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室内墙体的安装施工套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651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室内墙体的安装施工套件,包括上夹板、下夹板和推杆,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之间固定连接并形成一个夹角α,该夹角α的范围为0°<α≤90°,所述推杆为不锈钢材质的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该推杆的其中一端部向内平缓凹陷形成一个夹角为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室内墙体的安装施工套件
本技术属于室内墙体安装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室内墙体的安装施工套件,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没有专用工具,在阴角的抹灰或抹腻子施工中,需先在阴角处依一面弹一根垂线,以此抹平此面的沙灰或腻子,再在阴角的另一面(抹腻子要等前面腻子表干后进行),弹一根垂线,以此抹平此面沙灰或腻子,这样才完成阴角的抹灰或抹腻子施工,但这样不仅施工麻烦,质量又难以稳定,而且增加了施工的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阴角的抹灰或抹腻子施工中施工繁琐且成型慢的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室内墙体的安装施工套件,能够使得抹灰或抹腻子中阴角快速成型,并且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廉。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用于室内墙体的安装施工套件,包括上夹板、下夹板和推杆,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之间固定连接并形成一个夹角α,该夹角α的范围为0°<α≤90°,所述推杆为不锈钢材质的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该推杆的其中一端部向内平缓凹陷形成一个夹角为α1的V形槽,其中,所述夹角α1与夹角α相等,所述推杆具有该V形槽的一端水平设置于该夹角α的内侧,所述V形槽固定于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连接处。其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如上所述的用于室内墙体的安装施工套件,所述夹角α为90°。如上所述的用于室内墙体的安装施工套件,所述V形槽包括一体成型的水平段和垂直段,所述水平段平行于所述下夹板并与该下夹板固定连接,所述垂直段平行于所述上夹板并与该上夹板固定连接。<br>如上所述的用于室内墙体的安装施工套件,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均为直角梯形板,其中,所述推杆连接于该上夹板以及该下夹板的直角边一侧,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的斜边之间形成一个向外的尖角。如上所述的用于室内墙体的安装施工套件,所述推杆包括连接段和手柄段,其中,所述连接段的中部连续自然弯折成Z形管状结构,所述V形槽设置于该连接段的其中一端部,所述连接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段螺纹连接。如上所述的用于室内墙体的安装施工套件,所述手柄段上套设有橡胶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效果:本技术的用于室内墙体的安装施工套件,应用于室内墙体的安装施工,特别是室内墙体阴角的抹灰或抹腻子施工,先将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之间设计成与阴角切面相同的形状,再将推杆的一端电焊冲切成槽,利用螺母-螺杆结构即可固定连接推杆和上下夹板,而将上夹板和下夹板设计成直角梯形板,二者的斜边之间形成一个向外的尖角,当遇到墙面某些地方的砂灰或腻子中较厚形成凸起,而某些地方的砂灰或腻子中较薄而形成凹陷时,即可利用该尖角部将多余的砂灰或腻子往前推,补充到有凹陷之处,使阴角成为一直角并使其两面平滑。本技术的用于室内墙体的安装施工套件,能够使阴角迅速成型,简化抹灰或抹腻子的施工,提高施工质量,并能使施工周期大大缩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用于室内墙体的安装施工套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其中,1-上夹板,2-下夹板,3-推杆,31-连接段,32-手柄段,321-橡胶套,4-V形槽,41-水平段,42-垂直段,5-尖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目的且不意图进行限制。如本文中所使用,单数形式“一”和“该”可以意图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是包含性的且因此指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合的存在或附加。在本技术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请参阅图1~2,本技术的用于室内墙体的安装施工套件,应用于室内墙体的安装施工,特别是室内墙体阴角的抹灰或抹腻子施工,包括上夹板1、下夹板2和推杆3,所述上夹板1和所述下夹板2之间固定连接并形成一个夹角α,该夹角α的范围为0°<α≤90°,优选为90°,这是因为大多数的室内墙体内阴角的角度都为直角,所述推杆3为不锈钢材质的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该推杆3的其中一端部向内平缓凹陷形成一个夹角为α1的V形槽4,其中,所述夹角α1与夹角α相等,所述推杆3具有该V形槽4的一端水平设置于该夹角α的内侧,所述V形槽4固定于所述上夹板1和所述下夹板2连接处;此外,推杆3的其中一端部向内平缓凹陷是指,沿朝向该端部的方向,所述推杆3逐渐由中空立体管状结构过渡为中空管的其中一面向内凹陷形成沟槽的结构,再缓慢过渡为完全凹陷后的V形槽状结构。上述的用于室内墙体的安装施工套件,在使用时,可以先在墙体的阳角的两边抹上砂灰或腻子,通过推动推杆3,使得上夹板1和下夹板2与阴角的两边紧密接触,其中,上夹板1和下夹板2的内表面均为相对较为光滑的面,在推杆3的推动下,能够使得阴角的两面也形成较为光滑的面;本实施例中,推杆的V形槽4固定于所述上夹板1和所述下夹板2连接处而不是上夹板1或下夹板2的内表面,这是为了保证推动推杆3时上夹板1和下夹板2受力相等,避免在遇到阴角其中一面的砂灰或腻子中较厚形成凸起时,安装施工套件出现推动困难的情况。具体地,所述V形槽4包括一体成型的水平段41和垂直段42,所述水平段41平行于所述下夹板2并与该下夹板2固定连接,所述垂直段42平行于所述上夹板1并与该上夹板1固定连接。将V形槽4电焊冲切成一个水平段41和垂直段42,这是为了加强与上夹板1和下夹板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防止推杆3与上下夹板1、2之间连接不稳出现晃动的情况。其中,V形槽的水平段41与下夹板2之间以及V形槽的垂直段42与上夹板1之间均通过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螺母-螺杆结构相连接。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上夹板1和所述下夹板2均为直角梯形板,其中,所述推杆3连接于该上夹板1以及该下夹板2的直角边一侧,所述上夹板1和所述下夹板2的斜边之间形成一个向外的尖角5。如此设计的目的在于,当遇到墙面某些地方的砂灰或腻子中较厚形成凸起,而某些地方的砂灰或腻子中较薄而形成凹陷时,即可利用该尖角部将多余的砂灰或腻子往前推,补充到有凹陷之处,使阴角成为一直角并使其两面平滑。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推杆3包括连接段31和手柄段32,其中,所述连接段31的中部连续自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室内墙体的安装施工套件,包括上夹板、下夹板和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之间固定连接并形成一个夹角α,该夹角α的范围为0°<α≤90°,所述推杆为不锈钢材质的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该推杆的其中一端部向内平缓凹陷形成一个夹角为α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室内墙体的安装施工套件,包括上夹板、下夹板和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之间固定连接并形成一个夹角α,该夹角α的范围为0°<α≤90°,所述推杆为不锈钢材质的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该推杆的其中一端部向内平缓凹陷形成一个夹角为α1的V形槽,其中,所述夹角α1与夹角α相等,所述推杆具有该V形槽的一端水平设置于该夹角α的内侧,所述V形槽固定于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连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室内墙体的安装施工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α为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室内墙体的安装施工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槽包括一体成型的水平段和垂直段,所述水平段平行于所述下夹板并与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明吴志雄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现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