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防水用防水板表面防水材料涂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8648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防水用防水板表面防水材料涂刷装置。所述建筑防水用防水板表面防水材料涂刷装置包括:喷涂箱;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喷涂箱的顶部,所述喷涂箱的顶部设置有储料框,且所述储料框位于所述加热器的左侧,所述喷涂箱的内壁设置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上方设置有喷盘,所述承重板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一喷管和第二喷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建筑防水用防水板表面防水材料涂刷装置,能够使热量集中的吹在防水板上,由于传送机构传送较为缓慢,达到对防水板上的防水材料进行烘干的目的,解决了无法对防水板表面上的防水材料进行烘干,降低了防水板上的防水材料风干速度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防水用防水板表面防水材料涂刷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防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防水用防水板表面防水材料涂刷装置。
技术介绍
为防止水对建筑物某些部位的渗透而从建筑材料上和构造上所采取的措施,防水多使用在屋面、地下建筑、建筑物的地下部分、需防水的内室和储水构筑物等,按其采取的措施和手段的不同,分为材料防水和构造防水两大类,材料防水是靠建筑材料阻断水的通路,以达到防水的目的或增加抗渗漏的能力,如卷材防水、涂膜防水、混凝土及水泥砂浆刚性防水以及粘土和灰土类防水等,构造防水则是采取合适的构造形式,阻断水的通路,以达到防水的目的,如止水带和空腔构造等。目前建筑防水很多都是使用防水板,防水板是通过在板材的表面涂刷上一层防水材料来达到防水效果,现有的防水板表面防水材料涂刷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不足,在喷涂过程中无法对防水板表面上的防水材料进行烘干,降低了防水板上的防水材料风干速度的效率。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建筑防水用防水板表面防水材料涂刷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防水用防水板表面防水材料涂刷装置,解决了在喷涂过程中无法对防水板表面上的防水材料进行烘干,降低了防水板上的防水材料风干速度效率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建筑防水用防水板表面防水材料涂刷装置包括:喷涂箱;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喷涂箱的顶部,所述喷涂箱的顶部设置有储料框,且所述储料框位于所述加热器的左侧,所述喷涂箱的内壁设置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上方设置有喷盘,所述承重板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一喷管和第二喷管,所述第一喷管的顶部和所述第二喷管的顶部均贯穿所述承重板并固定于所述喷盘的底部,且所述第一喷管位于所述第二喷管的后方,所述喷盘进入端的外表面设置有电磁阀,所述承重板的顶部设置有风箱;排风扇,所述排风扇设置于所述风箱的内部,所述加热器的输出端依次贯穿所述喷涂箱和所述风箱并延伸至所述风箱的内部,所述承重板的下方设置有排风罩,所述排风罩的顶端依次贯穿所述承重板和所述风箱并延伸至所述风箱的内部;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喷涂箱的内底壁,所述喷涂箱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口。优选的,所述喷涂箱的上表面设置有相对称的支撑柱,每个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均固定于所述储料框的底部。优选的,所述承重板的顶部设置有两个支撑板的顶部,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均固定于所述喷涂箱的内顶壁,且所述喷盘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优选的,所述喷涂箱的内壁设置有相对称的三角板,每个所述三角板的顶部固定于所述承重板的顶部。优选的,所述喷涂箱的下方设置有相对称的支撑腿,每个所述支撑腿的顶端固定于所述喷涂箱的底部。优选的,所述承重板的上方设置有相对称的定位块,两个所述定位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于所述风箱的左右两侧。优选的,所述风箱的内部设置有相对称的导风板,两个所述导风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固定于所述风箱的内壁。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建筑防水用防水板表面防水材料涂刷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防水用防水板表面防水材料涂刷装置,通过喷涂箱内部安装的传送机构,可以将防水板进行缓慢的传送,通过电磁阀的打开,起到将防水材料排放至喷盘内部的作用,达到了第一喷管和第二喷管将防水材料喷出时更加均匀的效果,由于第一喷管和第二喷管相交叉,加深了对防水板在喷涂时更加均匀的效果;通过喷涂箱顶部安装的加热器和排风扇的配合,并利用排风扇产生的强大吸力,可以将热量吸入至风箱的内部,通过设置有排风罩,能够使热量集中的吹在防水板上,由于传送机构传送较为缓慢,达到对防水板上的防水材料进行烘干的目的,解决了无法对防水板表面上的防水材料进行烘干,降低了防水板上的防水材料风干速度效率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建筑防水用防水板表面防水材料涂刷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建筑防水用防水板表面防水材料涂刷装置喷盘的侧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建筑防水用防水