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自旋转浮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794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力自旋转浮鞋,包括:本体,呈两端开口的套筒状结构;单向阀组件,设置在本体内,单向阀组件能够使本体由上至下流向的液体导通;驱动叶轮组件,设置在本体内并位于单向阀组件的下游;鞋头,能转动地设置在本体的下端,鞋头外周面设置有与本体内部连通的射流孔,鞋头与驱动叶轮组件连接并能够随驱动叶轮组件相对于本体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应用本实施例在下入套管遇阻卡时,通过本体上端注入高压钻井液,使钻井液带动驱动叶轮组件和鞋头转动,当钻井液流出鞋头时能够形成高速冲击的旋流,通过钻井液的冲击作用,对井壁进行冲刷和修整,使得套管可以顺利下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力自旋转浮鞋
本技术涉及油井固井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力自旋转浮鞋。
技术介绍
固井下套管过程中,为使得套管安全顺利下入井眼预定位置,需要在套管柱下端安装浮鞋,引导套管顺利下入井眼,避免套管下入过程中刮到井壁和岩石,同时防止环空内流体流回套管内。但是现有的套管浮鞋在遇到井眼不规则、垮塌、缩径等情况时,容易发生阻卡,影响套管顺利下入,延长作业周期,增大作业成本,严重时还会导致套管下不到位,影响固井封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力自旋转浮鞋,以达到使得套管可以顺利下入的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力自旋转浮鞋,包括:本体,呈两端开口的套筒状结构;单向阀组件,设置在本体内,单向阀组件能够使本体由上至下流向的液体导通;驱动叶轮组件,设置在本体内并位于单向阀组件的下游;鞋头,能转动地设置在本体的下端,鞋头外周面设置有与本体内部连通的射流孔,鞋头与驱动叶轮组件连接并能够随驱动叶轮组件相对于本体转动。进一步地,驱动叶轮组件包括:旋转内套,同轴且能转动地设置在本体内,旋转内套的上端位于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力自旋转浮鞋,其特征在于,包括:/n本体(1),呈两端开口的套筒状结构;/n单向阀组件,设置在本体(1)内,所述单向阀组件能够使本体(1)由上至下流向的液体导通;/n驱动叶轮组件,设置在所述本体(1)内并位于所述单向阀组件的下游;/n鞋头(11),能转动地设置在本体(1)的下端,鞋头(11)外周面设置有与本体(1)内部连通的射流孔(12),鞋头(11)与所述驱动叶轮组件连接并能够随所述驱动叶轮组件相对于本体(1)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力自旋转浮鞋,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1),呈两端开口的套筒状结构;
单向阀组件,设置在本体(1)内,所述单向阀组件能够使本体(1)由上至下流向的液体导通;
驱动叶轮组件,设置在所述本体(1)内并位于所述单向阀组件的下游;
鞋头(11),能转动地设置在本体(1)的下端,鞋头(11)外周面设置有与本体(1)内部连通的射流孔(12),鞋头(11)与所述驱动叶轮组件连接并能够随所述驱动叶轮组件相对于本体(1)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自旋转浮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叶轮组件包括:
旋转内套(9),同轴且能转动地设置在本体(1)内,旋转内套(9)的上端位于所述单向阀组件下方,旋转内套(9)的下端与鞋头(11)固定连接;
驱动叶轮(8),与旋转内套(9)的内壁固定连接并能够带动旋转内套(9)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力自旋转浮鞋,其特征在于,驱动叶轮(8)包括一环状外圈、一环状内圈及多个驱动叶片,所述环状外圈同轴套设在所述环状内圈外,多个所述驱动叶片间隔均布于所述环状外圈与所述环状内圈之间的环空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力自旋转浮鞋,其特征在于,旋转内套(9)与本体(1)之间设置有滚针轴承(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力自旋转浮鞋,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兵于永金张华吕斌周琛洋徐明齐奉忠王兆会张弛刘子帅刘斌辉郭玉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