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发电功能的二氧化碳跨临界补气增焓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制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发电功能的二氧化碳跨临界补气增焓系统。
技术介绍
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系统,在环保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制冷剂为天热制冷剂,无毒环保且价格低廉,二氧化碳的GWP为1,ODP为0,因为跨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在传热过程中存在温度滑移,所以相对于传统制冷剂(氟利昂)来说传热效果非常好。跨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在节流时候的压力降非常大,如果可以将此压力降作为透平发电的一种动力源无疑会使系统更加节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发电功能的二氧化碳跨临界补气增焓系统,本专利技术的功能性强,可切换方式多,通过发电模块实现发电功能并且负载的副压缩制冷模块能有效提升制冷效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制冷单元和发电单元,制冷单元的制冷剂为二氧化碳,所述制冷单元与发电单元通过带阀门的管线连接,所述制冷单元包括环连接的压缩模块、降温模块、散冷模块,所述散冷模块通过喷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发电功能的二氧化碳跨临界补气增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单元和发电单元,制冷单元的制冷剂为二氧化碳,所述制冷单元与发电单元通过带阀门的管线连接,所述制冷单元包括环连接的压缩模块、降温模块、散冷模块,所述散冷模块通过喷射器和蒸发器散冷,所述发电单元包括发电模块和负载在发电模块上的副压缩制冷模块,所述副压缩制冷模块的压缩动力来自于发电模块的同轴做功效应,所述发电模块的动力源来自制冷单元的压缩模块的压力降,所述发电模块的出口与制冷单元的降温模块联接,所述副压缩制冷模块与制冷单元的降温模块联接以辅助制冷剂降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发电功能的二氧化碳跨临界补气增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单元和发电单元,制冷单元的制冷剂为二氧化碳,所述制冷单元与发电单元通过带阀门的管线连接,所述制冷单元包括环连接的压缩模块、降温模块、散冷模块,所述散冷模块通过喷射器和蒸发器散冷,所述发电单元包括发电模块和负载在发电模块上的副压缩制冷模块,所述副压缩制冷模块的压缩动力来自于发电模块的同轴做功效应,所述发电模块的动力源来自制冷单元的压缩模块的压力降,所述发电模块的出口与制冷单元的降温模块联接,所述副压缩制冷模块与制冷单元的降温模块联接以辅助制冷剂降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发电功能的二氧化碳跨临界补气增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模块包括主压缩机(1),所述主压缩机(1)设有气体进口、中间补气口和出口,所述主压缩机(1)的出口通过第一阀(2)连接到发电模块并通过设置支路将发电模块短路,所述支路上设有第二阀(4),所述发电模块与支路通过管线汇合后连接到降温模块,主压缩机(1)的中间补气口连接来自散冷模块气液分离后产生气态制冷剂的出口,主压缩机(1)的气体进口连接来自散冷模块蒸发后产生气态制冷剂的出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发电功能的二氧化碳跨临界补气增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压缩机(1)的气体进口与散冷模块蒸发后产生气态制冷剂的出口连接的管线还经过降温模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发电功能的二氧化碳跨临界补气增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冷凝器(6)、主回热器(8),发电模块和压缩模块的支路通过管线汇合后连接到冷凝器(6)的进口处,所述主回热器(8)内设有相互换热散冷的供冷盘管和被降温盘管,所述冷凝器(6)的出口与主回热器(8)的被降温盘管连通并且连通的管线上设有第四阀(19),所述主压缩机(1)的气体进口与散冷模块蒸发后产生气态制冷剂的出口连接的管线与所述主回热器(8)的被降温盘管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发电功能的二氧化碳跨临界补气增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回热器(8)的被降温盘管出口依次连接到副压缩制冷模块和散冷模块并通过设置支路将副压缩制冷模块短路,所述支路上设有第三阀(1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发电功能的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航,李玉夺,马新灵,靳遵龙,王定标,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