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墨水负压灌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083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墨水负压灌装机,属于墨水生产设备技术领域。该负压灌装机包括成品缸、真空泵、工作台和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PLC控制器;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侧铰接有活动门的密封箱,所述密封箱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墨水瓶的称重装置;所述密封箱通过灌装管与成品缸连通,且密封箱与灌装管的连接处设置有进料电磁阀;所述密封箱通过真空管与真空泵连通,且密封箱与真空管的连接处设置有真空电磁阀;所述进料电磁阀和真空电磁阀分别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称重装置与PLC控制器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负压抽走灌装时容器及墨水内含有的空气,从而避免了气泡的产生,有效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还提高了灌装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墨水负压灌装机
本技术涉及墨水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墨水负压灌装机。
技术介绍
在墨水生产的灌装过程中,都需要用到灌墨机。但由于处于墨桶内的墨水本身或多或少会带有空气并在墨水内形成气泡,而目前的灌墨机没有配置除气泡的墨水过滤装置,难以将墨水输送和灌装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消除,墨水中残留的大量气泡在灌装时会一并注入容器中,会直接影响墨水灌装处理的质量。当此内有气泡的墨袋被用户使用打印时,会产生打印不顺畅等负面效果,并且容器内的气泡会与墨水产生一定的氧化反应,影响墨水的质量也缩短了墨水的存放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墨水负压灌装机,其通过负压抽走灌装时容器及墨水内含有的空气,从而避免了气泡的产生,有效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还提高了灌装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墨水负压灌装机,其包括成品缸、真空泵、工作台和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PLC控制器;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侧铰接有活动门的密封箱,所述密封箱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墨水瓶的称重装置;所述密封箱通过灌装管与所述成品缸连通,且密封箱与灌装管的连接处设置有进料电磁阀;所述密封箱通过真空管与所述真空泵连通,且密封箱与真空管的连接处设置有真空电磁阀;所述进料电磁阀和真空电磁阀分别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称重装置与PLC控制器信号连接。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真空电磁阀为两位三通阀,其具有与所述密封箱连通的第一通道、与所述真空管连通的第二通道以及与外界连通的第三通道。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密封箱靠近活动门的一侧上设置有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与PLC控制器信号连接。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活动门上设置有密封垫圈。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称重装置包括称重器和设置在所述称重器上方的托盘,所述托盘上设置有对墨水瓶进行定位的定位卡槽。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灌装管的一端端部设置有过滤器并伸入至所述成品缸的底部。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所提供的墨水负压灌装机通过将墨水瓶等容器置于密封箱内并在灌装时抽真空,使得密封箱内的空气及墨水中的空气被抽走,再利用密封箱内外的压差,使得成品缸内的墨水沿灌装管流入墨水瓶中,有效减少墨水灌装过程中产生的气泡,不仅能确保灌装重量完全符合要求,还保证了墨水的质量并延长墨水的存放寿命,同时大大提高了灌装效率,操作简单、干净整洁,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很好地避免了现有技术采用进料泵叶轮灌装墨水时因高速搅拌产生大量气泡及产生的高剪切力破坏墨水稳定性的缺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墨水负压灌装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成品缸;2、真空泵;3、PLC控制器;4、工作台;5、密封箱;6、活动门;7、感应开关;8、密封垫圈;9、称重器;10、托盘;11、定位卡槽;12、灌装管;13、进料电磁阀;14、真空管;15、真空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墨水负压灌装机包括用于盛放墨水的成品缸1、用于抽真空的真空泵2、用于对灌装过程进行控制的PLC控制器3和用于安装其他部件的工作台4;其中,成品缸1设置在工作台4的一侧,真空泵2和PLC控制器3固定设置在工作台4上。