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部结构紧凑的直流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7362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部结构紧凑的直流充电桩,包括箱体、位于箱体顶部的直流输出模块、箱体中部的元器件固定板和箱体下部的交流输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元器件固定板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电流表、控制板和开关电源。通过设置若干根竖直立梁和立梁连接折板,立梁连接折板翻边折弯压边。不但提高了强度,删除了原来多余加强筋板,而且使内部的空间更加简洁,更有利于电源模块散热。在整体结构上,从正前门打开以后,从下部的交流输入模块、到中部的弱电控制板、开关电源、电流表布置;再到顶部的直流输出模块,整体布置清晰,方便布线,方便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部结构紧凑的直流充电桩
本技术涉及固定污染源烟尘烟气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部结构紧凑的直流充电桩。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电动汽车,但随之也涌现出大量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主要的问题之一是:目前的直流输出部分,采用平板设计,立放固定在电气柜内。高度上将占用较多空间,对空间利用率较低。同时,由于占用较多净空,因此也使得电气柜柜体的高度不得不随之增高。钣金制作成本,用料成本都将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内部结构紧凑的直流充电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部结构紧凑的直流充电桩,包括箱体、位于箱体顶部的直流输出模块、箱体中部的元器件固定板和箱体下部的交流输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元器件固定板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电流表、控制板和开关电源,所述直流输出模块包括输出模块固定钣、所述输出模块固定钣设置成L型;所述直流输出模块还包括直流接触器、熔断器、分流器、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输出模块固定钣的上部设有一排直流接触器,所述直流接触器包括上部的正极端直流接触器、上部的负极端直流接触器,下部的正极端直流接触器和下部的负极端直流接触器,所述熔断器包括正极端熔断器和负极端熔断器,所述上部的正极端直流接触器的下部连接有正极端熔断器,所述正极端熔断器连接有正极铜排,所述正极铜排连接有下部的正极端直流接触器;所述上部的负极端直流接触器的下部连接有负极端熔断器,所述负极端熔断器连接有分流器,所述分流器连接有负极铜排,所述负极铜排连接有下部的负极端直流接触器;所述元器件固定板连接有若干根竖直立梁,所述竖直立梁之间连接有立梁连接折板,所述立梁连接折板翻边折弯压边。进一步,所述交流输入模块包括交流进线整体固定板、交流接触器、塑壳断路器,所述交流进线整体固定板位于箱体的底部,所述交流进线整体固定板的左侧安装有交流接触器,所述交流进线整体固定板的右侧安装有塑壳断路器。进一步,所述箱体的左侧和右侧均安装有百叶通气窗,位于左侧的百叶通气窗安装有风扇或者位于右侧的百叶通气窗安装有风扇。进一步,所述百叶通气窗的底部设有过滤网固定板。进一步,所述元器件固定板上设有竖直设置的线槽和水平设置的线槽。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为一种内部结构紧凑的直流充电桩,该直流充电桩结构简单、科学便利、针对性强、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易于推广。通过将输出模块固定钣设置成L型,节约了高度空间。通过设置若干根竖直立梁和立梁连接折板,立梁连接折板翻边折弯压边。不但提高了强度,删除了原来多余加强筋板,而且使内部的空间更加简洁,更有利于电源模块散热。在整体结构上,从正前门打开以后,从下部的交流输入模块、到中部的弱电控制板、开关电源、电流表布置;再到顶部的直流输出模块,整体布置清晰,方便布线,方便检修。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内部结构紧凑的直流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一种内部结构紧凑的直流充电桩的内部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一种内部结构紧凑的直流充电桩去掉顶部和侧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直流输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立梁连接折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直流输出模块;3-元器件固定板;4-交流输入模块;5-电流表结构;6-控制板;7-开关电源;8-竖直立梁;9-立梁连接折板;91-折弯压边;10-百叶通气窗;11-风扇;12-过滤网固定板;13-竖直设置的线槽;14-水平设置的线槽;15-插枪口;21-输出模块固定钣;221-上部的正极端直流接触器