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导湿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7242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向导湿面料,属于导湿面料技术领域,包括透气层、单向导湿层、橡胶凸起、导流槽和导电纱条,所述透气层的上方设置有灭菌层,灭菌层的上方设置有单向导湿层,单向导湿层的上方设置有疏水层,疏水层的上方设置有表层,透气层的下方均布设置有多个橡胶凸起,灭菌层由纬线和经线经纬编织而成,纬线和经线的材质和结构相同,经线由第一线芯、第二线芯和包裹层组成;所述疏水层靠近单向导湿层的一侧均布设置有多个导流槽,疏水层内均布设置有多个蓄水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活性炭吸附球和连通腔之间的配合使用,能够对蓄水腔内的汗液进行除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向导湿面料
本技术属于导湿面料
,具体是一种单向导湿面料。
技术介绍
单向导湿面料是导湿快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面料,是指接触身体的织物内层能够快速将汗液排出到织物外层,并且织物外层能够快速的把汗液蒸发掉,是一种穿着舒适且不粘皮肤的面料,在运动服装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现有的单向导湿面料大多数结构和功能性比较单一,在蒸发汗液时,会产生异味,而且采用单向导湿面料制作的运动服装在运动时,面料的表面会摩擦产生静电,吸附大量的灰尘,这些灰尘会堵塞面料的透气孔,影响面料的透气效果,降低蒸发汗液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向导湿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向导湿面料,包括透气层、单向导湿层、橡胶凸起、导流槽和导电纱条,所述透气层的上方设置有灭菌层,灭菌层的上方设置有单向导湿层,单向导湿层的上方设置有疏水层,疏水层的上方设置有表层,透气层的下方均布设置有多个橡胶凸起,灭菌层由纬线和经线经纬编织而成,纬线和经线的材质和结构相同,经线由第一线芯、第二线芯和包裹层组成;所述疏水层靠近单向导湿层的一侧均布设置有多个导流槽,疏水层内均布设置有多个蓄水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橡胶凸起上设置有多个通孔,透气层上均布设置有多个透气孔,通孔和透气孔之间相互连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线芯和第二线芯的捻向相同,第一线芯采用纳米二氧化钛触媒抗菌纤维,第二线芯采用铜氨纤维,包裹层设置在第一线芯和第二线芯的外侧,包裹层采用银离子棉布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蓄水腔和导流槽之间设置有连接孔,相邻的两个蓄水腔之间设置有连通腔,连通腔上安装有活性炭吸附球。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表层内均布设置有多根导电纱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活性炭吸附球和连通腔之间的配合使用,能够对蓄水腔内的汗液进行除味;通过设置的第一线芯、第二线芯和包裹层的配合使用,第一线芯采用纳米二氧化钛触媒抗菌纤维,第二线芯采用铜氨纤维,包裹层采用银离子棉布层,能够起到灭菌的作用;通过设置的导电纱条能够将面料上产生的静电进行消除,防止面料摩擦产生静电吸附灰尘,影响面料的排湿效果;通过设置的导流槽更加便于汗液进入到蓄水腔内。本技术单向导湿面料适用于校服制作。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单向导湿面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单向导湿面料中表层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单向导湿面料中第二线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透气层;2、灭菌层;3、单向导湿层;4、疏水层;5、表层;6、橡胶凸起;7、通孔;8、透气孔;9、导流槽;10、连接孔;11、蓄水腔;12、连通腔;13、活性炭吸附球;14、导电纱条;15、纬线;16、经线;161、第一线芯;162、第二线芯;163、包裹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3,一种单向导湿面料,包括透气层1、单向导湿层3、橡胶凸起6、导流槽9和导电纱条14;所述透气层1的上方设置有灭菌层2,灭菌层2的上方设置有单向导湿层3,单向导湿层3的上方设置有疏水层4,疏水层4的上方设置有表层5,透气层1的下方均布设置有多个橡胶凸起6,橡胶凸起6能够对皮肤进行按摩,缓解皮肤疲劳,橡胶凸起6上设置有多个通孔7,透气层1上均布设置有多个透气孔8,通孔7和透气孔8之间相互连通,灭菌层2由纬线15和经线16经纬编织而成,纬线15和经线16的材质和结构相同,经线16由第一线芯161、第二线芯162和包裹层163组成,第一线芯161和第二线芯162的捻向相同,第一线芯161采用纳米二氧化钛触媒抗菌纤维,第二线芯162采用铜氨纤维,包裹层163设置在第一线芯161和第二线芯162的外侧,包裹层163采用银离子棉布层,纳米二氧化钛触媒抗菌纤维和铜氨纤维相互加捻能够起到抗菌的作用,同时包裹层163采用银离子棉布层能够进一步的提高灭菌层2的灭菌效果。所述疏水层4靠近单向导湿层3的一侧均布设置有多个导流槽9,疏水层4内均布设置有多个蓄水腔11,蓄水腔11和导流槽9之间设置有连接孔10,通过设置的导流槽9能够更加便于单向导湿层3导出的汗液进入到蓄水腔11内,相邻的两个蓄水腔11之间设置有连通腔12,连通腔12上安装有活性炭吸附球13,通过设置的蓄水腔11能够将单向导湿层3导出的汗液进行存储,然后再进行蒸发,通过设置的活性炭吸附球13能够对蓄水腔11内的汗液进行除味。所述表层5内均布设置有多根导电纱条14,通过设置的导电纱条14能够将面料上产生的静电进行消除,防止面料摩擦产生静电吸附灰尘,影响面料的排湿效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皮肤表面产生大量汗液时,汗液通过橡胶凸起6上的通孔7进入到透气孔8内,然后通过灭菌层2对汗液进行灭菌,灭菌后的汗液通过单向导湿层3的导湿作用,经导流槽9进入到蓄水腔11内,然后通过活性炭吸附球13对汗液的异味进行除味,汗液在蓄水腔11内不断的向外蒸发,通过表层5上设置的导电纱条14对产生的静电进行消除,防止静电作用使灰尘吸附在面料的表面。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向导湿面料,包括透气层(1)、单向导湿层(3)、橡胶凸起(6)、导流槽(9)和导电纱条(14),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1)的上方设置有灭菌层(2),灭菌层(2)的上方设置有单向导湿层(3),单向导湿层(3)的上方设置有疏水层(4),疏水层(4)的上方设置有表层(5),透气层(1)的下方均布设置有多个橡胶凸起(6),灭菌层(2)由纬线(15)和经线(16)经纬编织而成,纬线(15)和经线(16)的材质和结构相同,经线(16)由第一线芯(161)、第二线芯(162)和包裹层(163)组成;所述疏水层(4)靠近单向导湿层(3)的一侧均布设置有多个导流槽(9),疏水层(4)内均布设置有多个蓄水腔(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向导湿面料,包括透气层(1)、单向导湿层(3)、橡胶凸起(6)、导流槽(9)和导电纱条(14),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1)的上方设置有灭菌层(2),灭菌层(2)的上方设置有单向导湿层(3),单向导湿层(3)的上方设置有疏水层(4),疏水层(4)的上方设置有表层(5),透气层(1)的下方均布设置有多个橡胶凸起(6),灭菌层(2)由纬线(15)和经线(16)经纬编织而成,纬线(15)和经线(16)的材质和结构相同,经线(16)由第一线芯(161)、第二线芯(162)和包裹层(163)组成;所述疏水层(4)靠近单向导湿层(3)的一侧均布设置有多个导流槽(9),疏水层(4)内均布设置有多个蓄水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导湿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凸起(6)上设置有多个通孔(7),透气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伟达
申请(专利权)人:梅州市金西湖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