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薄透气便携的雨衣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7246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薄透气便携的雨衣面料,包括面料本体、防水层、防水膜、导水条、竹炭纤维层、防水透气层、亚麻纤维层和保暖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通过丙纶、氨纶、维纶和甲壳素纤维混合制成的面料本体,面料更加轻薄,强度高,通过聚四氟乙烯层制成的防水层,使面料具有防水透湿、防风保暖等特性,通过PU防水膜制成的防水膜,提高面料的防水效果,通过若干条倾斜设置的导水条,提高面料表层的导水能力,提高面料的疏水能力同时提高防割能力,通过竹炭纤维层,提高面料的吸湿透气、抑菌抗菌能力,通过PTFE膜与绵布料复合而成防水透气层,提高面料的透气性和防水性,通过亚麻纤维层,提高面料的抗拉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轻薄透气便携的雨衣面料
本技术涉及一种雨衣面料,具体是一种轻薄透气便携的雨衣面料,属于雨衣面料应用

技术介绍
雨披是由雨衣延伸产生的商品,是由防水布料制成的挡雨衣服,敞开式,没有衣袖,雨披适用的防水布料有胶布、油布和塑料薄膜等,现代的雨披防水布料注重透气性,常用的如特制尼龙和Gore-Tex等,透气型雨披利于人在穿着防雨时湿热的水气从雨衣内散出,增加舒适度。目前的雨衣大都使用防雨布制成的,虽然防水,但是透气性能较差,使穿着者很不舒适;且现有的雨衣的内层与穿着者极易产生相对滑动的情况,给穿着者带来了较大的不便,且现有的雨衣较厚,不方便折叠携带降低雨衣的实用性能的同时,严重损坏了雨衣的使用寿命。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轻薄透气便携的雨衣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轻薄透气便携的雨衣面料。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轻薄透气便携的雨衣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的一侧粘合连接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一侧粘合连接防水膜,所述面料本体的另一侧粘合连接竹炭纤维层,所述竹炭纤维层的一侧粘合连接防水透气层,所述防水透气层的一侧粘合连接亚麻纤维层,所述亚麻纤维层的一侧粘合连接保暖层。优选的,所述防水层为聚四氟乙烯层,且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0.01-0.03mm。优选的,所述防水膜为PU防水膜,所述防水膜的外侧设置有若干条倾斜设置的导水条。优选的,所述保暖层采用海绵或无纺布制成,所述保暖层的厚度为0.03-0.05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丙纶、氨纶、维纶和甲壳素纤维混合制成的面料本体,面料更加轻薄,强度高,通过聚四氟乙烯层制成的防水层,使面料具有防水透湿、防风保暖等特性,通过PU防水膜制成的防水膜,提高面料的防水效果,通过若干条倾斜设置的导水条,提高面料表层的导水能力,提高面料的疏水能力同时提高防割能力。通过竹炭纤维层,提高面料的吸湿透气、抑菌抗菌能力,通过PTFE膜与绵布料复合而成防水透气层,提高面料的透气性和防水性,通过亚麻纤维层,提高面料的抗拉强度,通过海绵或无纺布制成保暖层,提高面料内层的保暖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防水膜和导水条的位置示意图;图中:1、面料本体,2、防水层,3、防水膜,301、导水条,4、竹炭纤维层,5、防水透气层,6、亚麻纤维层,7、保暖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轻薄透气便携的雨衣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所述面料本体1的一侧粘合连接防水层2,所述防水层2的一侧粘合连接防水膜3,所述面料本体1的另一侧粘合连接竹炭纤维层4,所述竹炭纤维层4的一侧粘合连接防水透气层5,所述防水透气层5的一侧粘合连接亚麻纤维层6,所述亚麻纤维层6的一侧粘合连接保暖层7。所述防水层2为聚四氟乙烯层,且所述防水层2的厚度为0.01-0.03mm,结构更加合理;所述防水膜3为PU防水膜,所述防水膜3的外侧设置有若干条倾斜设置的导水条301,结构更加合理;所述保暖层7采用海绵或无纺布制成,所述保暖层7的厚度为0.03-0.05mm,结构更加合理。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丙纶、氨纶、维纶和甲壳素纤维混合制成的面料本体1,面料更加轻薄,强度高,通过聚四氟乙烯层制成的防水层2,使面料具有防水透湿、防风保暖等特性,通过PU防水膜制成的防水膜3,提高面料的防水效果,通过若干条倾斜设置的导水条301,提高面料表层的导水能力,提高面料的疏水能力同时提高防割能力,通过竹炭纤维层4,提高面料的吸湿透气、抑菌抗菌能力,通过PTFE膜与绵布料复合而成防水透气层5,提高面料的透气性和防水性,通过亚麻纤维层6,提高面料的抗拉强度,通过海绵或无纺布制成保暖层7,提高面料内层的保暖效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薄透气便携的雨衣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本体(1),所述面料本体(1)的一侧粘合连接防水层(2),所述防水层(2)的一侧粘合连接防水膜(3),所述面料本体(1)的另一侧粘合连接竹炭纤维层(4),所述竹炭纤维层(4)的一侧粘合连接防水透气层(5),所述防水透气层(5)的一侧粘合连接亚麻纤维层(6),所述亚麻纤维层(6)的一侧粘合连接保暖层(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薄透气便携的雨衣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本体(1),所述面料本体(1)的一侧粘合连接防水层(2),所述防水层(2)的一侧粘合连接防水膜(3),所述面料本体(1)的另一侧粘合连接竹炭纤维层(4),所述竹炭纤维层(4)的一侧粘合连接防水透气层(5),所述防水透气层(5)的一侧粘合连接亚麻纤维层(6),所述亚麻纤维层(6)的一侧粘合连接保暖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薄透气便携的雨衣面料,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飞鸿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星海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