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声罩
本技术涉及隔声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隔声罩。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大部分噪声设备,运行过程中不断产生热量,通风散热成为设备安全运行的必要要求。为了解决通风散热问题,人们采用了在密闭隔声罩上安装独立消声通风系统的方法,实现了隔声罩的通风散热功能,对于较大型的高噪声设备,隔声罩尺寸大、结构复杂、成本高,安装独立消声通风系统对整个隔声罩系统的设计、成本影响不大,但对于中小型设备,往往噪声值不是特别高,此时安装独立的消声通风系统会令声罩结构复杂程度、成本大幅提高,也严重影响其安装、维护的方便程度,致使大量中小设备放弃了隔声罩的安装,不利于中小设备噪声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隔声罩,无需额外安装机械或独立的消声通风系统,通过调整设于隔声罩周侧的第一隔声罩板和第二隔声罩板的安装位置和分布面积,即可实现良好的消声和自然通风散热能力,同时,设置于隔声罩的底部的隔振垫又能够有效阻隔设备自身振动通过从地面传递至隔声罩体,有效解决了中小噪声设备隔声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声罩,其特征在于,包括:/n隔声罩框架;/n隔声罩体,所述隔声罩体包括第一隔声罩体和第二隔声罩体,所述第二隔声罩体设在所述隔声罩框架的顶部和周侧,且所述隔声罩框架的周侧设有所述第一隔声罩体;/n隔振垫,所述隔振垫设置在所述隔声罩框架的底部;/n其中,所述第一隔声罩体设有吸声结构,所述第二隔声罩体上设有通风散热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声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隔声罩框架;
隔声罩体,所述隔声罩体包括第一隔声罩体和第二隔声罩体,所述第二隔声罩体设在所述隔声罩框架的顶部和周侧,且所述隔声罩框架的周侧设有所述第一隔声罩体;
隔振垫,所述隔振垫设置在所述隔声罩框架的底部;
其中,所述第一隔声罩体设有吸声结构,所述第二隔声罩体上设有通风散热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声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隔声罩体包括多层复合隔声板,多层所述复合隔声板之间设有所述吸声结构,且位于所述隔声罩的内侧的所述复合隔声板上设有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声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隔声罩体包括第一隔声板和第二隔声板,所述第一隔声板位于所述隔声罩的内侧,所述第二隔声板位于所述隔声罩的外侧,且所述第一隔声板与所述第二隔声板之间设有所述吸声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隔声板为穿孔板,所述第二隔声板为金属板或塑料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隔声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声结构包括玻璃棉或泡棉。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隔声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隔声罩体包括多层通风隔声板,所述通风隔声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钟绪,刘强,宋瑞祥,张慧娟,赵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