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切换式活塞泵流池法溶出度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7009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切换式活塞泵流池法溶出度仪,包括开环溶媒模块、闭环溶媒模块、转换模块、抽液泵模块、流通池模块、天平模块、流量控制模块、收集器模块和开环废液排放模块;开环溶液模块和所述闭环溶液模块通过转换模块与抽液泵模块连接,抽液泵模块依次与流通池模块和收集器模块连接,收集器模块分别与开环废液排放模块和闭环溶媒模块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同一台溶出度仪同时实现了闭环溶出实验与开环实验,采用陶瓷活塞泵控制流量,寿命长;活塞泵抽取的溶出介质通过天平称量,反馈结果给流量控制系统,保证流量准确性;本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流通池模式单一、取样精度低的问题;适用于药品研发及质量控制试验检测设备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切换式活塞泵流池法溶出度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品研发及质量控制试验检测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切换式活塞泵流池法溶出度仪。
技术介绍
作为一种药物特性的检查方法,溶出度检查在药物制剂的研发、仿制及批准后发生变更时的质量一致性评价等环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国药典将药物溶出装置分为1-7法,其中,第四法为流池法,中国药典2020年版为第六法。目前中国药典的桨法、篮法有些局限性:(1)、溶出介质限制了体内外相关性;(2)、在桨法实验中,不溶性辅料在溶出杯底部形成锥体,影响药物溶出;(3)、篮法或桨法旋转产生的流体力学与肠胃道差异大;(4)、容易出现过度区分或区分力不足。对比于传统的桨法和篮法,流池法拥有以下优点:(1)、可以自由改变溶出介质的种类,模拟胃肠道变化的pH环境;(2)、优秀的漏槽条件,特别适用于难溶性药物的体外释放度研究;(3)、流体力学与肠胃道相接近;(4)、良好的体内外相关性和区分力。目前市场上的流池法溶出度仪存在以下问题:自动化水平普遍不高,不能自动调节每个通道流量。流池法溶出度仪流量控制的泵为注射泵,流量控制不准确。橡胶活塞与玻璃针筒摩擦,耐磨性差,质量不稳定。自动取样系统流路设计不合理,导致取样时产生样品交叉污染及取样量不准确、分流比不准确,流量脉冲范围窄。自动取样系统取样泵为注射泵,耐用性差。实验时,流通池浸泡在水浴中加热,不能观察药物在实验中的形态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切换式活塞泵流池法溶出度仪。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自动切换式活塞泵流池法溶出度仪,包括开环溶媒模块、闭环溶媒模块、转换模块、抽液泵模块、流通池模块、天平模块、流量控制模块、收集器模块和开环废液排放模块;所述开环溶液模块和所述闭环溶液模块通过转换模块与抽液泵模块连接,所述抽液泵模块依次与流通池模块和收集器模块连接,所述收集器模块分别与开环废液排放模块和闭环溶媒模块连接,所述天平模块与流通池模块连接,并通过流量控制模块与抽液泵模块连接。优选地,所述开环溶媒模块由开环溶媒罐和切换开关串联连接构成。优选地,所述切换开关与4个开环溶媒罐连接。优选地,所述闭环溶媒模块包括:闭环溶媒罐及其对应的水浴加热系统和搅拌系统,其中水浴加热系统位于闭环溶媒罐外。优选地,所述抽液泵模块由第一活塞泵构成。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塞泵的塞杆材质为陶瓷。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塞泵数量为7个。优选地,所述流通池模块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泄压阀、流通池和第一三通阀,所述流通池输出端与第一三通阀的A端口连接,流通池还安装有由加热管和水浴水泵构成的水浴加热装置,以及外池水泵和溶媒温度采集器。优选地,所述天平模块包括:用于测量的天平和试管。优选地,所述收集器模块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五三通阀、第一二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第二活塞泵和第四三通阀,其中第五三通阀的A端口与第一二通阀的B端口连接,第五三通阀的B端口与所述闭环溶媒罐连接,第五三通阀的C端口与开环废液模块连接,第一二通阀的A端口与第一三通阀的C端口和第二三通阀的A端口连接,第二三通阀的B端口与闭环溶媒罐连接,第二三通阀的C端口与第三三通阀的A端口连接,第三三通阀的B端口与补液杯连接,第三三通阀的C端口与第二活塞泵输入端连接,第二活塞泵的输出端与第四三通阀的A端口连接,第四三通阀的B端口与闭环溶媒罐连接,第四三通阀的C端口延伸至收集架处。