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表冗余的并离网控制电路及微电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8114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电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双电表冗余的并离网控制电路及微电网系统,该电路包括:第一电表、第二电表、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并离网接触器;第一电表、第二电表的控合端口分别与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连接,第一电表、第二电表的控合端口分别与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连接,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分别与第一继电器的信号端连接;第一电表、第二电表的控分端口分别与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连接,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与第二继电器的信号端连接;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和并离网接触器串联在电源的正负极之间。本申请通过上述电路能够实现双电表冗余控制并离网切换的过程,从而保证微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电表冗余的并离网控制电路及微电网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网
,尤其涉及一种双电表冗余的并离网控制电路及微电网系统。
技术介绍
能量管理系统(EMS)是以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大型计算机集成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多个自动化专业,可以在集成平台的支持下对微网系统进行统一监控,实现微网系统的信息共享,同时可以实现对微网系统各设备之间进行联动控制,防逆流防超需控制、以及并离网切换等控制策略。智能电表采集微网系统各设备的电量信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EMS终端接收智能电表采集的电量数据,才能对电量数据进行处理,提供联动、防逆流防超需及并离网切换等控制策略所需的基础数据,也才能根据预先设定的控制策略进行逻辑判断。智能电表除了获得系统所需的基础数据外,还可以接受EMS并离网控制指令,控制并离网接触器的吸合及断开,实现并离网切换,此功能为微网系统的重要控制策略,智能电表一旦故障,则整个微网系统将处于不可控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双电表冗余的并离网控制电路及微电网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电表损坏造成微网系统不可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电表冗余的并离网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表、第二电表、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并离网接触器;所述第一电表的控合端口、所述第二电表的控合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表的控合端口、所述第二电表的控合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一电表的控分端口、所述第二电表的控分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和所述并离网接触器串联在电源的正负极之间;所述第一电表的控合端口输出第一控合信号,所述第二电表的控合端口输出第二控合信号,所述第一继电器基于所述第一控合信号/所述第二控合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所述第一电表的控分端口输出第一控分信号,所述第二电表的控分端口输出第二控分信号,所述第二继电器基于所述第一控分信号/所述第二控分信号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断开。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串联在所述电源正极及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一继电器还基于所述第一控合信号/所述第二控合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闭合。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合信号为脉冲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继电器为中继继电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继电器为中继继电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为220V交流电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微电网系统,其包括: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和如上所述的双电表冗余的并离网控制电路;所述能量管理系统分别与所述微电网的信号端、所述并离网控制电路的第一电表和第二电表连接,所述微电网的输出端与所述并离网控制电路的并离网接触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并离网接触器的第二端接入公共电网;所述第一电表/所述第二电表采集所述微电网的基础数据,并向所述能量管理系统发送所述微电网的基础数据;所述能量管理系统基于所述微电网的基础数据生成并离网控制指令,并向所述第一电表/所述第二电表发送所述并离网控制指令;所述第一电表基于所述并离网控制指令生成第一控合指令和第一控分指令;所述第二电表基于所述并离网控制指令生成第二控合指令和第二控分指令。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表还用于按照预设监测周期发送第一状态信号至所述能量管理系统;所述第二电表还用于按照所述预设监测周期发送第二状态信号至所述能量管理系统;所述能量管理系统用于在获取到所述第一状态信号时,发送所述并离网控制指令至所述第一电表;在获取到所述第二状态信号、且在预设时长内未获取到第一状态信号时,发送所述并离网控制指令至所述第二电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能量管理系统还用于:实时监测相邻两次第一状态信号的来信间隔;若监测到当次第一状态信号与前次第一状态信号的来信间隔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以当次第一状态信号的获取时间为起点,统计所述起点后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状态信号的来信间隔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次数;若所述次数大于第一阈值,则发送所述并离网控制指令至所述第二电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双电表冗余的并离网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表、第二电表、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并离网接触器;所述第一电表的控合端口、所述第二电表的控合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表的控合端口、所述第二电表的控合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一电表的控分端口、所述第二电表的控分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和所述并离网接触器串联在电源的正负极之间。本申请通过上述电路能够实现双电表冗余控制并离网切换的过程,从而保证微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电表冗余的并离网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电网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双电表冗余的并离网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包括:第一电表A、第二电表B、第一继电器K1、第二继电器K2和并离网接触器;所述第一电表的控合端口A-DO1、所述第二电表的控合端口B-DO1分别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K1-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表的控合端口A-DO1、所述第二电表的控合端口B-DO1分别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K2-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K1-1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K2-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一电表的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电表冗余的并离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表、第二电表、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并离网接触器;/n所述第一电表的控合端口、所述第二电表的控合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表的控合端口、所述第二电表的控合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一电表的控分端口、所述第二电表的控分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和所述并离网接触器串联在电源的正负极之间;/n所述第一电表的控合端口输出第一控合信号,所述第二电表的控合端口输出第二控合信号,所述第一继电器基于所述第一控合信号/所述第二控合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n所述第一电表的控分端口输出第一控分信号,所述第二电表的控分端口输出第二控分信号,所述第二继电器基于所述第一控分信号/所述第二控分信号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断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表冗余的并离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表、第二电表、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并离网接触器;
所述第一电表的控合端口、所述第二电表的控合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表的控合端口、所述第二电表的控合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一电表的控分端口、所述第二电表的控分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和所述并离网接触器串联在电源的正负极之间;
所述第一电表的控合端口输出第一控合信号,所述第二电表的控合端口输出第二控合信号,所述第一继电器基于所述第一控合信号/所述第二控合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
所述第一电表的控分端口输出第一控分信号,所述第二电表的控分端口输出第二控分信号,所述第二继电器基于所述第一控分信号/所述第二控分信号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断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表冗余的并离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串联在所述电源正极及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第一端之间;
所述第一继电器还基于所述第一控合信号/所述第二控合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点闭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表冗余的并离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合信号为脉冲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表冗余的并离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继电器为中继继电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表冗余的并离网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继电器为中继继电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成张孝山林镇煌陈海森易柯楠
申请(专利权)人: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