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装置、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8311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2
本申请公开一种成像装置、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成像装置包括第一成像模组、第二成像模组和折叠结构。第一成像模组包括第一光轴;第二成像模组包括第二光轴;第一成像模组和第二成像模组分别与折叠结构两端连接,折叠结构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折叠结构处于第一状态,第一光轴和第二光轴平行;折叠结构处于第二状态,第一光轴和第二光轴呈预设夹角。如此,折叠结构处于第二状态,第一光轴和第二光轴呈预设夹角,第一成像模组和第二成像模组形成较大视场角,第一成像模组和第二成像模组的本身视场角可以比较小,由两个视场角较小的成像模组实现超广角拍摄,避免因为图像畸变(视场角较小的成像模组不容易畸变)导致视场角减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像装置、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成像
,特别涉及一种成像装置、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手机的发展,超广角镜头已经广泛地应用在手机上,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好的拍照体验,然而使用超广角镜头容易出现严重的负畸变的问题。在相关技术中,使用软件裁切图片的方式做畸变矫正会带来的视场角损失,如此导致图片的视场角减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包括第一成像模组、第二成像模组和折叠结构。所述第一成像模组包括第一光轴;所述第二成像模组包括第二光轴;所述第一成像模组和所述第二成像模组分别与所述折叠结构两端连接,所述折叠结构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折叠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光轴和所述第二光轴平行;在所述折叠结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光轴和所述第二光轴呈预设夹角。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用于成像装置,所述成像装置包括第一成像模组、第二成像模组和折叠结构。所述第一成像模组包括第一光轴,所述第二成像模组包括第二光轴,所述折叠结构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控制所述折叠结构处于第一状态以使所述第一光轴和所述第二光轴平行;控制所述折叠结构处于第二状态以使所述第一光轴和所述第二光轴呈预设夹角。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上述成像装置,所述成像装置与所述壳体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在折叠结构处于第二状态时,由于第一光轴和第二光轴呈预设夹角,因此,第一成像模组和第二成像模组可以配合形成较大的视场角,此时第一成像模组和第二成像模组的本身视场角可以比较小,由两个视场角较小的成像模组实现超广角的拍摄,能够避免因为图像畸变(视场角较小的成像模组不容易出现畸变)而导致视场角减小的问题。附图说明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的第一状态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的第二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的示意图;图4和图5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的流程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公开一种成像装置100,成像装置100包括第一成像模组10、第二成像模组20和折叠结构30。第一成像模组10包括第一光轴12,第二成像模组20包括第二光轴22。第一成像模组10和第二成像模组20分别与折叠结构30两端连接,折叠结构30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折叠结构30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光轴12和第二光轴22平行;在折叠结构30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光轴12和第二光轴22呈预设夹角。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本申请公开一种控制方法,用于成像装置100,成像装置100包括第一成像模组10、第二成像模组20、折叠结构30和处理器40,第一成像模组10包括第一光轴12,第二成像模组20包括第二光轴22,折叠结构30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控制方法包括:01:控制折叠结构30处于第一状态以使第一光轴12和第二光轴22平行;02:控制折叠结构30处于第二状态以使第一光轴12和第二光轴22呈预设夹角。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可以由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100实现,其中,步骤01和步骤02、均可以由处理器40实现。也即是说,处理器40用于:控制折叠结构30处于第一状态以使第一光轴12和第二光轴22平行;控制折叠结构30处于第二状态以使第一光轴12和第二光轴22呈预设夹角。在相关技术中,超广角镜头的焦距为13~20毫米,视场角为94~118度。由于超广角镜头的焦距短,视角大,景深长,在较短的拍摄距离范围内,能够拍摄到较大面积的景物,比较适合拍摄较大场景的照片,如建筑、风景等题材。在相关技术中,手机拍摄超广角图片是使用搭载超广角镜头的模组来实现。超广角模组分为定焦模组(FF)和自动对焦模组(AF),主要差异是自动对焦模组搭载了对焦马达,可调整镜头相对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芯片的位置,实现其自动对焦功能。由于广角镜头拥有较大的景深范围,在拍摄中远距离的景物时,效果差异不大,手机超广角镜头视场角目前可达120°左右。在相关技术中,超广角镜头有严重的负畸变(桶形畸变)问题。一般120°超广角镜头,光学畸变可达-18%,而常规镜头畸变管控为2%。为消除四角畸变,目前业内常使用软件裁切图片的方式做畸变矫正,会带来8~10°的视场角损失。同时超广角镜头四角解析力较差且超广角镜头杂光较一般镜头严重,尤其是高对比场景的紫边现象严重。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100和控制方法在折叠结构30处于第二状态时,由于第一光轴12和第二光轴22呈预设夹角,因此,第一成像模组10和第二成像模组20可以配合形成较大的视场角,此时第一成像模组10和第二成像模组20的本身视场角可以比较小,由两个视场角较小的成像模组实现超广角的拍摄,能够避免因为图像畸变(视场角较小的成像模组不容易出现畸变)而导致视场角减小的问题。具体地,成像装置100包括折叠结构30,折叠结构30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请参阅图1,图1为折叠结构30处于第一状态,在折叠结构30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光轴12和第二光轴22平行。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状态可以是折叠结构30处于展开状态,此时第一成像模组10和第二成像模组20处于并排状态,第一光轴12和第二光轴22平行。请参阅图2,图2为折叠结构30处于第二状态,在折叠结构30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光轴12和第二光轴22呈预设夹角。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状态可以是折叠结构30处于折叠状态,此时第一成像模组10和第二成像模组20通过折叠结构30固定成夹角,第一光轴12和第二光轴22呈预设夹角。因此,第一成像模组10和第二成像模组20可以配合形成较大的视场角。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成像模组10包括相背的第一连接端14和第一固定端16,第二成像模组20包括相背的第二连接端24和第二固定端26,折叠结构30包括第一转动件32和第二转动件34,第一转动件32与第一连接端14连接,第二转动件34与第二连接端24连接,第一转动件32和第二转动件34能够移动以分别带动第一连接端14绕第一固定端16转动和带动第二连接端24绕第二固定端26转动,以使第一光轴12和第二光轴22呈预设夹角。具体地,折叠结构30可以是卡扣等可以用于弯折固定的连接件。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14和第二连接端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装置包括:/n第一成像模组,所述第一成像模组包括第一光轴;/n第二成像模组,所述第二成像模组包括第二光轴;/n折叠结构,所述第一成像模组和所述第二成像模组分别与所述折叠结构两端连接,所述折叠结构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折叠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光轴和所述第二光轴平行;在所述折叠结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光轴和所述第二光轴呈预设夹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装置包括:
第一成像模组,所述第一成像模组包括第一光轴;
第二成像模组,所述第二成像模组包括第二光轴;
折叠结构,所述第一成像模组和所述第二成像模组分别与所述折叠结构两端连接,所述折叠结构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折叠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光轴和所述第二光轴平行;在所述折叠结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光轴和所述第二光轴呈预设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像模组包括相背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一固定端,所述第二成像模组包括相背的第二连接端和第二固定端,所述折叠结构包括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能够移动以分别带动所述第一连接端绕所述第一固定端转动和带动所述第二连接端绕所述第二固定端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光轴和所述第二光轴呈所述预设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装置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折叠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成像模组和所述第二成像模组共同成像以获得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并合并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以获得超广角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像模组和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