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生态景观水景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560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景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生态景观水景池,包括水景池本体,所述水景池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基底,所述基底的内部设置有预留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涌泉喷头,所述基底的内部开设有渗水槽,所述渗水槽的顶部设置有雨水篦子,所述渗水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L型支撑块,所述L型支撑块与渗水槽内壁的内部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部设置有锚栓,所述渗水槽的顶部设置有砾石隐蔽垫层,所述水景池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地板层。该新型生态景观水景池,通过渗水槽的设置,使得喷洒到水景池本体外的水与雨水均可流入渗水槽的内部进行聚集并做下一步处理,从而有效的保持了水景池本体周围地面清洁,并有效的保障了行人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生态景观水景池
本技术涉及水景池
,具体为一种新型生态景观水景池。
技术介绍
水景现多指人文水景观,即喷泉,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城市的喷泉设备已经十分先进,各种音乐喷泉、程控喷泉、激光喷泉已经层出不穷,变化多端,规模可大可小,射程可高可低,喷出的水,大者如珠,细者如雾,变化万千,引人入胜,喷泉,使静水变为动水,使水也有了灵魂,又辅之以各种灯光效果,使水体具有丰富多彩的形态,可以缓冲、软化城市中“凝固的建筑物”和硬质的地面,以增加城市环境的生机,有益与身心健康并能满足视觉艺术的需要,大型城市广场中的人工动态喷泉,也多来自自然的种种水态,如瀑布、叠水、水帘、溢流、溪流、壁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各种喷泉真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几乎达到了人们随心所欲创造各种晶莹剔透、绚丽多姿动态水景的程度,喷泉在当今时代,已经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水景能为一项设计产生很好的娱乐和美学效果,水景元素包括:喷射喷泉或瀑布跌水、水池结构和观赏池塘系统,设计师必须了解欲达到的与水景设计相关的水力和结构方面的知识,以及对场地的视觉质量、人类的利用和区域水资源情况的冲击,水景的设置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有趣的色彩,现有的水景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缺点:现有水景的水景池通常会设置喷泉,但是当喷泉的水喷洒到水景池周围的地面上时,会造成积水现象,人们在地面上行走时会因为积水而滑倒,存在安全隐患,给人们带来麻烦,并且破坏了周边环境,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生态景观水景池,用来解决以往的水景池当喷泉的水喷洒到水景池周围的地面上时,会造成积水现象,人们在地面上行走时会因为积水而滑倒,存在安全隐患,给人们带来麻烦,并且破坏了周边环境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生态景观水景池,包括水景池本体,所述水景池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基底,所述基底的内部设置有预留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涌泉喷头,所述基底的内部开设有渗水槽;所述渗水槽的顶部设置有雨水篦子,所述渗水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L型支撑块,所述L型支撑块与渗水槽内壁的内部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部设置有锚栓,所述渗水槽的顶部设置有砾石隐蔽垫层;所述水景池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地板层,所述地板层的底部设置有素土垫层,所述素土垫层与地板层相邻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垫层与第二垫层,所述第二垫层的底部设置有支撑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底的材质为钢筋混凝土。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基底具有较强的耐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L型支撑块的材质为钢,且所述L型支撑块通过锚栓固定连接于渗水槽的内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L型支撑块作为雨水篦子的支撑,使得工作人员在安装雨水篦子的时候将其放置于L型支撑块上即可,从而使得雨水篦子便于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件设置于第二垫层的底部且靠近基底边缘处的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支撑件对基底边缘处进行支撑,从而使得有效的增强了基底的牢固性,使得基底不易因沉降而遭到破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垫层的材质为素混凝土,且所述第二垫层的材质为砂砾石。