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桩基环切位预隔离处理并保护主筋的灌注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505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桩基环切位预隔离处理并保护主筋的灌注桩结构,包括桩身混凝土和桩头混凝土,以及同时贯穿桩身混凝土和桩头混凝土的多个主筋;所述桩身混凝土和桩头混凝土的连接处设有隔离架;所述主筋上套设有保护套管并在保护套管与主筋之间填充有填充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桩身混凝土和桩头混凝土的连接处设置隔离架,使得在进行破桩头时,可减少在隔离架位置水平加钻或用切割机进行环向切割的工作量,仅需较小的工作量即可使桩身混凝土和桩头混凝土分离,可避免损坏桩身混凝土。保护套管及填充物使得可以直接起吊桩头混凝土部分,而不需要再用人工风镐剥离无效桩体内的钢筋保护层,从而达到省时省力、保护主筋和桩身部分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桩基环切位预隔离处理并保护主筋的灌注桩结构
本技术涉及桥梁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到一种在桩基环切位预隔离处理并保护主筋的灌注桩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高层建筑不断增加,但很多城市的地基条件比较差,地下存在着厚度很大的软土或中等强度的豁土层,不能直接承受由高层建筑所带来的荷载。于是就在土中挖孔,并在孔中浇筑钢筋混凝土而成桩。直到20世纪40年代初,大功率钻孔机的出现,钻孔灌注桩开始在美国被人们使用。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钻孔灌注桩在公路建设中的设计及施工水平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钻孔灌注桩具有施工方便、设备简单、施工噪音低、无振动、无挤压、对相邻建筑物影响小等特点。钻孔灌注桩一般用在地下水位以下的粘性土、粉土、砂土、填土、碎砾石土、风化岩层及地质情况复杂、夹层多、风化不均、软硬变化较大的岩层中。但对淤泥及可能发生流砂或承压水的地基,施工较困难,施工前应做试桩以取得经验。我国已施工的钻孔灌注桩的最大入土深度已达百余米。浇注混凝土灌注桩时,灌注桩顶标高应高于设计桩顶标高0.5~1.0m,以保证桩头砼强度,但高于桩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桩基环切位预隔离处理并保护主筋的灌注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桩身混凝土(1)和桩头混凝土(2),以及同时贯穿桩身混凝土(1)和桩头混凝土(2)的多个主筋(5);所述桩身混凝土(1)和桩头混凝土(2)的连接处设有隔离架(3);所述主筋(5)上套设有保护套管(4)并在保护套管(4)与主筋(5)之间填充有填充物;所述保护套管(4)包括第一套管(42)和第二套管(44),第二套管(44)套设于第一套管(42)的外部;所述填充物包括第一填充物(41)和第二填充物(43),第一填充物(41)填充于所述主筋(5)与第一套管(42)之间,第二填充物(43)填充于第一套管(42)与第二套管(44)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桩基环切位预隔离处理并保护主筋的灌注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桩身混凝土(1)和桩头混凝土(2),以及同时贯穿桩身混凝土(1)和桩头混凝土(2)的多个主筋(5);所述桩身混凝土(1)和桩头混凝土(2)的连接处设有隔离架(3);所述主筋(5)上套设有保护套管(4)并在保护套管(4)与主筋(5)之间填充有填充物;所述保护套管(4)包括第一套管(42)和第二套管(44),第二套管(44)套设于第一套管(42)的外部;所述填充物包括第一填充物(41)和第二填充物(43),第一填充物(41)填充于所述主筋(5)与第一套管(42)之间,第二填充物(43)填充于第一套管(42)与第二套管(44)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桩基环切位预隔离处理并保护主筋的灌注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管(4)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士亮王克生张泽晖左绍飞杜东卓杨乾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