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045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能够容易维持临时卡止状态。连接器具备第1壳体(10A)和以将第1壳体(10A)的第1对置面(11A)覆盖的方式配置的第2壳体(10B)。第1壳体(10A)具有设置于前端侧的轴承部(21)和设置于比轴承部(21)靠后方的卡止接纳部(22)。第2壳体(10B)具有:轴部(42),设置于前端侧,能转动地支承于轴承部(21);和临时卡止部(43),设置于比轴部(42)靠后方。临时卡止部(43)将卡止接纳部(22)卡止而将第2壳体(10B)临时保持成从轴部(42)朝向后方以离开第1对置面(11A)的方式倾斜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
本公开涉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的层积连接器中,在上侧的壳体的前端设置的卡止凸部平缓地卡止于在下侧的壳体的前端设置的卡止凹部。并且,上侧的壳体通过以下侧的壳体的卡止凹部为支点转动而组装到下侧的壳体。这样的连接器在端子插入到壳体而变为完成品之前,各壳体被分开管理。因此,部件的管理麻烦。因此,已知如下结构:如专利文献2的连接器那样,通过第1壳体和第2壳体变为临时卡止状态,从而部件的管理变得简单。另外,专利文献3的连接器也同样成为阴壳体和阳壳体为临时卡止状态的结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8736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70723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33530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2的情况下,难以使第2壳体相对于第1壳体停止在临时卡止位置,有时容易向正式卡止位置侧掉进。专利文献2的临时卡止结构形成于连接器的前后各自。因此,必须在连接器的前后各自一边注意第2壳体不向正式卡止位置侧掉进一边形成临时卡止结构,难以维持临时卡止状态。本公开是基于如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以提供能够容易维持临时卡止状态的连接器为目的。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公开的连接器,其中,具备第1壳体和以将所述第1壳体的一面覆盖的方式配置的第2壳体,所述第1壳体具有:轴承部,设置于前端侧;和临时卡止接纳部,比所述轴承部靠后方设置,所述第2壳体具有:轴部,设置于前端侧,能转动地支承于所述轴承部;和临时卡止部,比所述轴部靠后方设置,所述临时卡止部将所述临时卡止接纳部卡止而将所述第2壳体临时保持成以随着从所述轴部朝向后方离开所述一面的方式倾斜的状态。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容易维持临时卡止状态的连接器。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连接器的侧视图。图3是第1壳体的立体图。图4是第2壳体的侧视图。图5是将临时卡止状态的连接器从正面上方侧观看的立体图。图6是将临时卡止状态的连接器从正面侧观看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将临时卡止状态的连接器从后面上方侧观看的立体图。图8是临时卡止状态的连接器的后视图。图9是临时卡止状态的连接器的侧视剖视图。图10是正式卡止状态的连接器的侧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公开的连接器,其中,(1)具备第1壳体和以将所述第1壳体的一面覆盖的方式配置的第2壳体,所述第1壳体具有:轴承部,设置于前端侧;和临时卡止接纳部,比所述轴承部靠后方设置,所述第2壳体具有:轴部,设置于前端侧,能转动地支承于所述轴承部;和临时卡止部,比所述轴部靠后方设置,所述临时卡止部将所述临时卡止接纳部卡止而将所述第2壳体临时保持成以随着从所述轴部朝向后方离开所述一面的方式倾斜的状态。当第2壳体被临时保持时,第2壳体从第1壳体的一面离开。因此,例如在矛状部露出于第1壳体的一面的情况下,容许矛状部的挠曲动作,能够在第1壳体组装端子。另外,在矛状部露出于第2壳体中的与一面对置的面的情况下,通过将第2壳体临时保持,也能够在第2壳体组装端子。然后,通过第2壳体的临时保持状态被解除,从而达到第2壳体以将第1壳体的一面覆盖的方式配置的状态(以下称为正式卡止状态)。