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特征识别的图像采集光学结构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属于图像采集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特征识别的图像采集光学结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5G技术在手机终端的应用发展,5G基带芯片空间结构和续航所需的更大的电池挤压了其它模块结构的空间,屏下指纹解锁这种所占空间结构更小且有利于提升屏占比的方式已趋于主流。CN110674795A公开了一种生物特征识别的图像采集光学结构、光学感应器、图像采集方法及电子设备,具体公开了一个1个Microlens区域的面积对应2个以上像素点区域所组合成的面积(即一个Microlens对应多个像素点区域),实现了增强单个像素点的光信号量,能够减少图像的数据传输量。该方案CN110674795A虽然存在上述优点,但是尚还存在采光角度较小,不能进行多角度采集生物特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生物特征识别的图像采集光学结构,该生物特征识别的图像采集可以进行多角度采集生物特征。一种生物特征识别的图像采集光学结构,包括:微透镜单元形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特征识别的图像采集光学结构,包括:/n微透镜单元形成的微透镜阵列;/n光信号采集单元形成的信号采集阵列;/n第一光阑层;以及/n第二光阑层;/n其中,第一光阑层和第二光阑层位于微透镜阵列和信号采集阵列之间,1个微透镜单元的面积对应2个以上光信号采集单元的面积,第一光阑层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光阑孔,每1个微透镜单元下方对应一个第一光阑孔,光信号采集单元中,与微透镜单元对应的光信号采集单元及与该光信号采集单元相邻的光信号采集单元为响应单元,第二光阑层上开设有与每一响应单元相对应的第二光阑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特征识别的图像采集光学结构,包括:
微透镜单元形成的微透镜阵列;
光信号采集单元形成的信号采集阵列;
第一光阑层;以及
第二光阑层;
其中,第一光阑层和第二光阑层位于微透镜阵列和信号采集阵列之间,1个微透镜单元的面积对应2个以上光信号采集单元的面积,第一光阑层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光阑孔,每1个微透镜单元下方对应一个第一光阑孔,光信号采集单元中,与微透镜单元对应的光信号采集单元及与该光信号采集单元相邻的光信号采集单元为响应单元,第二光阑层上开设有与每一响应单元相对应的第二光阑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特征识别的图像采集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微透镜单元对应的光信号采集单元为共轴,中心响应单元与其对应的微透镜单元共轴。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生物特征识别的图像采集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单元中,与微透镜单元对应的光信号采集单元的响应单元为中心响应单元,与该中心响应单元相邻的响应单元为邻接响应单元,邻接响应单元为1个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生物特征识别的图像采集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特征识别的图像采集光学结构还包括还包括由光阑单元形成的第三层光阑层,光阑单元位于相邻的微透镜单元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生物特征识别的图像采集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特征识别的图像采集光学结构还包括光学填充层或/和红外滤光膜层。
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生物特征识别的图像采集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阑孔的形状为不规则的几何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生物特征识别的图像采集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1个微透镜单元的面积对应9个光信号采集单元的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生物特征识别的图像采集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阑孔由方形中心腔、方形右腔和方形下腔形成,中心腔的长宽大于光信号采集单元的长宽,方形右腔的长小于光信号采集单元的长,宽大于光信号采集单元的宽,方形下腔的长大于光信号采集单元的长,宽小于光信号采集单元的宽;中心响应单元位于与其对应的微透镜单元正下方中心位置,邻接响应单元分别位于紧邻中心响应单元的右和下方;或
第一光阑孔由方形中心腔、方形右腔、方形下腔、方形左腔和方形上腔形成,中心腔的长宽大于光信号采集单元的长宽,方形右腔的长小于光信号采集单元的长,宽大于光信号采集单元的宽,方形下腔的长大于光信号采集单元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成龙,黄昊,姜洪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菲戈恩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