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载机上翻机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533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机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装载机上翻机罩,所述上翻机罩包括机罩架、机罩壳体、气弹簧、机罩锁总成和减震胶垫;所述机罩壳体的前端与所述机罩架活动连接,所述气弹簧安装在机罩架上与所述机罩壳体相连;所述机罩架固定在车架上,所述车架的后侧设有配重,机罩锁总成紧固在所述机罩壳体的后底部和配重上,所述机罩锁总成和机罩锁轴总成相配合;所述机罩壳体后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减震胶垫;发动机位于所述车架上,所述机罩壳体罩在所述发动机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机罩壳体活动安装在发动机的外侧,当需要对发动机进行保养和维修时,启动机罩锁总成,同时在机罩架内气弹簧的推力下,将机罩壳体从机罩架上顶起向上前方翻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载机上翻机罩
本技术属于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装载机上翻机罩。
技术介绍
装载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公路、铁路、建筑、水电、港口、矿山等建筑工程的土石方施工机械,主要用于铲装土壤、砂石、石灰、煤炭等散装物料,也可对矿石、硬土等作轻度铲挖作用,具有作业速度快、效率高、机动性好、操作轻便等优点。装载机的主要部件包括发动机、变矩器等,其中发动机安装在车架上,发动机外罩有机罩,现有技术中的机罩大多是和车架利用螺栓紧固在一起,当发动机需要保养维修时必须要将螺栓卸掉,整体拆下机罩与车架分离,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载机上翻机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机罩与车架利用螺栓固定连接,在维修时需要将螺栓卸下再将机罩拆下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装载机上翻机罩,所述上翻机罩包括机罩架、机罩壳体、气弹簧、机罩锁总成和减震胶垫;所述机罩壳体的前端与所述机罩架活动连接,所述气弹簧安装在机罩架上与所述机罩壳体相连;所述机罩架固定在车架上,所述车架的后侧设有配重,机罩锁总成紧固在所述机罩壳体的后底部和配重上,所述机罩锁总成和机罩锁轴总成相配合;所述机罩壳体后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减震胶垫;发动机位于所述车架上,所述机罩壳体罩在所述发动机的外侧。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罩架内分别安装有消音器和空气滤清器,所述消音器通过软连接部件与所述发动机相连,所述空气滤清器通过胶管与所述发动机相连。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罩架包括骨架,所述骨架的底部设有弯板,所述机罩架通过弯板固定在所述车架上,所述骨架和弯板之间固定有加强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骨架的顶部通过活页固定板安装有活页,所述机罩壳体的前端通过活页与所述机罩架铰接;所述骨架上固定有气弹簧下板,所述气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气弹簧下板相连,所述气弹簧的另一端与气弹簧上板相连,所述气弹簧上板通过活页弯板铰接在骨架的顶部,所述气弹簧上板位于所述机罩壳体的下方。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消音器和空气滤清器分别通过安装架安装在所述机罩架的内部,所述安装架通过固定板固定在所述机罩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载机上翻机罩,对现有技术中机罩做出了改进,机罩壳体活动安装在发动机的外侧,当需要对发动机进行保养和维修时,启动机罩锁总成,机罩锁总成在电机的拉动下将锁扣打开,并脱离机罩锁轴总成,同时在机罩架内气弹簧的推力下,将机罩壳体从机罩架上顶起向上前方翻开,即可将机罩壳体打开,机罩壳体在闭合时,减震胶垫接触在配重上,减震胶垫可以以螺纹连接方式与机罩壳体的后底部相连,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高度,使得该上翻机罩在不同震动环境下得以足够的缓冲,能够减少噪音、提高该机罩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图1为装载机上翻机罩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装载机上翻机罩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装载机上翻机罩的后视图。图4为装载机上翻机罩内部的后视图。图5为装载机上翻机罩中机罩架的正视图。图6为装载机上翻机罩中机罩架的侧视图。