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机构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293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3:01
本申请公开一种折叠机构和电子设备,属于终端领域。折叠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阻尼架设在第二支架上,滑轨设在第一支架上,支撑座设在第二支架上,支撑座上设有可转动的枢转轴,枢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一异形齿;翻转杆的一端与滑轨枢接,翻转杆的另一端与枢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滑动杆的另一端与翻转杆枢接;弹性体的一端与阻尼架连接,阻尼杆的一端设有第二异形齿,弹性体的另一端与阻尼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滑动杆运动的情况下,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相对翻转且翻转杆带动枢转轴转动,枢转轴转动驱动第一异形齿与第二异形齿啮合或脱离,在脱离过程中阻尼杆沿着靠近阻尼架的方向运动,增强阻尼感。本申请的折叠机构,折叠过程的阻尼感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机构和电子设备
本申请属于终端
,具体涉及折叠机构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手机的发展,消费者需要更大的屏幕来浏览网页、观看视频,为了满足消费者浏览网页和观看视频的需求,往往采用更大尺寸的屏幕,大屏幕的手机携带不方便,手握感觉较差。折叠屏幕受到用户的关注,现在的折叠机构结构复杂,在折叠过程中阻尼感不强,用户使用体验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机构和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在的折叠机构在折叠过程中阻尼感不强,用户使用体验不好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阻尼架、连杆机构以及驱动结构;所述阻尼架设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连杆机构包括:滑轨、滑动杆、支撑座、翻转杆、弹性体和阻尼杆,所述滑轨设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滑轨上设有滑槽,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可移动地设在所述滑槽中;所述支撑座设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支撑座上设有可转动的枢转轴,所述枢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一异形齿;所述翻转杆的一端与所述滑轨枢接,所述翻转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枢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翻转杆枢接;所述弹性体的一端与所述阻尼架连接,所述阻尼杆的一端设有第二异形齿,所述弹性体的另一端与所述阻尼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滑动杆连接且驱动所述滑动杆运动;在所述滑动杆运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相对翻转且所述翻转杆带动所述枢转轴转动,所述枢转轴转动进而驱动所述第一异形齿与所述第二异形齿啮合或脱离;在所述第一异形齿与所述第二异形齿啮合的过程中,所述阻尼杆沿着远离所述阻尼架的方向运动;在所述第一异形齿与所述第二异形齿脱离的过程中,所述阻尼杆沿着靠近所述阻尼架的方向运动。其中,所述连杆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杆机构间隔设置于所述阻尼架的两侧。其中,两个所述连杆机构关于所述阻尼架对称设置。其中,所述滑轨的靠近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设有所述滑槽,所述翻转杆的一端与所述滑轨的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枢接。其中,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滑动杆连接且驱动所述滑动杆运动。其中,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上设有螺孔,所述丝杆的另一端穿设在所述螺孔中,所述传动杆与所述滑动杆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丝杆转动的情况下,所述丝杆带动所述传动杆运动。其中,所述阻尼架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阻尼杆的另一端伸入所述限位槽中。其中,所述弹性体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阻尼杆上。其中,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驱动结构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驱动结构驱动所述滑动杆运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折叠机构;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显示屏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折叠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阻尼架、连杆机构以及驱动结构;所述阻尼架设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连杆机构包括:滑轨、滑动杆、支撑座、翻转杆、弹性体和阻尼杆,所述滑轨设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滑轨上设有滑槽,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可移动地设在所述滑槽中;所述支撑座设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支撑座上设有可转动的枢转轴,所述枢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一异形齿;所述翻转杆的一端与所述滑轨枢接,所述翻转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枢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翻转杆枢接;所述弹性体的一端与所述阻尼架连接,所述阻尼杆的一端设有第二异形齿,所述弹性体的另一端与所述阻尼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滑动杆连接且驱动所述滑动杆运动;在所述滑动杆运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相对翻转且所述翻转杆带动所述枢转轴转动,所述枢转轴转动进而驱动所述第一异形齿与所述第二异形齿啮合或脱离;在所述第一异形齿与所述第二异形齿啮合的过程中,所述阻尼杆沿着远离所述阻尼架的方向运动;在所述第一异形齿与所述第二异形齿脱离的过程中,所述阻尼杆沿着靠近所述阻尼架的方向运动。