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结构和终端背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027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8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和终端背壳,天线结构包括导电基体;第一导电部,第一导电部的第一端与导电基体导电连接,第一导电部与导电基体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二导电部,第二导电部的第一端与导电基体导电连接,第二导电部与导电基体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二导电部上至少部分表面与第一导电部间隔相对;馈电导电部,馈电导电部的第一端导电连接至第一导电部的第一端与第一导电部的第二端之间;电路模块,分别与导电基体和馈电导电部的第二端电连接。本公开一些实施例通过一个倒F天线和一个寄宿生耦合天线实现双频谐振,但只需要一个电路模块,而无需为增加额外的电路模块和射频开关,大大降低了成本,并且减少了对空间的占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结构和终端背壳
本公开涉及天线
,尤其涉及一种天线结构和终端背壳。
技术介绍
智能终端,例如智能手机,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因此需要在智能终端上设置天线,不同频段的网络需要使用不同的天线,因此智能终端上往往会设置多个不同的天线,对应不同的网络频段,为了控制不同的天线,需要为每一个天线设置对应的电路和开关,随着天线数量的增多,电路和开关的数量也随之增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一种天线结构和终端背壳。本公开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提供一种天线结构,包括:导电基体;第一导电部,第一导电部的第一端与导电基体导电连接,第一导电部与导电基体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二导电部,第二导电部的第一端与导电基体导电连接,第二导电部与导电基体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二导电部上至少部分表面与第一导电部间隔相对;馈电导电部,馈电导电部的第一端导电连接至第一导电部的第一端与第一导电部的第二端之间;电路模块,分别与导电基体和馈电导电部的第二端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导电基体(5);/n第一导电部(1),第一导电部的第一端(11)与所述导电基体(5)导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部(1)与所述导电基体(5)之间具有第一间隙;/n第二导电部(2),第二导电部的第一端(21)与所述导电基体(5)导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部(2)与所述导电基体(5)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导电部(2)上至少部分表面与所述第一导电部(1)间隔相对;/n馈电导电部(4),馈电导电部的第一端(41)导电连接至所述第一导电部的第一端(11)与第一导电部的第二端(12)之间;/n电路模块(6),分别与所述导电基体(5)和馈电导电部的第二端(42)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电基体(5);
第一导电部(1),第一导电部的第一端(11)与所述导电基体(5)导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部(1)与所述导电基体(5)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第二导电部(2),第二导电部的第一端(21)与所述导电基体(5)导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部(2)与所述导电基体(5)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导电部(2)上至少部分表面与所述第一导电部(1)间隔相对;
馈电导电部(4),馈电导电部的第一端(41)导电连接至所述第一导电部的第一端(11)与第一导电部的第二端(12)之间;
电路模块(6),分别与所述导电基体(5)和馈电导电部的第二端(4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部的第二端(12)与所述第二导电部的第二端(22)间隔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导电部(3),所述第三导电部(3)位于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2)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导电部(1)和第二导电部(2)相间隔,所述第三导电部的第一端(31)与所述导电基体(5)导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导电部(3)连接至所述导电基体(5)的第一边(51);
所述第一边(51)包括位于第三导电部(3)两侧的第一段和第二段;
所述第一导电部(1)与所述第一段之间为所述第一间隙,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海鹏万逢毅张魁许安民李辉吴德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