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389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3
本申请公开一种耳机组件,包括第一耳机,所述第一耳机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一导电件和正极触点,所述第一导电件具有从所述第一耳机的表面上露出的第一插接端子和第一导电端子,第二耳机,所述第二耳机包括第二电路板、第二导电件和负极触点,所述第二导电件具有从所述第二耳机的表面上露出的第二插接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在所述第一耳机和所述第二耳机连接的状态下,所述负极触点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接触电连接,所述正极触点与第二导电端子接触电连接,所述第一插接端子和第二插接端子用于与外部电路电连接。本申请的两个耳机连接后自然形成外接插头部,插接在数据接口上即可为耳机充电,不需要配备充电盒,降低了耳机组件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机组件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耳机组件。
技术介绍
消费者和市场对TWS耳机(TrueWirelessStereo)已经越来越痴迷,一方面是得益于TWS耳机不仅仅是一个手机配件,未来更是一个独立的智能终端,比手机更有想象力,更有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是因为其完全无线化,相比于普通蓝牙耳机体积更小、音质更好。但目前TWS耳机都需要搭配一个充电盒来实现充电,当充电盒没电时,还需要额外找USB数据线给充电盒充电,从充电方便性上看,仍然做得不够简洁。另外目前的TWS耳机的价格普遍较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充电盒和充电线占据的成本比较高。所以亟待一种能把充电盒和充电线去掉,让TWS耳机组件更简洁的设计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组件,以解决现有TWS耳机组件需要配备充电盒充电,导致耳机组件成本高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组件,包括:第一耳机,所述第一耳机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一导电件和正极触点,所述第一导电件具有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耳机,所述第一耳机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一导电件和正极触点,所述第一导电件具有从所述第一耳机的表面上露出的第一插接端子和第一导电端子,至少部分所述正极触点从所述第一耳机的壳体表面上露出,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从所述第一耳机的壳体表面上露出,所述正极触点和所述第一导电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n第二耳机,所述第二耳机包括第二电路板、第二导电件和负极触点,所述第二导电件具有从所述第二耳机的表面上露出的第二插接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至少部分所述负极触点从所述第二耳机的壳体表面上露出,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从所述第二耳机的壳体表面露出,所述负极触点和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耳机,所述第一耳机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一导电件和正极触点,所述第一导电件具有从所述第一耳机的表面上露出的第一插接端子和第一导电端子,至少部分所述正极触点从所述第一耳机的壳体表面上露出,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从所述第一耳机的壳体表面上露出,所述正极触点和所述第一导电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第二耳机,所述第二耳机包括第二电路板、第二导电件和负极触点,所述第二导电件具有从所述第二耳机的表面上露出的第二插接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至少部分所述负极触点从所述第二耳机的壳体表面上露出,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从所述第二耳机的壳体表面露出,所述负极触点和所述第二导电件分别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第一耳机和所述第二耳机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一耳机和所述第二耳机连接的状态下,所述负极触点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接触电连接,所述正极触点与第二导电端子接触电连接,所述第一插接端子和第二插接端子用于与外部电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机包括第一内顶针,所述第一内顶针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之间,所述第一导电端子通过所述第一内顶针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和/或,所述第二耳机包括第二内顶针,所述第二内顶针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之间,所述第二导电端子通过所述第二内顶针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机具有第一装配面,所述正极触点和第一导电端子从所述第一装配面上露出;
所述第二耳机具有第二装配面,所述负极触点和第二导电端子从所述第二装配面上露出;
在所述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装配面与所述第二装配面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凸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远强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