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更换支撑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更换支撑架。
技术介绍
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其中在架设电缆过程中,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架设,通常需要一个支撑架对其进行支撑。现有的电缆支撑架在使用过程中大都为固定架构,并不能够对电缆进行有效的夹持固定,需要工作人员亲自对其进行调节,不能上下移动,更换不易,更换难度大,现在市面上电缆规格较多,直径大小不一,若买大一点的支撑架,支撑电缆时容易晃动,无法固定,现在电缆支撑架多为单一支撑架,不同同时架设多条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一)专利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更换支撑架,该装置设计巧妙,结构简单,不仅在更换电缆时可以将该设备上下移动,使电缆更加容易更换,而且还适合多种规格,直径不一的电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更换支撑架,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焊接有第二固定板(7),所述底板(1)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第一固定板(2),所述第一固定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焊接有两个第一伸缩弹簧(3),所述第一伸缩弹簧(3)远离第一固定板(2)的一侧焊接有第一滑动板(4),所述第一滑动板(4)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板(4)与第二固定板(7)相互靠近的一侧均焊接有第二伸缩弹簧(5),所述第二伸缩弹簧(5)远离第二固定板(7)和第一滑动板(4)的一端均焊接有第一夹持板(6),所述底板(1)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8),所述驱动电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更换支撑架,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焊接有第二固定板(7),所述底板(1)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第一固定板(2),所述第一固定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焊接有两个第一伸缩弹簧(3),所述第一伸缩弹簧(3)远离第一固定板(2)的一侧焊接有第一滑动板(4),所述第一滑动板(4)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板(4)与第二固定板(7)相互靠近的一侧均焊接有第二伸缩弹簧(5),所述第二伸缩弹簧(5)远离第二固定板(7)和第一滑动板(4)的一端均焊接有第一夹持板(6),所述底板(1)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8),所述驱动电机(8)的顶部输出端焊接有螺纹杆(11),所述螺纹杆(11)的外圈螺纹从上往下依次套接有第二螺纹管(13)和第一螺纹管(10),所述第一螺纹管(10)的右侧焊接有升降板(25),所述升降板(25)的底部两侧均铰接有第一连接杆(9),所述第一连接杆(9)远离升降板(25)的一端与第一滑动板(4)的顶部铰接,所述第二螺纹管(13)的右侧焊接有箱体(26),所述箱体(26)的顶部铰接有箱门(22),所述箱门(22)的底部焊接有水平放置的第四伸缩弹簧(16),所述第四伸缩弹簧(16)的左端焊接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的顶部与箱门(22)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滑块(14)的底端铰接有第二连接杆(15),所述第二连接杆(15)远离滑块(14)的一端铰接有第二滑动板(17),所述第二滑动板(17)的底端与箱体(26)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箱体(26)的底部内壁焊接有第三固定板(20),所述第三固定板(20)和第二滑动板(17)的中部均套接有活动杆(21),所述活动杆(21)相互靠近的一端焊接有第二夹持板(19),所述第二夹持板(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璐璐,黄晓刚,雷冬阁,吴飞,王海伦,刘江南,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