板表面防水材料涂刷装置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标号:1、喷涂箱,2、加热器,3、储料框,4、喷盘,5、电磁阀,6、承重板,7、传送机构,8、通口,9、排风扇,10、三角板,11、支撑柱,12、支撑腿,13、支撑板,14、风箱,15、导风板,16、定位块,17、第二喷管,18、第一喷管,19、排风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建筑防水用防水板表面防水材料涂刷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建筑防水用防水板表面防水材料涂刷装置喷盘的侧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建筑防水用防水板表面防水材料涂刷装置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建筑防水用防水板表面防水材料涂刷装置包括:喷涂箱1;加热器2,所述加热器2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喷涂箱1的顶部,所述喷涂箱1的顶部设置有储料框3,且所述储料框3位于所述加热器2的左侧,所述喷涂箱1的内壁设置有承重板6,所述承重板6的上方设置有喷盘4,所述承重板6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一喷管18和第二喷管17,所述第一喷管18的顶部和所述第二喷管17的顶部均贯穿所述承重板6并固定于所述喷盘4的底部,且所述第一喷管18位于所述第二喷管17的后方,所述喷盘4进入端的外表面设置有电磁阀5,所述承重板6的顶部设置有风箱14;排风扇9,所述排风扇9设置于所述风箱14的内部,所述加热器2的输出端依次贯穿所述喷涂箱1和所述风箱14并延伸至所述风箱14的内部,所述承重板6的下方设置有排风罩19,所述排风罩19的顶端依次贯穿所述承重板6和所述风箱14并延伸至所述风箱14的内部;传送机构7,所述传送机构7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喷涂箱1的内底壁,所述喷涂箱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口8。所述喷涂箱1的上表面设置有相对称的支撑柱11,每个所述支撑柱11的顶部均固定于所述储料框3的底部,达到对储料框3进行支撑的作用,提高了储料框3的稳定性。所述承重板6的顶部设置有两个支撑板13的顶部,两个所述支撑板13的顶端均固定于所述喷涂箱1的内顶壁,且所述喷盘4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撑板13相互靠近的一侧,达到了对喷盘4进行固定效果,提高了对喷盘4的稳定性。所述喷涂箱1的内壁设置有相对称的三角板10,每个所述三角板10的顶部固定于所述承重板6的顶部,起到对承重板6进行固定的作用,达到了对承重板6进行支撑的效果。所述喷涂箱1的下方设置有相对称的支撑腿12,每个所述支撑腿12的顶端固定于所述喷涂箱1的底部,起到了对喷料箱1进行支撑的作用,避免了喷料箱1出现倾斜的问题。所述承重板6的上方设置有相对称的定位块16,两个所述定位块16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于所述风箱14的左右两侧,达到对风箱14进行固定的效果,提高了风箱14的稳定性。所述风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防水用防水板表面防水材料涂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喷涂箱;/n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喷涂箱的顶部,所述喷涂箱的顶部设置有储料框,且所述储料框位于所述加热器的左侧,所述喷涂箱的内壁设置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上方设置有喷盘,所述承重板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一喷管和第二喷管,所述第一喷管的顶部和所述第二喷管的顶部均贯穿所述承重板并固定于所述喷盘的底部,且所述第一喷管位于所述第二喷管的后方,所述喷盘进入端的外表面设置有电磁阀,所述承重板的顶部设置有风箱;/n排风扇,所述排风扇设置于所述风箱的内部,所述加热器的输出端依次贯穿所述喷涂箱和所述风箱并延伸至所述风箱的内部,所述承重板的下方设置有排风罩,所述排风罩的顶端依次贯穿所述承重板和所述风箱并延伸至所述风箱的内部;/n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喷涂箱的内底壁,所述喷涂箱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防水用防水板表面防水材料涂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喷涂箱;
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喷涂箱的顶部,所述喷涂箱的顶部设置有储料框,且所述储料框位于所述加热器的左侧,所述喷涂箱的内壁设置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上方设置有喷盘,所述承重板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一喷管和第二喷管,所述第一喷管的顶部和所述第二喷管的顶部均贯穿所述承重板并固定于所述喷盘的底部,且所述第一喷管位于所述第二喷管的后方,所述喷盘进入端的外表面设置有电磁阀,所述承重板的顶部设置有风箱;
排风扇,所述排风扇设置于所述风箱的内部,所述加热器的输出端依次贯穿所述喷涂箱和所述风箱并延伸至所述风箱的内部,所述承重板的下方设置有排风罩,所述排风罩的顶端依次贯穿所述承重板和所述风箱并延伸至所述风箱的内部;
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喷涂箱的内底壁,所述喷涂箱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防水用防水板表面防水材料涂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箱的上表面设置有相对称的支撑柱,每个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均固定于所述储料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工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