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该新型生态景观水景池,通过渗水槽的设置,使得喷洒到水景池本体外的水与雨水均可流入渗水槽的内部进行聚集并做下一步处理,从而有效的保持了水景池本体周围地面的清洁,进而有效的改善了以往的水景池在使用过程中,当喷泉的水喷洒到水景池周围的地面上时,会造成积水现象,人们在地面上行走时会因为积水而滑倒,存在安全隐患,不仅给人们带来麻烦,而且破坏了周边环境的弊端,并且通过渗水槽的设置,有效的保障了行人的安全;2.该新型生态景观水景池,通过在雨水篦子上铺设砾石隐蔽垫层,使得砾石隐蔽垫层能够将雨水篦子隐蔽起来,有效的避免了雨水篦子在视觉上给人们带来的不适感,并且减少了雨水篦子被偷盗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水景池本体、2-基底、3-安装槽、4-涌泉喷头、5-渗水槽、6-雨水篦子、7-L型支撑块、8-锚栓、9-砾石隐蔽垫层、10-地板层、11-素土垫层、12-第一垫层、13-第二垫层、14-支撑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新型生态景观水景池,包括水景池本体1,水景池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基底2,基底2的内部设置有预留安装槽3,安装槽3的内部设置有涌泉喷头4,基底2的内部开设有渗水槽5,在本实施例中,渗水槽5设置于水景池本体1的周围。参照图2,渗水槽5的顶部设置有雨水篦子6,渗水槽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L型支撑块7,L型支撑块7与渗水槽5内壁的内部均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的内部设置有锚栓8,渗水槽5的顶部设置有砾石隐蔽垫层9,在本实施例中,砾石隐蔽垫层9所采用的砾石为瓜子片状砾石,且地板层10高于雨水篦子6,即雨水篦子6在安装好后,其顶部与地板层10之间形成填充槽,砾石隐蔽垫层9即填充在填充槽内,可以使得砾石隐蔽垫层9很好的融入环境。参照图1,水景池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地板层10,地板层10的底部设置有素土垫层11,素土垫层11与地板层10相邻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垫层12与第二垫层13,第二垫层13的底部设置有支撑件14,在本实施例中,地板层10设置于水景池本体1的周围。基底2的材质为钢筋混凝土。L型支撑块7的材质为钢,且L型支撑块7通过锚栓8固定连接于渗水槽5的内壁。支撑件14设置于第二垫层13的底部且靠近基底2边缘处的位置。第一垫层12的材质为素混凝土,且第二垫层13的材质为砂砾石。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渗水槽5的设置,使得喷洒到水景池本体1外的水与雨水均可流入渗水槽5的内部进行聚集并做下一步处理,从而有效的保持了水景池本体1周围地面的清洁,进而有效的改善了以往的水景池在使用过程中,当喷泉的水喷洒到水景池周围的地面上时,会造成积水现象,人们在地面上行走时会因为积水而滑倒,存在安全隐患,不仅给人们带来麻烦,而且破坏了周边环境的弊端,并且通过渗水槽5的设置,有效的保障了行人的安全,通过在雨水篦子6上铺设砾石隐蔽垫层9,使得砾石隐蔽垫层9能够将雨水篦子6隐蔽起来,有效的避免了雨水篦子6在视觉上给人们带来的不适感,并且减少了雨水篦子6被偷盗的情况发生。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生态景观水景池,包括水景池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景池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基底(2),所述基底(2)的内部设置有预留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的内部设置有涌泉喷头(4),所述基底(2)的内部开设有渗水槽(5);/n所述渗水槽(5)的顶部设置有雨水篦子(6),所述渗水槽(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L型支撑块(7),所述L型支撑块(7)与渗水槽(5)内壁的内部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部设置有锚栓(8),所述渗水槽(5)的顶部设置有砾石隐蔽垫层(9);/n所述水景池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地板层(10),所述地板层(10)的底部设置有素土垫层(11),所述素土垫层(11)与地板层(10)相邻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垫层(12)与第二垫层(13),所述第二垫层(13)的底部设置有支撑件(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生态景观水景池,包括水景池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景池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基底(2),所述基底(2)的内部设置有预留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的内部设置有涌泉喷头(4),所述基底(2)的内部开设有渗水槽(5);
所述渗水槽(5)的顶部设置有雨水篦子(6),所述渗水槽(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L型支撑块(7),所述L型支撑块(7)与渗水槽(5)内壁的内部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部设置有锚栓(8),所述渗水槽(5)的顶部设置有砾石隐蔽垫层(9);
所述水景池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地板层(10),所述地板层(10)的底部设置有素土垫层(11),所述素土垫层(11)与地板层(10)相邻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垫层(12)与第二垫层(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金榜王飞张雨辰吴丹玢
申请(专利权)人:永威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