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润滑结构的过塑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7182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带润滑结构的过塑机,包括底壳(1)、顶盖(2)、两个支撑座(3)、第一胶辊轴(4)和第二胶辊轴(5);所述顶盖(2)与底壳(1)固定且两者内部形成一个空腔,所述第一胶辊轴(4)和第二胶辊轴(5)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支撑座(3)之间,所述第一胶辊轴(4)位于第二胶辊轴(5)的上方且两者之间设有间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辊轴(4)与两个支撑座(3)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润滑通道,所述第二胶辊轴(5)与两个支撑座(3)的连接处设有第二润滑通道。该过塑机自带润滑结构、能对两根胶辊轴长时间润滑、降低胶辊轴与支撑座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带润滑结构的过塑机
本技术涉及过塑机
,具体讲是一种自带润滑结构的过塑机。
技术介绍
过塑机用于塑封照片或文件资料。目前的过塑机包括底壳、顶盖、两个支撑座、第一胶辊轴和第二胶辊轴;所述顶盖与底壳固定且两者内部形成一个空腔,所述第一胶辊轴和第二胶辊轴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支撑座之间。过塑机在出厂时,会对两根胶辊轴与支撑座的安装孔之间涂抹一层润滑油脂,提高两者转动的润滑,降低磨损,但在长时间使用后,润滑油脂因消耗而逐渐消失,从而造成两个胶辊轴与两侧支撑座板的摩擦增加,导致两者的磨损,情况严重下会引起设备的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带润滑结构、能对两根胶辊轴长时间润滑、降低胶辊轴与支撑座磨损的自带润滑结构过塑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自带润滑结构的过塑机,包括底壳、顶盖、两个支撑座、第一胶辊轴和第二胶辊轴;所述顶盖与底壳固定且两者内部形成一个空腔,所述第一胶辊轴和第二胶辊轴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支撑座之间,所述第一胶辊轴位于第二胶辊轴的上方且两者之间设有间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辊轴与两个支撑座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润滑通道,所述第二胶辊轴与两个支撑座的连接处设有第二润滑通道。所述第一润滑通道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顶端延伸至支撑座的顶部,底部延伸至支撑座上安装第一胶辊轴的第一通孔的顶部。所述第二润滑通道包括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顶部延伸至第一通孔的内壁,底部延伸至支撑座上安装第二胶辊轴的第二通孔的顶部。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有储油腔,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第二凹槽连通,顶部与储油腔连通。所述储油腔延伸至顶盖且开口处设有塞子。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开口位于支撑座的内侧壁。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增加第一润滑通道和第二润滑通道,使润滑油脂通过第一润滑通道和第二润滑通道分别对第一胶辊轴、第二胶辊轴进和支撑座进行润滑,在外部加油即可进行对过塑机内部进行保养,降低胶辊轴与支撑座磨损,延长使用寿命;也使胶辊轴工作的过程更加顺畅。另外通过在顶部增加储油腔,起一个缓冲,避免太多润滑介质一次性流下去。润滑通道相当于在支撑座的侧面划开一个口子,连通两根胶辊轴,润滑介质以挂壁的方式流下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过塑机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胶辊轴与支撑座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支撑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支撑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支撑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底壳,2、顶盖,3、支撑座,3.1、第一通孔,3.2、第二通孔,4、第一胶辊轴,5、第二胶辊轴,6、第一凹槽,7、第二凹槽,8、储油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5所示,本技术的自带润滑结构的过塑机,包括底壳1、顶盖2、两个支撑座3、第一胶辊轴4和第二胶辊轴5;所述顶盖2与底壳1固定且两者内部形成一个空腔,所述第一胶辊轴4和第二胶辊轴5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支撑座3之间,所述第一胶辊轴4位于第二胶辊轴5的上方且两者之间设有间距。所述第一胶辊轴4与两个支撑座3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润滑通道,所述第二胶辊轴5与两个支撑座3的连接处设有第二润滑通道。所述第一润滑通道包括第一凹槽6,所述第一凹槽6的顶端延伸至支撑座3的顶部,底部延伸至支撑座3上安装第一胶辊轴4的第一通孔3.1的顶部。所述第一凹槽6开口位于支撑座3的内侧壁。所述第二润滑通道包括第二凹槽7,所述第二凹槽7的顶部延伸至第一通孔3.1的内壁,底部延伸至支撑座3上安装第二胶辊轴5的第二通孔3.2的顶部。第二凹槽7的开口位于支撑座3的内侧壁。所述支撑座3的顶部设有储油腔8,所述第一凹槽6的底部第二凹槽7连通,顶部与储油腔8连通。储油腔起一个缓冲,避免太多润滑介质一次性流下去。润滑通道相当于在支撑座的侧面划开一个口子,连通两根胶辊轴,润滑介质以挂壁的方式流下去。所述储油腔8延伸至顶盖2且开口处设有塞子,当需要加油时,直接打开顶盖2上的塞子,从顶盖2加入润滑油脂到储油腔8内,润滑油脂在从储油腔8先通过第一凹槽6进入到第一胶辊轴4,润滑第一胶辊轴4与支撑座3的连接部分,通过第一胶辊轴4的转动,让润滑油脂布满轴和孔的表面,并将一部分的润滑油脂从第二凹槽7进入到第二胶辊轴5,润滑第二胶辊轴5与支撑座3的连接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带润滑结构的过塑机,包括底壳(1)、顶盖(2)、两个支撑座(3)、第一胶辊轴(4)和第二胶辊轴(5);所述顶盖(2)与底壳(1)固定且两者内部形成一个空腔,所述第一胶辊轴(4)和第二胶辊轴(5)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支撑座(3)之间,所述第一胶辊轴(4)位于第二胶辊轴(5)的上方且两者之间设有间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辊轴(4)与两个支撑座(3)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润滑通道,所述第二胶辊轴(5)与两个支撑座(3)的连接处设有第二润滑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带润滑结构的过塑机,包括底壳(1)、顶盖(2)、两个支撑座(3)、第一胶辊轴(4)和第二胶辊轴(5);所述顶盖(2)与底壳(1)固定且两者内部形成一个空腔,所述第一胶辊轴(4)和第二胶辊轴(5)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个支撑座(3)之间,所述第一胶辊轴(4)位于第二胶辊轴(5)的上方且两者之间设有间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辊轴(4)与两个支撑座(3)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润滑通道,所述第二胶辊轴(5)与两个支撑座(3)的连接处设有第二润滑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润滑结构的过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润滑通道包括第一凹槽(6),所述第一凹槽(6)的顶端延伸至支撑座(3)的顶部,底部延伸至支撑座(3)上安装第一胶辊轴(4)的第一通孔(3.1)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建郑琳腾
申请(专利权)人:得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