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用车车门外开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748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商用车车门外开把手,包括把手手柄和把手基座,把手手柄内侧两端分别固定有操作杆和连接杆,把手手柄的操作杆和连接杆穿过把手基座与把手基座之间连接,把手基座的内侧靠近底端处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操作杆和连接杆的侧端,把手基座内侧安装有把手锁芯,把手基座内侧在还转动连接有把手摇臂,通过操作杆转动带动把手摇臂转动,从而完成把手锁芯开启的作用,本申请在旋转轴上套接有复位弹簧,通过旋转复位弹簧替代传统下翻式外开把手背面冗余的配重块结构,避免质量和成本较大的配重块的加入,使得车门把手的成本降低,质量降低,便于车门把手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商用车车门外开把手
本申请属于车门外开把手
,尤其涉及一种商用车车门外开把手。
技术介绍
目前商用车大多采用固定按压式外开把手或者下翻式外开把手2种。固定按压式外开把手,其外开手柄固定在车门钣金上,驾乘人员开启车门时必须采用特定的开门方式,即只能用左手拇指按压开门按钮的同时向外水平拉动手柄以打开左开门,或只能用右手拇指按压开门按钮的同时向外水平拉动手柄以打开右开门,由于商用车外开把手位置普遍较高,导致驾乘人员开车门时非常不便,下翻式外开把手可以省去拇指按压开门按钮的操作,且外开把手开启方式为向外向下翻转,对于不同身高的驾乘人员均可方便开启车门。但是下翻式外开把手背面需要采用体积和质量较大的配重块,以保证外开把手开启后复位功能,一般配重块采用锌铁合金,成本和重量均较高,同时会增加把手的整体质量,不利于车门把手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下翻式外开把手背面需要采用体积和质量较大的配重块,以保证外开把手开启后复位功能,但是配置块的成本和重量较高,增加了把手整体的质量,不利于把手的使用,同时会增加把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商用车车门外开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手柄(1)和把手基座(3);/n所述把手手柄(1)内侧两端分别固定有操作杆(11)和连接杆(12),所述把手手柄(1)的操作杆(11)和连接杆(12)穿过把手基座(3)与把手基座(3)之间连接;/n所述把手基座(3)的内侧靠近底端处转动连接有旋转轴(4),所述旋转轴(4)的两端分别套接有轴套(41),所述轴套(41)固定在把手基座(3)的侧面,所述旋转轴(4)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操作杆(11)和连接杆(12)的侧端;/n所述把手基座(3)内侧靠近操作杆(11)的位置安装有把手锁芯(2),所述把手基座(3)内侧在操作杆(11)与把手锁芯(2)之间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商用车车门外开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手柄(1)和把手基座(3);
所述把手手柄(1)内侧两端分别固定有操作杆(11)和连接杆(12),所述把手手柄(1)的操作杆(11)和连接杆(12)穿过把手基座(3)与把手基座(3)之间连接;
所述把手基座(3)的内侧靠近底端处转动连接有旋转轴(4),所述旋转轴(4)的两端分别套接有轴套(41),所述轴套(41)固定在把手基座(3)的侧面,所述旋转轴(4)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操作杆(11)和连接杆(12)的侧端;
所述把手基座(3)内侧靠近操作杆(11)的位置安装有把手锁芯(2),所述把手基座(3)内侧在操作杆(11)与把手锁芯(2)之间还转动连接有把手摇臂(6),所述把手摇臂(6)的一端与操作杆(11)中间段转动连接,所述把手摇臂(6)的另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京刘非冯朝郭军平董瑞娟许伟伟曹琨
申请(专利权)人:陕汽集团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