图中:1-机罩架,101-骨架,102-弯板,103-加强板,104-活页固定板,105-活页,106-气弹簧下板,107-气弹簧上板,108-固定板,109-安装架,110-活页弯板,2-机罩壳体,3-车架,4-配重,5-发动机,6-机罩锁总成,601-机罩锁轴总成,7-减震胶垫,8-气弹簧,9-消音器,10-软连接部件,11-空气滤清器,12-胶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载机上翻机罩,所述上翻机罩包括机罩架1、机罩壳体2、气弹簧8、机罩锁总成6和减震胶垫7;所述机罩壳体2的前端与所述机罩架1活动连接,所述气弹簧8安装在机罩架1上与所述机罩壳体2相连;所述机罩架1固定在车架3上,所述车架3的后侧设有配重4,机罩锁总成6紧固在所述机罩壳体2的后底部和配重4上,所述机罩锁总成6和机罩锁轴总成601相配合;所述机罩壳体2后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减震胶垫7;发动机5位于所述车架3上,所述机罩壳体2罩在所述发动机5的外侧。该装载机上翻机罩,对现有技术中机罩做出了改进,机罩壳体2活动安装在发动机5的外侧,当需要对发动机5进行保养和维修时,启动机罩锁总成6,机罩锁总成6在电机的拉动下将锁扣打开,并脱离机罩锁轴总成601(其中机罩锁总成6和机罩锁轴总成601是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其具体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赘述),同时在机罩架1内气弹簧8的推力下,将机罩壳体2从机罩架1上顶起向上前方翻开,即可将机罩壳体2打开,机罩壳体2在闭合时,减震胶垫7接触在配重4上,减震胶垫7可以以螺纹连接方式与机罩壳体2的后底部相连,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高度,使得该上翻机罩在不同震动环境下得以足够的缓冲,能够减少噪音、提高该机罩的使用寿命。如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机罩架1内分别安装有消音器9和空气滤清器11,所述消音器9通过软连接部件10与所述发动机5相连,所述空气滤清器11通过胶管12与所述发动机5相连。机罩壳体2在闭合时给予发动机5足够的散热空间,消音器9和空气滤清器11分别与发动机5采用分离软连接,利用胶管12将空气滤清器11和发动机5的进气口连接,软连接的消音器9能消除在较高温差变化中热胀冷缩产生的内应力而造成的部件损坏,还能缓冲车架3和发动机5之间的抖动。如图5~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机罩架1包括骨架101,所述骨架101的底部设有弯板102,所述机罩架1通过弯板102固定在所述车架3上,所述骨架101和弯板102之间固定有加强板103。通过弯板102将机罩架1卡装在车架3上,利用加强板103提高了机罩架1的强度。进一步的,所述骨架101的顶部通过活页固定板104安装有活页105,所述机罩壳体2的前端通过活页105与所述机罩架1铰接;所述骨架101上固定有气弹簧下板106,所述气弹簧8的一端与所述气弹簧下板106相连,所述气弹簧8的另一端与气弹簧上板107相连,所述气弹簧上板107通过活页弯板110铰接在骨架101的顶部,所述气弹簧上板107位于所述机罩壳体2的下方。气弹簧8在伸长时,为气弹簧上板107提供向上的推力,气弹簧上板107将推力作用给机罩壳体2,机罩壳体2在活页105的作用下被顶起,向上前方翻开。实施例2如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载机上翻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翻机罩包括机罩架(1)、机罩壳体(2)、气弹簧(8)、机罩锁总成(6)和减震胶垫(7);/n所述机罩壳体(2)的前端与所述机罩架(1)活动连接,所述气弹簧(8)安装在机罩架(1)上与所述机罩壳体(2)相连;/n所述机罩架(1)固定在车架(3)上,所述车架(3)的后侧设有配重(4),机罩锁总成(6)紧固在所述机罩壳体(2)的后底部和配重(4)上,所述机罩锁总成(6)和机罩锁轴总成(601)相配合;/n所述机罩壳体(2)后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减震胶垫(7);/n发动机(5)位于所述车架(3)上,所述机罩壳体(2)罩在所述发动机(5)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载机上翻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翻机罩包括机罩架(1)、机罩壳体(2)、气弹簧(8)、机罩锁总成(6)和减震胶垫(7);
所述机罩壳体(2)的前端与所述机罩架(1)活动连接,所述气弹簧(8)安装在机罩架(1)上与所述机罩壳体(2)相连;
所述机罩架(1)固定在车架(3)上,所述车架(3)的后侧设有配重(4),机罩锁总成(6)紧固在所述机罩壳体(2)的后底部和配重(4)上,所述机罩锁总成(6)和机罩锁轴总成(601)相配合;
所述机罩壳体(2)后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减震胶垫(7);
发动机(5)位于所述车架(3)上,所述机罩壳体(2)罩在所述发动机(5)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机上翻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罩架(1)内分别安装有消音器(9)和空气滤清器(11),所述消音器(9)通过软连接部件(10)与所述发动机(5)相连,所述空气滤清器(11)通过胶管(12)与所述发动机(5)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载机上翻机罩,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京武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山宇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