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放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7965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放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放线装置,包括装置箱、驱动电机、锁紧套以及底座,所述驱动电机一端设有第一锥形齿,所述第一锥形齿一端设有第二锥形齿,所述第二锥形齿内端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端设有线缆套,所述线缆套外端设有线缆,所述线缆套顶端和底端设有上螺套和下螺套,所述锁紧套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一端设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内端开设有锁紧孔,所述锁紧孔一端设有锁紧螺栓,所述底座一端设有推杆,所述底座底端设有万向轮,通过设置的驱动电机、第一锥形齿、第二锥形齿、转动轴以及线缆套,降低了劳动力,提高了放线效率,使得设备使用时更加的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放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放线设备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放线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吗,在现如今的建筑工程中需要进行放线工作,目前的放线方法具体有两种,第一种,使用吊车配合放线,这种方式只适合在室外比较开阔的地方,而且各种起重设备运输困难;第二钟,是搭设一个简易的架子进行放线。现如今的放线装置在使用时通常需要手动进行放线,导致放线工作效率低下,且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需要多人相互配合,通常为一人在装置旁边进行顺线,另一人进行放线,这种方式增加了劳动力,使用时十分的不方便,因此需要一种建筑工程用放线装置来改变现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放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放线装置,包括装置箱、驱动电机、锁紧套以及底座,所述装置箱基面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底端设有控制器,所述装置箱内部顶端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装置箱内部一端设有加热管,所述装置箱背部设有通风机,所述装置箱一端设有气缸,所述气缸底端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底端设有密封板,所述驱动电机一端设有第一锥形齿,所述第一锥形齿一端设有第二锥形齿,所述第二锥形齿内端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端设有线缆套,所述线缆套外端设有线缆,所述线缆套顶端和底端设有上螺套和下螺套,所述锁紧套内端设有减震件,所述锁紧套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一端设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内端开设有锁紧孔,所述锁紧孔一端设有锁紧螺栓,所述底座一端设有推杆,所述底座底端设有万向轮。优选的,所述第一锥形齿和第二锥形齿啮合连接。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加热管、通风机、气缸以及驱动电机和控制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万向轮顶端设有压簧。优选的,所述锁紧套内壁设有防磨层。优选的,所述上螺套和下螺套的直径尺寸稍大于线缆套的直径尺寸。优选的,所述装置箱位于密封板的底端设有出口,所述密封板的尺寸和出口的尺寸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驱动电机、第一锥形齿、第二锥形齿、转动轴以及线缆套,进而在使用时,通过控制器启动驱动电机,进而驱动电机带动第一锥形齿转动,第一锥形齿和第二锥形齿啮合连接,进而第一锥形齿带动第二锥形齿进行转动,最终第二锥形齿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由于线缆套固定于转动轴外端,进而带动线缆套进行转动,从而达到自动放线的目的,通过上螺套和下螺套对线缆套进行固定,相比于现有的通过人工手动拉扯进行放线而言,降低了劳动力,提高了放线效率,使得设备使用时更加的高效。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气缸、活塞杆以及密封板,装置箱位于密封板的底端设有出口,密封板的尺寸和出口的尺寸匹配,进而在不使用时,通过控制器启动气缸,通过气缸带动活塞杆进行运动,活塞杆带动密封板对出口进行密封,进而能够确保线缆在不使用时处于密封条件下保存,且装置箱内端设有加热管,通过加热管可以在恶劣条件下对装置箱内部的线缆进行加热,进而防止其由于低温度条件下导致开裂,通过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监测,通过通风机保持装置箱内部通风和散热,使得设备使用时更加的方便。