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同一台溶出度仪同时实现了闭环溶出实验与开环实验,两种模式实验,流路系统自动切换;(2)、采用陶瓷活塞泵控制流量,陶瓷活塞杆耐用,寿命长,活塞泵抽取的溶出介质通过天平称量,反馈结果给流量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自动调节活塞泵流量输出,保证流量准确性,流池法溶出度仪7个通道,每个通道一个活塞泵控制流量,每个通道流量自动调节;(3)、闭环实验自动取样时,样品润洗步骤,活塞泵提供连续动力,样品形成循环流动,到达取样时间点,管路切换到样品接收试管,无样品交叉污染,取样精度高;(4)、开环实验分流比取样,通过活塞泵取样,控制分流比,取样精度高,可以实现0-100%分流比全范围调节,稳定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功能模块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各部分连接详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开环溶媒模块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闭环溶媒模块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转换模块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抽液泵模块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流通池模块结构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收集器模块结构图。附图标注:1-活塞泵,11-第一活塞泵,12-第二活塞泵;2-二通阀,21-第一二通阀;3-三通阀,31-第一三通阀,32-第二三通阀,33-第三三通阀,34-第四三通阀,35-第五三通阀;4-开环溶液排放杯;5-开环溶媒罐;6-闭环溶媒罐;7-加热管,71-第一加热管,72-第二加热管;8-水浴水泵,81第一水浴水泵,82-第二水浴水泵;9-泄压阀;10-外池水泵;12-天平;13-收集架;14-快速转换插;15-流通池;16-补液杯;17-溶媒温度采集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切换式活塞泵流池法溶出度仪,其中开环溶液模块和闭环溶液模块通过转换模块与抽液泵模块连接,抽液泵模块依次与流通池模块和收集器模块连接,收集器模块分别与开环废液排放模块和闭环溶媒模块连接,天平模块与流通池模块连接,并通过流量控制模块与抽液泵模块连接。其中开环溶媒模块由开环溶媒罐5和切换开关构成;切换开关可以同时与4个开环溶媒罐5连接,闭环溶媒模块包括:闭环溶媒罐6及其对应的水浴加热系统和搅拌系统,水浴加热系统位于闭环溶媒罐6外侧;其中抽液泵模块由第一活塞泵11构成;第一活塞泵11的塞杆材质为陶瓷,活塞泵的数量可以设置为7个。其中流通池模块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泄压阀9、流通池15和第一三通阀31,流通池15输出端与第一三通阀31的A端口连接,流通池15还安装有由加热管和水浴水泵构成的水浴加热装置,以及外池水泵10和溶媒温度采集器17;天平模块包括用于测量的天平12和试管。参照图2,本图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流量自动调节第一活塞泵11从溶媒罐抽取溶出介质至天平12称重,重量传输到流量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内置算法,自动调节活塞杆和泵头夹角实现流量调节。二、闭环溶出实验模式(1)第一三通阀31的A、C端口连通,第二三通阀32的A端口关闭,第一二通阀21的A、B端连通,第五三通阀35的A、B端口连通,保证流通池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切换式活塞泵流池法溶出度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开环溶媒模块、闭环溶媒模块、转换模块、抽液泵模块、流通池模块、天平模块、流量控制模块、收集器模块和开环废液排放模块;/n所述开环溶液模块和所述闭环溶液模块通过转换模块与抽液泵模块连接,所述抽液泵模块依次与流通池模块和收集器模块连接,所述收集器模块分别与开环废液排放模块和闭环溶媒模块连接,所述天平模块与流通池模块连接,并通过流量控制模块与抽液泵模块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切换式活塞泵流池法溶出度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开环溶媒模块、闭环溶媒模块、转换模块、抽液泵模块、流通池模块、天平模块、流量控制模块、收集器模块和开环废液排放模块;
所述开环溶液模块和所述闭环溶液模块通过转换模块与抽液泵模块连接,所述抽液泵模块依次与流通池模块和收集器模块连接,所述收集器模块分别与开环废液排放模块和闭环溶媒模块连接,所述天平模块与流通池模块连接,并通过流量控制模块与抽液泵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切换式活塞泵流池法溶出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环溶媒模块由开环溶媒罐和切换开关连接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切换式活塞泵流池法溶出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开关与4个开环溶媒罐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切换式活塞泵流池法溶出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闭环溶媒模块包括闭环溶媒罐及其对应的水浴加热系统和搅拌系统,所述水浴加热系统位于闭环溶媒罐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切换式活塞泵流池法溶出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液泵模块由第一活塞泵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切换式活塞泵流池法溶出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泵的塞杆材质为陶瓷。


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锦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溶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