采用临时卡止接纳部和临时卡止部的临时卡止结构形成于第1、第2壳体的后端侧,不形成于第1、第2壳体的前端侧。在第1、第2壳体的前端侧形成采用轴部和轴承部的支承结构。在从第2壳体被临时保持的状态达到正式卡止状态的期间,通过轴部相对于轴承部转动,从而可维持被轴承部支承的状态。因此,在将第2壳体临时保持于第1壳体时,能够消除第2壳体的前端侧相对于第1壳体向正式卡止状态侧掉进的可能,能够容易维持临时卡止状态。(2)优选的是,所述临时卡止部和所述临时卡止接纳部以沿着前后方向碰触的方式配置。根据该结构,能够良好地维持第2壳体倾斜的临时保持状态。(3)优选的是,所述临时卡止接纳部具有与所述临时卡止部的前端碰触的前止动部。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倾斜状态的第2壳体相对于第1壳体向前方错位。(4)优选的是,所述第1壳体具有从所述一面侧立起的一对侧壁,所述第2壳体具有与所述一对侧壁的内表面对置的一对侧面,所述一对侧面具有凸形的所述轴部,所述一对侧壁在相互对置的内表面具有凹形的所述轴承部和以从所述轴承部侧朝向所述侧壁的立起方向的顶端扩开的方式倾斜的导入面。根据该结构,连接器在使第2壳体向第1壳体的一面侧接近的过程中,能够使轴部沿着导入面滑动而使侧壁挠曲变形。侧壁的挠曲状态解除,通过轴部嵌入到轴承部,从而能够使第2壳体卡止于第1壳体的前端侧。由此,能够将第2壳体从离开第1壳体的一面的位置组装。[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实施例1]参照图1~图10说明将本公开的连接器具体化的实施例1。在本实施例1中,关于前后方向,将图1~5、7、9、10中的左方作为前方,将右方作为后方。关于上下方向,将各图表示的方向原样地定义为上方、下方。左右方向是将图6、8表示的方向原样地定义为左方、右方。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1的连接器具备相互层积的第1壳体10A及第2壳体10B、和分别收纳于第1壳体10A及第2壳体10B的多个第1端子零件(省略图示)及第2端子零件(省略图示)。第1壳体10A是位于下侧的下壳体,如图3所示,呈以左右方向为长边的扁平形状,在上表面具有与层积对方的第2壳体10B对置的第1对置面11A(一面)。第1壳体10A具有能将第1端子零件插入的多个第1腔12A。各第1腔12A在左右方向排成一列地配置。第1壳体10A在前壁部分具有与各第1腔12A连通的多个第1插通口13A。当连接器与未图示的对方连接器嵌合时,安装于对方连接器的未图示的对方第1端子零件的突片通过各第1插通口13A进入到对应的第1腔12A内。第1壳体10A在与各第1腔12A对应的位置上具有第1矛状部14A,第1矛状部14A从第1腔12A的前后方向的中心部分向前方呈悬臂状突出。各第1矛状部14A整体露出于第1对置面11A。第1矛状部14A能够以向第1对置面11A侧(第2壳体10B层积侧)突出的方式挠曲。第1矛状部14A将插入到第1腔12A的第1端子零件弹性地卡止,使第1端子零件防脱。第1壳体10A具有从第1对置面11A的左右两端侧立起的一对侧壁20。侧壁20从第1壳体10A的前端侧到后端侧在前后方向较长地形成。侧壁20能够以第1对置面11A侧的根部为支点挠曲变形。侧壁20具有轴承部21和卡止接纳部(临时卡止接纳部)22。轴承部21设置于侧壁20的前端侧且侧壁20的内表面(一对侧壁20相互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其中,/n具备第1壳体和以将所述第1壳体的一面覆盖的方式配置的第2壳体,/n所述第1壳体具有:/n轴承部,设置于前端侧;和/n临时卡止接纳部,比所述轴承部靠后方设置,/n所述第2壳体具有:/n轴部,设置于前端侧,能转动地支承于所述轴承部;和/n临时卡止部,比所述轴部靠后方设置,/n所述临时卡止部将所述临时卡止接纳部卡止而将所述第2壳体临时保持成以随着从所述轴部朝向后方离开所述一面的方式倾斜的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29 JP 2019-2161271.一种连接器,其中,
具备第1壳体和以将所述第1壳体的一面覆盖的方式配置的第2壳体,
所述第1壳体具有:
轴承部,设置于前端侧;和
临时卡止接纳部,比所述轴承部靠后方设置,
所述第2壳体具有:
轴部,设置于前端侧,能转动地支承于所述轴承部;和
临时卡止部,比所述轴部靠后方设置,
所述临时卡止部将所述临时卡止接纳部卡止而将所述第2壳体临时保持成以随着从所述轴部朝向后方离开所述一面的方式倾斜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一视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