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售端药品智能保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771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零售端药品智能保温系统,包括智能冷藏盒,所属冷藏盒包括外壳、底盖和上盖,所述底盖固定安装在外壳2,所述上盖铰接在外壳的顶部开口处;所述智能冷藏盒内安装有相互电连接的负载和蓄电池;所述智能冷藏盒的一端安装有与所述负载电连接的信号孔组、恒压触点组和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的充电触点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电子触点孔,降低了用户归还冷藏盒的难度,同时提高了冷藏盒电源管理效果,很好的改善了用户体验。调整了电极铜片座的尺寸,选择更窄更厚电极铜片,基本杜绝了铜片变形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零售端药品智能保温系统
本技术涉及智能冷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零售端药品智能保温系统。
技术介绍
本申请是本申请人于2018年9月29日申请的一件名为《零售端药品智能保温管理系统》,专利编号ZL201821602565.7的中国技术专利的进一步改进。零售端药品智能保温管理系统在使用时,用户可通过手机App扫描智能充电柜上的二位码,并确认租借智能冷藏盒,则智能充电柜会打开电磁锁,用户可将解锁的智能冷藏盒从充电位中取出使用,用后再通过App就近找到智能充电柜归还。该智能冷藏盒包括两个信号孔、两个电源孔、一个车载电源孔共五个电子孔,当智能冷藏盒放入智能充电柜的充电位时,由于车载电源端子小、精度要求高,用户很难对准接口放入,严重影响用户体验效果;在车载电源孔使用困难时,智能冷藏盒在柜子中工作时,只能经由盒子中的电池借用电源孔来获取工作电源,这样造成盒子自身电池无法满电待机,必须加强电源管理,改善这一状态;原版的电极铜片座设计过大,铜片强度有限,智能冷藏盒经常出入充电柜时,铜片有变形风险导致接触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零售端药品智能保温系统。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零售端药品智能保温系统,包括智能冷藏盒,所述智能冷藏盒内安装有相互电连接的负载和蓄电池;所述智能冷藏盒的一端安装有与所述负载电连接的信号孔组、恒压触点组和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的充电触点组。所述信号孔组、恒压触点组和充电触点组均分别包括两个电子触点孔。所述智能冷藏盒包括底盖,所述电子触点孔包括呈圆形的设置在底盖上的凹孔,以及安装在底盖的内侧安装有电极铜片的电极铜片座。所述电极铜片座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宽高、厚度与电极铜片的尺寸相适配。所述智能冷藏盒上还安装有车载电源接口;所述信号孔组、恒压触点组、充电触点组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车载电源接口位于所述信号孔组、恒压触点组、充电触点组的上方;所述车载电源接口与所述恒压触点组并联。所述所述恒压触点组、充电触点组、蓄电池、负载分别于浮充电路电连接。还包括柜体上安装有若干充电位的智能充电柜,所述充电位的后端安装有与所述信号孔组、恒压触点组、充电触点组相对应的信号探针组、恒压探针组、充电探针组。所述信号探针组、恒压探针组、充电探针组均分别包括两个大电流探针。所述充电位的数量为八个。所述柜体上还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柜体的前端依次固定安装支撑板和面板,所述面板设有与显示屏和充电位相对应的通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增加电子触点孔,降低了用户归还冷藏盒的难度,同时提高了冷藏盒电源管理效果,很好的改善了用户体验。调整了电极铜片座的尺寸,选择更窄更厚电极铜片,基本杜绝了铜片变形风险。2.改动成本不高,易于推广使用。3.电极铜片座上的固定槽使得电极铜片装入时其强度和刚度足以支撑探针的冲撞,保障了探针和电极铜片的紧密接触。4.电子触点孔的凹陷设计能防短路、防水。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1为智能冷藏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智能冷藏盒的电子触点孔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底盖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附图3中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智能充电柜的主视示意图。附图6为智能充电柜的侧视示意图。附图7为智能冷藏盒的电路示意图。图中,1-第一把手,2-外壳,3-第一散热孔,4-底盖,5-上盖,6-电子触点孔,7-车载电源接口,8-电极铜片座,9-电极铜片,10-显示屏,11-支撑板,12-面板,13-充电位,14-大电流探针,15-电子锁舌,16-柜轮,17-第二把手,18-第二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以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中所述的“左”、“右”、“内”、“外”等描述方向关系的词语仅为了实施例的描述方便,不视为对本技术的限定。