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吊顶与钢结构主体的三维可调节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603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6
一种装配式吊顶与钢结构主体的三维可调节点结构,连在钢结构主体与吊顶板之间;三维可调节点结构包括转接板组、连接板和竖向连接杆;转接板组纵向连接在吊杆的下部,包括上转接板和下转接板;上转接板与下转接板之间通过第一调节螺栓可调连接;连接板挂接在上转接板的顶部;连接板的板面上部、对应第二竖板的位置处设有竖向的第二调节螺栓;第二调节螺栓的底端支撑在第二竖板的顶部;连接板位于上转接板外侧的板面上设有固定螺栓孔;竖向连接杆的上部设有连接孔;竖向连接杆通过连接螺栓与连接板连接;吊顶板固定连接在竖向连接杆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施工方法施工周期长,交叉施工困难和施工费用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吊顶与钢结构主体的三维可调节点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施工
,特别是一种装配式吊顶与钢结构主体的三维可调节点结构。
技术介绍
超大跨度、超高金属幕墙吊顶的施工通常需搭设满堂脚手架,将吊顶的各个构件逐步安装,即先安装金属幕墙的吊顶主龙骨骨架,然后安装次龙骨,再安装金属面板、打胶收口等;其中,面板与幕墙骨架体系采用角码和燕尾螺丝固定;采用这种施工方法存在如下缺陷:施工周期长,交叉施工困难,施工安装困难和施工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吊顶与钢结构主体的三维可调节点结构,要解决传统的施工方法施工周期长,交叉施工困难和施工费用高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吊顶与钢结构主体的三维可调节点结构,连接在钢结构主体与吊顶板之间;所述钢结构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吊杆;所述三维可调节点结构连接在吊杆的下部,并且在每根吊杆的下部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三维可调节点结构包括有转接板组、连接板和竖向连接杆;所述转接板组纵向连接在吊杆的下部一侧,包括有上转接板和下转接板;所述下转接板的横截面呈倒置的L形,包括有第一竖板和连接在第一竖板顶部的第一横板;所述第一竖板紧贴在吊杆一侧的侧面上,且与吊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板的板面上、沿横向或者纵向开设有第一长条孔;所述上转接板的横截面呈L形,包括有第二横板和第二竖板;所述第二横板设置在第一横板的顶部,且在第二横板的板面上、沿纵向或者横向开设有第二长条孔;所述第二长条孔与第一长条孔相垂直;所述第二竖板设置在第二横板的上、远离吊杆的一侧;所述上转接板与下转接板之间通过穿设在第一长条孔和第二长条孔中的第一调节螺栓可调连接;所述连接板挂接在第二竖板的顶部,且与第二竖板垂直设置;所述连接板的板面上部、对应第二竖板的位置处设有竖向的第二调节螺栓;所述第二调节螺栓的底端支撑在第二竖板的顶部;所述连接板位于上转接板外侧的板面上间隔开设有固定螺栓孔;所述竖向连接杆的上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竖向连接杆通过穿设在连接孔与固定螺栓孔中的连接螺栓与连接板连接;所述吊顶板固定连接在竖向连接杆的底部。优选的,所述钢结构主体为网架结构;所述吊杆的上端与钢结构主体的杆件焊接连接;在吊杆与钢结构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劲板;所述第一加劲板分别设置在吊杆的对侧。优选的,当吊杆位于横向相邻的吊顶板的接缝处时;所述三维可调节点结构在吊杆的下部设置有两个,且位于吊杆的左右两侧;两个三维可调节点结构分别与两块吊顶板可调连接。优选的,当吊杆位于纵向相邻的吊顶板的接缝处时;所述连接板在第二竖板的顶部的顶设置有两块,且两块连接板与两块吊顶板对应;所述竖向连接杆有两根,分别连接在两块连接板上;两根竖向连接杆分别与两块吊顶板可调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底边开设有竖向的挂接槽;所述第二竖板插接在挂接槽中、且与连接板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竖向连接杆的下部与吊顶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劲板;所述第二加劲板分别设置在竖向连接杆的对侧。