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源网配合的MMC柔性直流电网自适应故障清除方案
本专利技术涉及柔性直流电网保护与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源网配合的MMC柔性直流电网自适应故障清除方案。
技术介绍
作为新一代电力传输技术,柔性直流输电(voltagesourceconverterbasedhighvoltagedirectcurrenttransmission,VSC-HVDC)具有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独立控制、无直流滤波器和无换相失败等优点,可用于电网互联和可再生能源大规模传输,是未来电网发展和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multilevelconverters,MMC)的出现使柔性直流输电不断向高电压、大容量方向发展,MMC已成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首选换流器拓扑,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在远距离直流输电工程中,架空线路是主要的输电方式,然而架空线路暴露于外界,故障风险高。当直流电网发生故障时,故障电流迅速上升,由于直流电网的弱阻尼特性和全控型器件的低承受极限,使其耐受直流故障的能力较差,因此要求直流电网必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源网配合的MMC柔性直流电网自适应故障清除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MMC柔性直流电网具有两个源侧换流站MMC1和MMC3,两个电网侧换流站MMC2和MMC4,四个换流站的换流器通过双回直流架空线形成口字形连接,每个换流站有两个换流器;连接换流器的每条直流线路上两端分别安装网侧断路器,用于在直流线路发生故障时与源侧控制策略互相配合,共同隔离故障;所述网侧断路器的拓扑结构包括:/n稳态低损耗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隔离开关UFD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源网配合的MMC柔性直流电网自适应故障清除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MMC柔性直流电网具有两个源侧换流站MMC1和MMC3,两个电网侧换流站MMC2和MMC4,四个换流站的换流器通过双回直流架空线形成口字形连接,每个换流站有两个换流器;连接换流器的每条直流线路上两端分别安装网侧断路器,用于在直流线路发生故障时与源侧控制策略互相配合,共同隔离故障;所述网侧断路器的拓扑结构包括:
稳态低损耗支路,包括依次串联的隔离开关UFD1、IGBT器件、隔离开关UFD2;
转移支路,包括晶体管T0,该晶体管T0并联布置,该晶体管T0的一端与隔离开关UFD1的前端连接、另一端接在IGBT器件与隔离开关UFD2间的线路上;
充电电路,设在稳态低损耗支路以及转移支路的后端,由预充电电容C、开关RCB、充电电阻RC和充电电感LC依次串联形成;预充电电容C的一端与隔离开关UFD2的后端连接,充电电感LC的一端接地;
放电支路,包括与充电电路并联的晶体管T1,所述晶体管T1的一端接充电电感LC的接地端、另一端接在所述预充电电容C、开关RCB间的线路上;
续流耗能支路,与充电电路并联,设在充电电路以及放电电路的后端,包括串联的续流二极管D和耗能电阻Re;耗能电阻Re的另一端接地,续流二极管D的另一端与隔离开关UFD2的后端连接,并与布置在末端的限流电感Ldc的前端连接;
所述源侧控制策略,通过调压控制器实现;系统稳定运行时,调压控制器不动作,输出的调压系数K值保持为1;故障发生后,调压控制器启动,输出的调压系数K值在[0,1]范围内减小,使换流器出口电压相应降低,并与网侧断路器拓扑结构的预充电电容电压配合,实现源网配合隔离故障;
所述调压控制器在故障发生后的不同阶段给出相应的调压系数K,所述调压控制器具有初步限流环节和自适应调压环节;初步限流环节在系统检测到故障前一直投入,而自适应调压环节仅在统检测到故障后投入;故障发生后,初步限流环节立刻启动,初步限制故障电流发展;直流电网保护系统监测到故障后,切换为自适应调压环节,与网侧预充电电容进行电压自适应配合共同隔离故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源网配合的MMC柔性直流电网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龙,韩小文,李永丽,李斌,李博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