所述“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所述固定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焊接、螺接、卡接、过盈配合、一体成型等现有技术已知的连接方式;所述若干为一个以上。附图1至附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零售端药品智能保温系统,包括智能冷藏盒和智能充电柜。智能冷藏盒的结构如附图1所示,包括外壳2、底盖4和上盖5,其中底盖4固定安装在外壳2的底部并设有锁孔,上盖5铰接在外壳2的顶部并与外壳2的顶部开口相适配,底盖4固定安装在壳体2的底部,在外壳2的顶部还安装有第一把手1,侧面设置有第一散热孔3。智能冷藏盒内安装有负载和蓄电池,该蓄电池用于为负载供电。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在智能冷藏盒的一端设有六个电子触点孔6和一个车载电源接口7,六个电子触点孔6和车载电源接口7分为两行,其中六个电子触点孔6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车载电源接口7位于六个电子触点孔6的上方。具体的电子触点孔6和车载电源接口7均设置在底盖4上,具体如附图3至附图4所示,电子触点孔6包括呈圆形的设置在底盖4一端的凹孔,以及安装在底盖4的内侧用于安装电极铜片9的电极铜片座8,电极铜片9与凹孔一一对应;具体地,电极铜片座8设有固定槽,电极铜片9安装在固定槽内,该固定槽呈C形,其宽高和厚度与电极铜片9的尺寸相适配,可以对电极铜片9提供有效的支撑。这六个电子触点孔6包括四个电源孔和两个信号孔,并且四个电源孔分为两组,一组为恒压触点组,用于直接为负载供电,另一组为充电触点组,用于为蓄电池充电,即智能冷藏盒采用浮充电路,恒压触点组、充电触点组、蓄电池和负载分别与浮充电路电连接。车载电源接口7与恒压触点组并联。智能充电柜的结构如附图5和附图6所示,包括底部安装有四个柜轮7的柜体,柜体上安装有显示屏10和八个充电位13,在柜体的前端依次固定安装支撑板11和面板12,即支撑板11呈环状固定安装在柜体前端,面板12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1上,并且面板12设有与前述显示屏10和充电位13相对应的通孔。在智能充电柜的侧面安装有第二把手17和第二散热孔18。在充电位12的底部安装有电子锁,其锁舌与底盖4上的锁孔相适配。充电位12的后端安装有与电子触点孔6相对应的大电流探针14,即大电流探针14为六个包括四个电源探针和两个信号探针,四个电源探针分为两两一组,分别为恒压探针组和充电探针组。浮充电路电路设计如附图7所示,恒压触点组,用于直接为负载供电,与电路图中接线端子J13相连;充电触点组,用于为蓄电池充电,与接线端子J15相连,其中接线端子J14与锂电池相连。电路图中LS3是继电器,型号为HF3FA-W/12-ZSTF,可以实现双路电源的自动切换以及无缝切换。具体原理:在恒压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零售端药品智能保温系统,包括智能冷藏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冷藏盒内安装有相互电连接的负载和蓄电池;所述智能冷藏盒的一端安装有与所述负载电连接的信号孔组、恒压触点组和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的充电触点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售端药品智能保温系统,包括智能冷藏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冷藏盒内安装有相互电连接的负载和蓄电池;所述智能冷藏盒的一端安装有与所述负载电连接的信号孔组、恒压触点组和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的充电触点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售端药品智能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孔组、恒压触点组和充电触点组均分别包括两个电子触点孔(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售端药品智能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冷藏盒包括底盖(4)所述电子触点孔(6)包括呈圆形的设置在底盖(4)上的凹孔,以及安装在底盖(4)的内侧安装有电极铜片(9)的电极铜片座(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零售端药品智能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铜片座(8)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宽高、厚度与电极铜片(9)的尺寸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零售端药品智能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冷藏盒上还安装有车载电源接口(7);所述信号孔组、恒压触点组、充电触点组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车载电源接口(7)位于所述信号孔组、恒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伟杨立艳高建江睿鑫袁佳潇张瀚元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和拾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