优选的,所述下转接板的第一竖板与第一横板之间,沿纵向间隔设置有第三加劲板;所述上转接板的第二竖板与第二横板之间,沿纵向间隔设置有第四加劲板。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板面上部、对应第二竖板的位置处连接有套管;所述第二调节螺栓插接在套管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将金属面板与钢骨架制作成吊顶板单元板块,通过三维可调节点结构将吊顶板进行吊装挂接,随后利用三维可调节点结构,在吊顶的上方进行吊顶板单元板块的三维调整。2、本技术采用装配式吊顶板,进行整体吊装施工,可以在施工现场外进行整体单元板块的制作、安装、打胶等工作,提前穿插施工,待现场具体安装条件后,将制作好的单元板块采用三维可调节点结构进行装配式吊装,安全便捷,解决了传统的施工方法施工周期长,交叉施工困难和施工费用高的技术问题。3、本技术的三维可调节点结构包括有转接板组、连接板和竖向连接杆;其中,连接板组包括上转接板和下转接板,并且上转接板相对于下转接板横向和纵向可调;竖向连接杆竖向可调的连接在连接板上;本技术的这种设计实现了吊顶板的三维可调。4、本技术在连接板的板面上部、对应第二竖板的位置处设有竖向的第二调节螺栓;连接板的板面上部、对应第二竖板的位置处连接有套管;第二调节螺栓插接在套管中;所述第二调节螺栓的底端支撑在第二竖板的顶部,能够通过调节第二调节螺栓的竖向位移来调整竖向连接杆,从而使的连接板的位置调整变得简单易操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三维可调节点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三维可调节点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上转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下转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竖向连接杆与吊顶板的节点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钢结构主体、2-吊顶板、2.1-面板、2.2-龙骨骨架、3-吊杆、4-连接板、5-竖向连接杆、6-上转接板、6.1-第二竖板、6.2-第二横板、7-下转接板、7.1-第一竖板、7.2-第一横板、8-第一长条孔、9-第二长条孔、10-第一调节螺栓、11-第二调节螺栓、12-固定螺栓孔、13-连接孔、14-连接螺栓、15-第一加劲板、16-挂接槽、17-第二加劲板、18-第三加劲板、19-第四加劲板、20-套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这种装配式吊顶与钢结构主体的三维可调节点结构,连接在钢结构主体1与吊顶板2之间;所述钢结构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吊杆3;所述三维可调节点结构连接在吊杆3的下部,并且在每根吊杆3的下部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三维可调节点结构包括有转接板组、连接板4和竖向连接杆5;所述转接板组纵向连接在吊杆3的下部一侧,包括有上转接板6和下转接板7;所述下转接板7的横截面呈倒置的L形,包括有第一竖板7.1和连接在第一竖板7.1顶部的第一横板7.2;所述第一竖板7.1紧贴在吊杆3一侧的侧面上,且与吊杆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板7.2的板面上、沿横向或者纵向开设有第一长条孔8;所述上转接板6的横截面呈L形,包括有第二横板6.2和第二竖板6.1;所述第二横板6.2设置在第一横板7.2的顶部,且在第二横板6.2的板面上、沿纵向或者横向开设有第二长条孔9;所述第二长条孔9与第一长条孔8相垂直;所述第二竖板6.1设置在第二横板6.2的上、远离吊杆3的一侧;所述上转接板6与下转接板7之间通过穿设在第一长条孔8和第二长条孔9中的第一调节螺栓10可调连接;所述连接板4挂接在第二竖板6.1的顶部,且与第二竖板6.1垂直设置;所述连接板4的板面上部、对应第二竖板6.1的位置处设有竖向的第二调节螺栓11;所述第二调节螺栓11的底端支撑在第二竖板6.1的顶部;所述连接板4位于上转接板6外侧的板面上间隔开设有固定螺栓孔12;所述竖向连接杆5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吊顶与钢结构主体的三维可调