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锁紧套、开口、锁紧件、锁紧孔以及锁紧螺栓,进而通过将线缆一端从开口处放置于锁紧套内,随后通过锁紧螺栓穿过锁紧孔和锁紧件对锁紧套内部的线缆进行锁紧固定,进而可以防止线缆在放线工程中和地面产生摩擦造成磨损,且能够防止由于放出的线缆过长导致存在线缆缠绕的情况发生,通过推杆和万向轮能够对装置进行移动,且万向轮顶端设有压簧,可以减少装置使用过程中的振动,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使得设备使用时更加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转动轴和线缆套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锁紧套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箱、2-驱动电机、3-锁紧套、4-底座、5-显示屏、6-控制器、7-温度传感器、8-加热管、9-通风机、10-气缸、11-活塞杆、12-密封板、13-第一锥形齿、14-第二锥形齿、15-转动轴、16-线缆套、17-线缆、18-上螺套、19-下螺套、20-减震件、21-开口、22-锁紧件、23-锁紧孔、24-锁紧螺栓、25-推杆、26-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放线装置,包括装置箱1、驱动电机2、锁紧套3以及底座4,装置箱1基面设有显示屏5,显示屏5底端设有控制器6,装置箱1内部顶端设有温度传感器7,装置箱1内部一端设有加热管8,装置箱1背部设有通风机9,装置箱1一端设有气缸10,气缸10底端设有活塞杆11,活塞杆11底端设有密封板12,通过设置的气缸10、活塞杆11以及密封板12,装置箱1位于密封板12的底端设有出口,密封板12的尺寸和出口的尺寸匹配,进而在不使用时,通过控制器6启动气缸10,通过气缸10带动活塞杆11进行运动,活塞杆11带动密封板12对出口进行密封,进而能够确保线缆17在不使用时处于密封条件下保存,且装置箱1内端设有加热管8,通过加热管8可以在恶劣条件下对装置箱1内部的线缆进17行加热,进而防止其由于低温度条件下导致开裂,通过温度传感器7进行温度监测,通过通风机9保持装置箱1内部通风和散热,使得设备使用时更加的方便,驱动电机2一端设有第一锥形齿13,第一锥形齿13一端设有第二锥形齿14,第二锥形齿14内端设有转动轴15,转动轴15外端设有线缆套16,线缆套16外端设有线缆17,线缆套16顶端和底端设有上螺套18和下螺套19,通过设置的驱动电机2、第一锥形齿13、第二锥形齿14、转动轴15以及线缆套16,进而在使用时,通过控制器6启动驱动电机2,进而驱动电机2带动第一锥形齿13转动,第一锥形齿13和第二锥形齿14啮合连接,进而第一锥形齿13带动第二锥形齿14进行转动,最终第二锥形齿14带动转动轴15进行转动,由于线缆套16固定于转动轴15外端,进而带动线缆套16进行转动,从而达到自动放线的目的,通过上螺套18和下螺套19对线缆套16进行固定,相比于现有的通过人工手动拉扯进行放线而言,降低了劳动力,提高了放线效率,使得设备使用时更加的高效,锁紧套3内端设有减震件20,锁紧套3一端设有开口21,开口21一端设有锁紧件22,锁紧件22内端开设有锁紧孔23,锁紧孔23一端设有锁紧螺栓24,底座4一端设有推杆25,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放线装置,包括装置箱(1)、驱动电机(2)、锁紧套(3)以及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箱(1)基面设有显示屏(5),所述显示屏(5)底端设有控制器(6),所述装置箱(1)内部顶端设有温度传感器(7),所述装置箱(1)内部一端设有加热管(8),所述装置箱(1)背部设有通风机(9),所述装置箱(1)一端设有气缸(10),所述气缸(10)底端设有活塞杆(11),所述活塞杆(11)底端设有密封板(12),所述驱动电机(2)一端设有第一锥形齿(13),所述第一锥形齿(13)一端设有第二锥形齿(14),所述第二锥形齿(14)内端设有转动轴(15),所述转动轴(15)外端设有线缆套(16),所述线缆套(16)外端设有线缆(17),所述线缆套(16)顶端和底端设有上螺套(18)和下螺套(19),所述锁紧套(3)内端设有减震件(20),所述锁紧套(3)一端设有开口(21),所述开口(21)一端设有锁紧件(22),所述锁紧件(22)内端开设有锁紧孔(23),所述锁紧孔(23)一端设有锁紧螺栓(24),所述底座(4)一端设有推杆(25),所述底座(4)底端设有万向轮(2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放线装置,包括装置箱(1)、驱动电机(2)、锁紧套(3)以及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箱(1)基面设有显示屏(5),所述显示屏(5)底端设有控制器(6),所述装置箱(1)内部顶端设有温度传感器(7),所述装置箱(1)内部一端设有加热管(8),所述装置箱(1)背部设有通风机(9),所述装置箱(1)一端设有气缸(10),所述气缸(10)底端设有活塞杆(11),所述活塞杆(11)底端设有密封板(12),所述驱动电机(2)一端设有第一锥形齿(13),所述第一锥形齿(13)一端设有第二锥形齿(14),所述第二锥形齿(14)内端设有转动轴(15),所述转动轴(15)外端设有线缆套(16),所述线缆套(16)外端设有线缆(17),所述线缆套(16)顶端和底端设有上螺套(18)和下螺套(19),所述锁紧套(3)内端设有减震件(20),所述锁紧套(3)一端设有开口(21),所述开口(21)一端设有锁紧件(22),所述锁紧件(22)内端开设有锁紧孔(23),所述锁紧孔(23)一端设有锁紧螺栓(24),所述底座(4)一端设有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宝胜朱波杜兆亭
申请(专利权)人:乐陵市俊林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