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永伦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地用安全防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723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地用安全防护栏,包括伸缩架、底板、顶板、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拉伸伸缩架并通过螺栓将底板和顶板分别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底端和顶固定连接,实现护栏的快速组装和拆卸,利用水泵将水箱中的水泵入到水盒中,进一步利用圆柱形喷水嘴和环形喷水嘴形成的水雾,可以净化空气并对建筑工地的施工环境降尘,当天黑时,通过红外线感应器发出红外线,有车辆或者人经过时,将信号传输给红外线感应灯,使灯亮起照亮周围的环境,避免人们的建筑工地上行走或者驾驶时碰撞到防护栏,当需要移动安全防护栏时,将杆体伸出筒体,使得万向轮与地面接触,从而方便使用者对安全防护栏的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地用安全防护栏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防护栏
,具体是一种建筑工地用安全防护栏。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时有安全事故发生,所以在施工地都会采用护栏进行防卫。在夜间施工,普通的护栏在夜晚不易被发现,现有的建筑工地用安全防护栏在黑夜时仅通过反光膜反光提醒路过的行人和车辆,不能够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地用安全防护栏,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地用安全防护栏,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底板通过螺栓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螺纹连接,所述底板通过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通过螺栓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内侧均设置有两个转动座,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设置有伸缩架,所述伸缩架两端分别与四个转动座通过转轴铰接,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内侧均设置有红外线感应灯,所述第二立柱外侧安装有红外线感应器,所述底板底部对称设置有支撑杆。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上均设置有反光膜。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红外线感应器与红外线感应灯电连接,所述红外线感应器的型号为LHl95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盒,所述水盒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喷头,所述水盒一侧通过导水管与水泵的出水口固定连接,导水管与水盒内部连通,所述水泵的进水口通过导水管与水箱固定连接,所述水箱固定安装在底板的顶部,所述水箱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设置有防尘盖。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头包括圆柱形喷水嘴和同轴套设在圆柱形喷水嘴上的环形喷水嘴。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杆外侧固定连接有筒体一侧,所述筒体内部滑动连接有杆体,所述筒体上开设有用于与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所述杆体伸出筒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拉伸伸缩架并通过螺栓将底板和顶板分别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底端和顶固定连接,实现护栏的快速组装和拆卸。2、利用水泵将水箱中的水泵入到水盒中,进一步利用圆柱形喷水嘴和环形喷水嘴形成的水雾,可以净化空气并对建筑工地的施工环境降尘,3、当天黑时,通过红外线感应器发出红外线,有车辆或者人经过时,将信号传输给红外线感应灯,使灯亮起照亮周围的环境,避免人们的建筑工地上行走或者驾驶时碰撞到防护栏,利用反光膜通过灯光照射反光,给来往的车辆和行人提示,避免出现安全隐患。4、当需要移动安全防护栏时,将杆体伸出筒体,使得万向轮与地面接触,将进一步利用螺栓穿过筒体上的螺纹通孔并挤压杆体实现杆体的固定,从而方便使用者对安全防护栏的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建筑工地用安全防护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建筑工地用安全防护栏中喷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建筑工地用安全防护栏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底板1、第一立柱2、反光膜3、红外线感应灯4、顶板5、水盒6、喷头7、伸缩架8、转动座9、第二立柱10、水泵11、进水口12、水箱13、筒体14、杆体15、万向轮16、支撑杆17、红外线感应器18、圆柱形喷水嘴19和环形喷水嘴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建筑工地用安全防护栏,包括底板1、第一立柱2、反光膜3、红外线感应灯4、顶板5、水盒6、喷头7、伸缩架8、转动座9、第二立柱10、水泵11、进水口12、水箱13、筒体14、杆体15、万向轮16、支撑杆17、红外线感应器18、圆柱形喷水嘴19和环形喷水嘴20,所述底板1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10,所述底板1通过螺栓与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10螺纹连接,所述底板1通过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10设置有顶板5,所述顶板5通过螺栓与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10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10上均设置有反光膜3,所述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10的内侧均设置有两个转动座9,所述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10之间设置有伸缩架8,所述伸缩架8两端分别与四个转动座9通过转轴铰接,所述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10的内侧均设置有红外线感应灯4,所述第二立柱10外侧安装有红外线感应器18,所述红外线感应器18与红外线感应灯4电连接,所述红外线感应器18的型号为LHl958,所述顶板5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盒6,所述水盒6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喷头7,所述喷头7包括圆柱形喷水嘴19和同轴套设在圆柱形喷水嘴19上的环形喷水嘴20,所述水盒6一侧通过导水管与水泵11的出水口固定连接,导水管与水盒6内部连通,所述水泵11的进水口通过导水管与水箱13固定连接,所述水箱13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顶部,所述水箱13顶部设置有进水口12,所述进水口12上设置有防尘盖,所述底板1底部对称设置有支撑杆17,所述支撑杆17外侧固定连接有筒体14一侧,所述筒体14内部滑动连接有杆体15,所述筒体14上开设有用于与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所述杆体15伸出筒体1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建筑工地用安全防护栏时,首先拉伸伸缩架8并通过螺栓将底板1和顶板5分别与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10的底端和顶固定连接,实现护栏的快速组装和拆卸,利用水泵11将水箱13中的水泵入到水盒6中,进一步利用圆柱形喷水嘴19和环形喷水嘴20形成的水雾,可以净化空气并对建筑工地的施工环境降尘,当天黑时,通过红外线感应器18发出红外线,有车辆或者人经过时,将信号传输给红外线感应灯4,使灯亮起照亮周围的环境,避免人们的建筑工地上行走或者驾驶时碰撞到防护栏,利用反光膜3通过灯光照射反光,给来往的车辆和行人提示,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当需要移动安全防护栏时,将杆体15伸出筒体14,使得万向轮16与地面接触,将进一步利用螺栓穿过筒体14上的螺纹通孔并挤压杆体15实现杆体的固定,从而方便使用者对安全防护栏的移动。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地用安全防护栏,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10),所述底板(1)通过螺栓与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10)螺纹连接,所述底板(1)通过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10)设置有顶板(5),所述顶板(5)通过螺栓与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10)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10)的内侧均设置有两个转动座(9),所述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10)之间设置有伸缩架(8),所述伸缩架(8)两端分别与四个转动座(9)通过转轴铰接,所述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10)的内侧均设置有红外线感应灯(4),所述第二立柱(10)外侧安装有红外线感应器(18),所述底板(1)底部对称设置有支撑杆(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地用安全防护栏,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10),所述底板(1)通过螺栓与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10)螺纹连接,所述底板(1)通过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10)设置有顶板(5),所述顶板(5)通过螺栓与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10)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10)的内侧均设置有两个转动座(9),所述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10)之间设置有伸缩架(8),所述伸缩架(8)两端分别与四个转动座(9)通过转轴铰接,所述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10)的内侧均设置有红外线感应灯(4),所述第二立柱(10)外侧安装有红外线感应器(18),所述底板(1)底部对称设置有支撑杆(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地用安全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2)和第二立柱(10)上均设置有反光膜(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地用安全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感应器(18)与红外线感应灯(4)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伦沈葛建赵红卫
申请(专利权)人:张永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