节点结构,连接在钢结构主体(1)与吊顶板(2)之间;所述钢结构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吊杆(3);所述三维可调节点结构连接在吊杆(3)的下部,并且在每根吊杆(3)的下部至少设置有一个;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可调节点结构包括有转接板组、连接板(4)和竖向连接杆(5);所述转接板组纵向连接在吊杆(3)的下部一侧,包括有上转接板(6)和下转接板(7);所述下转接板(7)的横截面呈倒置的L形,包括有第一竖板(7.1)和连接在第一竖板(7.1)顶部的第一横板(7.2);所述第一竖板(7.1)紧贴在吊杆(3)一侧的侧面上,且与吊杆(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板(7.2)的板面上、沿横向或者纵向开设有第一长条孔(8);所述上转接板(6)的横截面呈L形,包括有第二横板(6.2)和第二竖板(6.1);所述第二横板(6.2)设置在第一横板(7.2)的顶部,且在第二横板(6.2)的板面上、沿纵向或者横向开设有第二长条孔(9);所述第二长条孔(9)与第一长条孔(8)相垂直;所述第二竖板(6.1)设置在第二横板(6.2)的上、远离吊杆(3)的一侧;所述上转接板(6)与下转接板(7)之间通过穿设在第一长条孔(8)和第二长条孔(9)中的第一调节螺栓(10)可调连接;所述连接板(4)挂接在第二竖板(6.1)的顶部,且与第二竖板(6.1)垂直设置;所述连接板(4)的板面上部、对应第二竖板(6.1)的位置处设有竖向的第二调节螺栓(11);所述第二调节螺栓(11)的底端支撑在第二竖板(6.1)的顶部;所述连接板(4)位于上转接板(6)外侧的板面上间隔开设有固定螺栓孔(12);所述竖向连接杆(5)的上部开设有连接孔(13);所述竖向连接杆(5)通过穿设在连接孔(13)与固定螺栓孔(12)中的连接螺栓(14)与连接板(4)连接;所述吊顶板(2)固定连接在竖向连接杆(5)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吊顶与钢结构主体的三维可调节点结构,连接在钢结构主体(1)与吊顶板(2)之间;所述钢结构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吊杆(3);所述三维可调节点结构连接在吊杆(3)的下部,并且在每根吊杆(3)的下部至少设置有一个;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可调节点结构包括有转接板组、连接板(4)和竖向连接杆(5);所述转接板组纵向连接在吊杆(3)的下部一侧,包括有上转接板(6)和下转接板(7);所述下转接板(7)的横截面呈倒置的L形,包括有第一竖板(7.1)和连接在第一竖板(7.1)顶部的第一横板(7.2);所述第一竖板(7.1)紧贴在吊杆(3)一侧的侧面上,且与吊杆(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板(7.2)的板面上、沿横向或者纵向开设有第一长条孔(8);所述上转接板(6)的横截面呈L形,包括有第二横板(6.2)和第二竖板(6.1);所述第二横板(6.2)设置在第一横板(7.2)的顶部,且在第二横板(6.2)的板面上、沿纵向或者横向开设有第二长条孔(9);所述第二长条孔(9)与第一长条孔(8)相垂直;所述第二竖板(6.1)设置在第二横板(6.2)的上、远离吊杆(3)的一侧;所述上转接板(6)与下转接板(7)之间通过穿设在第一长条孔(8)和第二长条孔(9)中的第一调节螺栓(10)可调连接;所述连接板(4)挂接在第二竖板(6.1)的顶部,且与第二竖板(6.1)垂直设置;所述连接板(4)的板面上部、对应第二竖板(6.1)的位置处设有竖向的第二调节螺栓(11);所述第二调节螺栓(11)的底端支撑在第二竖板(6.1)的顶部;所述连接板(4)位于上转接板(6)外侧的板面上间隔开设有固定螺栓孔(12);所述竖向连接杆(5)的上部开设有连接孔(13);所述竖向连接杆(5)通过穿设在连接孔(13)与固定螺栓孔(12)中的连接螺栓(14)与连接板(4)连接;所述吊顶板(2)固定连接在竖向连接杆(5)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吊顶与钢结构主体的三维可调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主体(1)为网架结构;所述吊杆(3)的上端与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桂旺陈少阳王金鑫吴波武建乐郭宁张辉朱天送李奇志黄俊陈之张利雪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