调操作。结构上,拖撬箱的顶部具有吊耳,因而,方便拖撬厂家起吊和运输。然而,现有吊装结构强度低,还影响其他设备吊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用于拖撬的吊装结构及拖撬,能够提高吊装强度,同时,方便其他设备吊入。本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拖撬的吊装结构,包括:拖撬箱,包括第一立柱、连接所述第一立柱的顶梁和底梁,所述第一立柱的顶端设置有吊装部,所述吊装部高出所述顶梁;第一吊板,竖立于所述顶梁上方,开设有悬挂孔,水平一侧与所述吊装部连接,另一侧朝所述拖撬箱中心偏置设置;限位块,设置于所述底梁的底面,位于所述第一吊板远离所述拖撬箱中心一侧。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吊装结构,所述第一吊板的顶部设置有凸部,所述凸部高于所述吊装部,所述限位块设置有容置所述凸部的限位缺口。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吊装结构,所述凸部设置有竖立壁,所述竖立壁与所述吊装部平齐设置。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吊装结构,所述凸部设置有倾斜顶壁,所述倾斜顶壁的顶点连接所述竖立壁的顶端。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吊装结构,所述凸部高出所述吊装部的高度小于所述限位块的高度。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吊装结构,所述拖撬箱还包括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位于所述顶梁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立柱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吊板,所述第二吊板设置于所述第二立柱靠近所述第一立柱一侧。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吊装结构,所述第一吊板位于所述顶梁沿上下方向的投影内。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吊装结构,所述第一吊板的底部与所述顶梁连接固定。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吊装结构,所述拖撬箱还包括上横梁,所述上横梁与所述顶梁垂直设置,所述上横梁设置有背板,所述背板与所述吊装部连接固定。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一种拖撬,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吊装结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吊装结构及拖撬通过设置吊装部,从而,预留有设置第一吊板的空间,因而,拖撬叠放时,第一吊板不会被压损。同时,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吊装结构及拖撬通过设置第一吊板,使第一吊板位于顶梁的上方,因而,较少的占用拖撬箱的内部空间,不影响其他设备的调入,方便拖撬的组装。另外,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吊装结构及拖撬通过设置设置限位块,因而,限位块与第一吊板配合限位,使得两个拖撬可以上下整齐的叠放,减少错位,降低错位引起的安全风险。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第一吊板与限位块的配合示意图。附图标记:100-拖撬箱、110-第一立柱、120-顶梁、130-吊装部、140-第一吊板、150-悬挂孔、160-限位块、170-凸部、180-限位缺口、190-竖立壁、200-倾斜顶壁、210-第二立柱、220-第二吊板、230-上横梁、240-背板。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拖撬,尤其是,提供一种用于拖撬的吊装结构。参照图1,吊装结构涉及拖撬的拖撬箱100,结构上,拖撬箱100包括第一立柱110、连接第一立柱110的顶端的顶梁120、连接第一立柱110的底端的底梁、连接顶梁120和底梁的另一端的第二立柱210、与顶梁120垂直的上横梁230和下横梁。参照图1和图2,第一立柱110的顶端设置有吊装部130,吊装部130高出顶梁120,因而,当拖撬堆叠时,吊装部130的顶面与上方的拖撬抵接支撑。必要的,在吊装部130水平方向一侧,还设置有第一吊板140,第一吊板140开设有悬挂孔150,因而,吊车的挂钩勾住悬挂孔150,既可以将拖撬箱100吊起。为保持平衡,第二立柱210也设置有一个吊装部130,相应的,也设置有一个第二吊板220,总数上,吊板应当有四个,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增减。可行的,第一吊板140同时位于顶梁120的上方,也就是说,吊装部130靠近顶梁120的一侧连接第一吊板140,因而,可以减少拖撬箱100内部空间的占用,方便吊装和安装其他设备。极限的,第一吊板140位于顶梁120沿上下方向的投影内,优选的,第一吊板140水平一侧与吊装部130连接,另一侧朝拖撬箱100中心偏置设置,进而,减少吊钩受力,放置第一吊板140弯折。为提高第一吊板140的固定强度,可行的,第一吊板140的底部与顶梁120连接固定,优选的,采用焊接固定,提高固定强度。为了防止拖撬堆叠错位,本实施例还设置有限位块160,限位块160设置于底梁的底面。在上下方向的投影上,限位块160位于第一吊板140远离拖撬箱100中心一侧,因而,当拖撬堆叠时,限位块160与第一吊板140配合限位。为方便从多个方向限位,可以使第一吊板140的顶部设置有凸部170,凸部170高于吊装部130,限位块160设置有容置凸部170的限位缺口180。因而,限位块160可以沿顶梁120的长度方向进行限位,同时,限位块160也可以在垂直于顶梁120的方向进行限位,使得拖撬上下叠放整齐。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使凸部170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拖撬的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拖撬箱(100),包括第一立柱(110)、连接所述第一立柱(110)的顶梁(120)和底梁,所述第一立柱(110)的顶端设置有吊装部(130),所述吊装部(130)高出所述顶梁(120);/n第一吊板(140),竖立于所述顶梁(120)上方,开设有悬挂孔(150),水平一侧与所述吊装部(130)连接,另一侧朝所述拖撬箱(100)中心偏置设置;/n限位块(160),设置于所述底梁的底面,位于所述第一吊板(140)远离所述拖撬箱(100)中心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拖撬的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拖撬箱(100),包括第一立柱(110)、连接所述第一立柱(110)的顶梁(120)和底梁,所述第一立柱(110)的顶端设置有吊装部(130),所述吊装部(130)高出所述顶梁(120);
第一吊板(140),竖立于所述顶梁(120)上方,开设有悬挂孔(150),水平一侧与所述吊装部(130)连接,另一侧朝所述拖撬箱(100)中心偏置设置;
限位块(160),设置于所述底梁的底面,位于所述第一吊板(140)远离所述拖撬箱(100)中心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板(140)的顶部设置有凸部(170),所述凸部(170)高于所述吊装部(130),所述限位块(160)设置有容置所述凸部(170)的限位缺口(18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170)设置有竖立壁(190),所述竖立壁(190)与所述吊装部(130)平齐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拖撬的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170)设置有倾斜顶壁(200),所述倾斜顶壁(200)的顶点连接所述竖立壁(190)的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扬程余耀元宋传政袁永昌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东鸿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