;222-上部的负极端直流接触器;223-下部的正极端直流接触器;224-下部的负极端直流接触器;231-正极端熔断器;232-负极端熔断器;24-分流器;25-正极铜排;26-负极铜排;41-交流进线整体固定板;42-交流接触器;43-塑壳断路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内部结构紧凑的直流充电桩,包括箱体1、位于箱体1顶部的直流输出模块2、箱体1中部的元器件固定板3和箱体1下部的交流输入模块4,所述元器件固定板3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电流表5、控制板6和开关电源7,在整体结构上,从正前门打开以后,从下部的交流输入模块4、到中部的弱电控制板6、开关电源7、电流表5布置;再到顶部的直流输出模块2,整体布置清晰,方便布线,方便检修。参看图4,具体地,所述直流输出模块2包括输出模块固定钣21、直流接触器、熔断器、分流器24、正极铜排25和负极铜排26,所述输出模块固定钣21设置成L型,输出模块固定钣21的上部设有一排直流接触器,所述直流接触器包括上部的正极端直流接触器221、上部的负极端直流接触器222,下部的正极端直流接触器223和下部的负极端直流接触器224,所述熔断器包括正极端熔断器231和负极端熔断器232,所述上部的正极端直流接触器221的下部连接有正极端熔断器231,所述正极端熔断器231连接有正极铜排25,所述正极铜排25连接有下部的正极端直流接触器223;所述上部的负极端直流接触器222的下部连接有负极端熔断器232,所述负极端熔断器232连接有分流器24,所述分流器24连接有负极铜排26,所述负极铜排26连接有下部的负极端直流接触器224。通过将输出模块固定钣21设置成L型,节约了高度空间。另外通过将多组直流接触器、熔断器的结构进行合理的布局,使整个布局更具合理化,方便布线,方便检修。参看图3,具体地,所述交流输入模块4包括交流进线整体固定板41、交流接触器42、塑壳断路器43,所述交流进线整体固定板41位于箱体1的底部,所述交流进线整体固定板41的左侧安装有交流接触器42,所述交流进线整体固定板41的右侧安装有塑壳断路器43。参看图5,具体地,所述元器件固定板3连接有若干根竖直立梁8,所述竖直立梁8之间连接有立梁连接折板9,所述立梁连接折板9翻边折弯压边91。立梁连接折板9两个横条往内折弯压边91,提高了整体框架的强度。参看图3,具体地,所述箱体1的左侧和右侧均安装有百叶通气窗10,位于左侧的百叶通气窗10安装有风扇或者位于右侧的百叶通气窗10安装有风扇11。通过在两侧设置百叶通气窗10,并在风扇11的作用下,方便将箱体1内产生的热量及时地散发出去。·参看图3,具体地,所述百叶通气窗10的底部设有过滤网固定板12。通过设置过滤网固定板12,过滤网固定板12上设有过滤网,方便过滤网收集外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部结构紧凑的直流充电桩,包括箱体、位于箱体顶部的直流输出模块、箱体中部的元器件固定板和箱体下部的交流输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元器件固定板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电流表、控制板和开关电源,/n所述直流输出模块包括输出模块固定钣、所述输出模块固定钣设置成L型;所述直流输出模块还包括直流接触器、熔断器、分流器、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输出模块固定钣的上部设有一排直流接触器,所述直流接触器包括上部的正极端直流接触器、上部的负极端直流接触器,下部的正极端直流接触器和下部的负极端直流接触器,所述熔断器包括正极端熔断器和负极端熔断器,所述上部的正极端直流接触器的下部连接有正极端熔断器,所述正极端熔断器连接有正极铜排,所述正极铜排连接有下部的正极端直流接触器;所述上部的负极端直流接触器的下部连接有负极端熔断器,所述负极端熔断器连接有分流器,所述分流器连接有负极铜排,所述负极铜排连接有下部的负极端直流接触器;/n所述元器件固定板连接有若干根竖直立梁,所述竖直立梁之间连接有立梁连接折板,所述立梁连接折板翻边折弯压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部结构紧凑的直流充电桩,包括箱体、位于箱体顶部的直流输出模块、箱体中部的元器件固定板和箱体下部的交流输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元器件固定板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电流表、控制板和开关电源,
所述直流输出模块包括输出模块固定钣、所述输出模块固定钣设置成L型;所述直流输出模块还包括直流接触器、熔断器、分流器、正极铜排和负极铜排,输出模块固定钣的上部设有一排直流接触器,所述直流接触器包括上部的正极端直流接触器、上部的负极端直流接触器,下部的正极端直流接触器和下部的负极端直流接触器,所述熔断器包括正极端熔断器和负极端熔断器,所述上部的正极端直流接触器的下部连接有正极端熔断器,所述正极端熔断器连接有正极铜排,所述正极铜排连接有下部的正极端直流接触器;所述上部的负极端直流接触器的下部连接有负极端熔断器,所述负极端熔断器连接有分流器,所述分流器连接有负极铜排,所述负极铜排连接有下部的负极端直流接触器;
所述元器件固定板连接有若干根竖直立梁,所述竖直立梁之间连接有立梁连接折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继光白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智充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