在本申请的折叠机构中,在所述滑动杆运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相对翻转且所述翻转杆带动所述枢转轴转动,在所述枢转轴转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异形齿与所述第二异形齿啮合或脱离,在所述第一异形齿与所述第二异形齿脱离的过程中,所述阻尼杆沿着靠近所述阻尼架的方向运动在所述阻尼杆沿着靠近所述阻尼架的方向运动的过程中挤压弹性体,通过弹性体的弹性作用力对阻尼杆产生阻力,进而产生阻尼感,增强折叠过程中的阻尼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中的折叠机构与显示屏配合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中的折叠机构与显示屏配合的一个侧视图;图3是本申请中的折叠机构处于折叠时的一个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中的折叠机构与显示屏配合的一个爆炸图;图5是阻尼杆、阻尼架与弹簧配合的一个爆炸图;图6是本申请中的折叠机构处于折叠时的另一个示意图。附图标记第一支架10;第二支架20;阻尼架30;限位槽31;滑轨40;滑动杆41;支撑座42;翻转杆43;弹性体44;阻尼杆45;驱动电机46;丝杆47;传动杆48;显示屏5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6,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机构进行详细地说明。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折叠机构,包括第一支架10、第二支架20、阻尼架30、连杆机构以及驱动结构,阻尼架30设在第二支架20上,可以通过螺钉或螺栓连接。连杆机构包括滑轨40、滑动杆41、支撑座42、翻转杆43、弹性体44和阻尼杆45,其中,滑轨40设在第一支架10上,滑轨40上设有滑槽,滑动杆41的一端可移动地设在滑槽中,通过滑槽可以限定滑动杆41的移动方向,保证滑动杆41往复运动的精准度。支撑座42设在第二支架20上,支撑座42上设有可转动的枢转轴,枢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一异形齿;翻转杆43的一端与滑轨40枢接,翻转杆43的另一端与枢转轴的另一端连接,通过翻转杆4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阻尼架、连杆机构以及驱动结构;/n所述阻尼架设在所述第二支架上;/n所述连杆机构包括:滑轨、滑动杆、支撑座、翻转杆、弹性体和阻尼杆,所述滑轨设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滑轨上设有滑槽,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可移动地设在所述滑槽中;所述支撑座设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支撑座上设有可转动的枢转轴,所述枢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一异形齿;所述翻转杆的一端与所述滑轨枢接,所述翻转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枢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翻转杆枢接;所述弹性体的一端与所述阻尼架连接,所述阻尼杆的一端设有第二异形齿,所述弹性体的另一端与所述阻尼杆的另一端连接;/n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滑动杆连接且驱动所述滑动杆运动;/n在所述滑动杆运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相对翻转且所述翻转杆带动所述枢转轴转动,所述枢转轴转动进而驱动所述第一异形齿与所述第二异形齿啮合或脱离;/n在所述第一异形齿与所述第二异形齿啮合的过程中,所述阻尼杆沿着远离所述阻尼架的方向运动;在所述第一异形齿与所述第二异形齿脱离的过程中,所述阻尼杆沿着靠近所述阻尼架的方向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阻尼架、连杆机构以及驱动结构;
所述阻尼架设在所述第二支架上;
所述连杆机构包括:滑轨、滑动杆、支撑座、翻转杆、弹性体和阻尼杆,所述滑轨设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滑轨上设有滑槽,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可移动地设在所述滑槽中;所述支撑座设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支撑座上设有可转动的枢转轴,所述枢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一异形齿;所述翻转杆的一端与所述滑轨枢接,所述翻转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枢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翻转杆枢接;所述弹性体的一端与所述阻尼架连接,所述阻尼杆的一端设有第二异形齿,所述弹性体的另一端与所述阻尼杆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滑动杆连接且驱动所述滑动杆运动;
在所述滑动杆运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相对翻转且所述翻转杆带动所述枢转轴转动,所述枢转轴转动进而驱动所述第一异形齿与所述第二异形齿啮合或脱离;
在所述第一异形齿与所述第二异形齿啮合的过程中,所述阻尼杆沿着远离所述阻尼架的方向运动;在所述第一异形齿与所述第二异形齿脱离的过程中,所述阻尼杆沿着靠近所述阻尼架的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杆机构间隔设置于所述阻尼架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杆机构关于所述阻尼架对称设置。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春喜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