具体地,工作台4上设置有一侧铰接有活动门6的密封箱5,密封箱5靠近活动门6的一侧上设置有感应开关7,该感应开关7的信号输出端与PLC控制器3的信号接收端信号连接,PLC控制器3可以根据感应开关7的启闭信号来控制灌装过程的启动或停止。为了提高密封箱5的密封性,活动门6上设置有密封垫圈8;优选地,密封垫圈8为橡胶垫圈。密封箱5具有灌装空腔,密封箱5的灌装空腔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墨水瓶的称重装置。称重装置包括称重器9和设置在称重器9上方的托盘10,托盘10上设置有对墨水瓶进行定位的定位卡槽11,定位卡槽11可以对墨水瓶进行快速定位,有利于提高灌装效率;称重器9的信号输出端与PLC控制器3的信号接收端信号连接,使得PLC控制器3可以根据称重器9的信号来控制灌装量和灌装过程,这样能够能确保灌装重量完全符合要求。密封箱5通过灌装管12与成品缸1连通。灌装管12的一端端部设置有用于过滤器并伸入至成品缸1的底部、另一端端部通过进料电磁阀13与密封箱5连通,即进料电磁阀13位于密封箱5与灌装管12的连接处;通过过滤器对墨水中的大气泡进行预过滤,能够避免杂质或气泡进入墨水瓶中,也可以在进料电磁阀13的出料端设置带有过滤功能的出料嘴来隔绝杂质。密封箱5通过真空管14与真空泵2连通,真空管14的一端端部与真空泵2连接、另一端端部通过真空电磁阀15与密封箱5连通,即真空电磁阀15位于密封箱5与真空管14的连接处。优选地,真空电磁阀15为两位三通阀,其具有与密封箱5连通的第一通道、与真空管14连通的第二通道以及与外界连通、作为泄压口的第三通道。进料电磁阀13和真空电磁阀15分别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3电性连接,并受PLC控制器3的控制。优选地,PLC控制器3的型号为SMRAT200。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将待灌装墨水倒入成品缸1中,安装灌装管12,检查灌装管12和真空管14的连接密封性;打开PLC控制器3的电源开关,使灌装机通电;将空瓶放置于密封箱5内称重装置的托盘10上;在PLC控制器3上设定灌装重量;关闭密封箱5的活动门6,待活动门6与感应开关7相接触后,感应开关7将关闭信号输送至PLC控制器3,PLC控制器3控制真空电磁阀15和进料电磁阀13同时打开,开始抽真空,由于密封箱5内产生负压,密封箱5的内外压差使墨水沿着灌装管12压进墨水瓶中;待墨水瓶内的墨水达到设定的灌装重量后,称重器9将重量信号输送至PLC控制器3,PLC控制器3关闭进料电磁阀13和真空电磁阀15,真空电磁阀15进行泄压,此时活动门6打开,工人将灌装好的墨水取出并将新的空瓶放入密封箱5内,重复上述步骤即可进行下一次灌装。由上述方案可见,本技术通过将墨水瓶等容器置于密封箱5内并在灌装时抽真空,使得密封箱5内的空气及墨水中的空气被抽走,再利用密封箱5内外的压差,使得成品缸1内的墨水沿灌装管12流入墨水瓶中,有效减少墨水灌装过程中产生的气泡,不仅能确保灌装重量完全符合要求,还保证了墨水的质量并延长墨水的存放寿命,同时大大提高了灌装效率,操作简单、干净整洁,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很好地避免了现有技术采用进料泵叶轮灌装墨水时因高速搅拌产生大量气泡及产生的高剪切力破坏墨水稳定性的缺陷。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墨水负压灌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品缸、真空泵、工作台和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PLC控制器;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侧铰接有活动门的密封箱,所述密封箱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墨水瓶的称重装置;所述密封箱通过灌装管与所述成品缸连通,且密封箱与灌装管的连接处设置有进料电磁阀;所述密封箱通过真空管与所述真空泵连通,且密封箱与真空管的连接处设置有真空电磁阀;所述进料电磁阀和真空电磁阀分别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称重装置与PLC控制器信号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墨水负压灌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品缸、真空泵、工作台和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PLC控制器;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侧铰接有活动门的密封箱,所述密封箱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墨水瓶的称重装置;所述密封箱通过灌装管与所述成品缸连通,且密封箱与灌装管的连接处设置有进料电磁阀;所述密封箱通过真空管与所述真空泵连通,且密封箱与真空管的连接处设置有真空电磁阀;所述进料电磁阀和真空电磁阀分别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称重装置与PLC控制器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负压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电磁阀为两位三通阀,其具有与所述密封箱连通的第一通道、与所述真空管连通的第二通道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隋晓迪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华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