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复合纤维织物与有机物结合能力的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365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增加复合纤维织物与有机物结合能力的生产线,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侧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所述安装架的内侧设置有浸水槽,所述浸水槽的内侧转动安装有预浸辊与浸液辊,所述安装架的内侧对称安装有复合辊。通过预浸辊与浸液辊对织物进行浸湿,然后通过振动棒振动将多余的液体排出,最后通过复合辊挤压使之均匀平整以此提高与有机物的结合能力增强,改善复合纤维织物的表观,处理效果稳定且耗能低,适用于连续生产;且预浸辊转动时会联动带动驱动杆及搅拌杆旋转,从而避免浸水槽内部发生沉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加复合纤维织物与有机物结合能力的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复合材料加工
,具体为增加复合纤维织物与有机物结合能力的生产线。
技术介绍
目前在复合材料的浸润领域中,常用来增加复合纤维织物与有机物结合能力的生产线主要有超声处理和低压(或真空)浸润。其中超声处理方法主要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对浸在有机物(如树脂、油漆等)中的复合纤维织物进行处理,使复合纤维织物中的气泡破裂,增加有机物浸入复合纤维织物中能力;而低压(或真空)浸润方法是使复合纤维织物在低于大气压(或接近真空)的条件下浸入有机物(树脂、油漆等)中,加速排除复合纤维物中的气泡,增加有机物浸入复合纤维织物中的能力。对于上述两种方法,前者对大面积处理能力较差,处理效果一致性差,且超声处理时产生的热能过多,安全性较差,其需的设备复杂,实施困难,耗能高;后者由于存在压力差,其安全性较低,工艺困难,设备复杂,在大规模连续生产中难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增加复合纤维织物与有机物结合能力的生产线,以解决复合材料结合效果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增加复合纤维织物与有机物结合能力的生产线,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侧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所述安装架的内侧设置有浸水槽,所述浸水槽的内侧转动安装有预浸辊与浸液辊,所述安装架的内侧对称安装有复合辊,织物经第一导向辊、预浸辊、浸液辊、振动棒及第二导向辊进入复合辊之间进行复合。优选的,所述浸水槽的内侧对称转动连接有驱动杆,驱动杆的表面设置有搅拌杆,驱动杆的另一端穿过安装架安装有第二皮带盘,第二皮带盘带动驱动杆转动通过搅拌杆对浸水槽内液体进行搅拌防止其发生沉淀。优选的,所述预浸辊的一端转动轴穿过安装架安装有第一皮带盘,第一皮带盘表面连接有皮带,皮带的表面连接有第二皮带盘,预浸辊带动第一皮带盘转动,通过第一皮带盘利用皮带带动第二皮带盘及驱动杆转动。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的表面对称设置有橡胶安装口,橡胶安装口的内侧安装有振动棒,振动棒安装在橡胶安装口内侧,对振动棒振动时减少噪音的产生。优选的,所述振动棒的表面对称设置有限位块,通过限位块防止振动棒沿橡胶安装口滑出,限位块的表面设置有硅胶垫,硅胶垫的一端抵接有安装架,通过硅胶垫抵接安装架降低振动棒振动时产生的噪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预浸辊与浸液辊对织物进行浸湿,然后通过振动棒振动将多余的液体排出,最后通过复合辊挤压使之均匀平整以此提高与有机物的结合能力增强,改善复合纤维织物的表观,处理效果稳定且耗能低,适用于连续生产;且预浸辊转动时会联动带动驱动杆及搅拌杆旋转,从而避免浸水槽内部发生沉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振动棒安装示意图。图中:1安装架、11第一导向辊、12第二导向辊、14橡胶安装口、2浸水槽、3预浸辊、31第一皮带盘、32皮带、4浸液辊、5复合辊、7振动棒、71限位块、72硅胶垫、8驱动杆、81搅拌杆、82第二皮带盘。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与图2,增加复合纤维织物与有机物结合能力的生产线,包括安装架1,安装架1的内侧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导向辊11、第二导向辊12,安装架1的内侧设置有浸水槽2,浸水槽2的内侧转动安装有预浸辊3与浸液辊4,安装架1的内侧对称安装有复合辊5,织物经第一导向辊1、预浸辊3、浸液辊4、振动棒7及第二导向辊12进入复合辊5之间进行复合。请参阅图1与图2,浸水槽2的内侧对称转动连接有驱动杆8,驱动杆8的表面设置有搅拌杆81,驱动杆8的另一端穿过安装架1安装有第二皮带盘82,第二皮带盘82带动驱动杆8转动通过搅拌杆81对浸水槽2内液体进行搅拌防止其发生沉淀。请参阅图2,预浸辊3的一端转动轴穿过安装架1安装有第一皮带盘31,第一皮带盘31表面连接有皮带32,皮带32的表面连接有第二皮带盘82,预浸辊3带动第一皮带盘31转动,通过第一皮带盘31利用皮带32带动第二皮带盘82及驱动杆8转动。请参阅图1、图2与图3,安装架1的表面对称设置有橡胶安装口14,橡胶安装口14的内侧安装有振动棒7,织物与振动棒7接触后,振动棒7振动将织物表面的多余液体抖落,振动棒7安装在橡胶安装口14内侧,对振动棒7振动时减少噪音的产生。请参阅图3,振动棒7的表面对称设置有限位块71,通过限位块71防止振动棒7沿橡胶安装口14滑出,限位块71的表面设置有硅胶垫72,硅胶垫72的一端抵接有安装架1,通过硅胶垫72抵接安装架1降低振动棒7振动时产生的噪音。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使用时,织物经第一导向辊1、预浸辊3、浸液辊4、振动棒7及第二导向辊12进入复合辊5之间进行复合,在通过预浸辊3上表面及浸液辊4下表面时能够对织物进行浸湿,经过振动棒7时,振动棒7振动会将多余的液体排出,在织物进入复合辊5之间时,通过复合辊5挤压使之均匀平整,以此提高织物与有机物的结合能力增强,改善复合纤维织物的表观,处理效果稳定且耗能低,适用于连续生产;且预浸辊3转动时会带动第一皮带盘31转动,通过第一皮带盘31利用皮带32带动第二皮带盘82及驱动杆8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杆81旋转对浸水槽2进行进行搅拌,能够避免浸水槽2内部发生沉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增加复合纤维织物与有机物结合能力的生产线,包括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的内侧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导向辊(11)、第二导向辊(12),所述安装架(1)的内侧设置有浸水槽(2),所述浸水槽(2)的内侧转动安装有预浸辊(3)与浸液辊(4),所述安装架(1)的内侧对称安装有复合辊(5)。/n

【技术特征摘要】
1.增加复合纤维织物与有机物结合能力的生产线,包括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的内侧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导向辊(11)、第二导向辊(12),所述安装架(1)的内侧设置有浸水槽(2),所述浸水槽(2)的内侧转动安装有预浸辊(3)与浸液辊(4),所述安装架(1)的内侧对称安装有复合辊(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复合纤维织物与有机物结合能力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水槽(2)的内侧对称转动连接有驱动杆(8),驱动杆(8)的表面设置有搅拌杆(81),驱动杆(8)的另一端穿过安装架(1)安装有第二皮带盘(8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加复合纤维织物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曙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骏嘉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