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用消除异味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6683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用消除异味设备,其结构包括设备箱、控制板、出风百页、滑行轮、散热孔槽,设备箱上端与控制板嵌套连接,控制板下端与出风百页间隙配合,出风百页与设备箱前端嵌固连接,设备箱左侧与散热孔槽嵌套配合,散热孔槽下端与滑行轮间隙配合,滑行轮与设备箱底部螺旋连接,设备箱包括扣手、纳风护板、排气扇、卡扣、净味箱,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净化箱内部吸风设备将其洁净器带动在滑槽内部旋转,以至与吸风网表面粘黏风粉尘进行推动,推落的粉尘则被流通腔给吸附,使得毛刷在摇摆刷的配合下将其粉尘进行清扫聚拢,有效的解决了粘黏粉尘附着在吸风网面上堆积,进而造成吸风流量降低,异味消除缓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净化用消除异味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除异味领域,具体是一种空气净化用消除异味设备。
技术介绍
空气净化是指对室内空气污染进行整治、改善,通过净化设备对空气的改善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改变居住环境,则空气净化用消除异味设备是指在空气净化的前提下再使空气中的异味进行清除、净化;但是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不足:当前一种空气净化用消除异味设备,在梅雨季节时由于房屋受潮,带有湿气与发霉味,使得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将伴有湿气与空气漂浮颗粒的空气吸进入净化吸风网内,从而导致漂浮物与湿气水雾相混合形成粘黏粉尘,在吸风网的吸力下,粘黏粉尘附着在网面上堆积,进而造成吸风流量降低,异味消除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用消除异味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当前一种空气净化用消除异味设备,在梅雨季节时由于房屋受潮,带有湿气与发霉味,使得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将伴有湿气与空气漂浮颗粒的空气吸进入净化吸风网内,从而导致漂浮物与湿气水雾相混合形成粘黏粉尘,在吸风网的吸力下,粘黏粉尘附着在网面上堆积,进而造成吸风流量降低,异味消除缓慢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空气净化用消除异味设备,其结构包括设备箱、控制板、出风百页、滑行轮、散热孔槽,所述设备箱上端与控制板嵌套连接,所述控制板下端与出风百页间隙配合,所述出风百页与设备箱前端嵌固连接,所述设备箱左侧与散热孔槽嵌套配合,所述散热孔槽下端与滑行轮间隙配合,所述滑行轮与设备箱底部螺旋连接,所述设备箱包括扣手、纳风护板、排气扇、卡扣、净味箱,所述扣手与净味箱上端两侧间隙配合,所述净味箱两侧与卡扣卡合连接,所述卡扣与纳风护板背面活动卡合,所述纳风护板与净味箱活动配合,所述净味箱左侧与排气扇间隙配合。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纳风护板包括固定栓、滑槽、限制环、洁净器,所述固定栓顶部与限制环嵌固连接,所述限制环与滑槽外端间隙配合,所述滑槽与洁净器两侧滑动配合,所述洁净器与固定栓表面间隙配合,所述洁净器六组,每组里面包含两个,与其滑槽进行滑动配合,整体呈弧形条块状。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洁净器包括摆动板、驱动轮、流通腔、收纳槽,所述摆动板两侧与驱动轮活动配合,所述驱动轮内侧与流通腔间隙配合,所述流通腔下端与收纳槽嵌固连接,所述收纳槽与摆动板下端间隙配合,所述摆动板两侧分布有驱动轮,通过与内部流通腔活动配合。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摆动板包括洁净刷、固定条、限位柱、活动槽,所述洁净刷下端与活动槽活动配合,所述活动槽上端与限位柱间隙配合,所述限位柱与固定条下端间隙配合,所述固定条下端与洁净刷活动配合,所述洁净刷设有三组,分布在固定条下端进行铰接连接。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洁净刷包括连杆、弹力绳、摇摆刷、防脱杆、毛刷,所述连杆底部与防脱杆嵌套连接,所述防脱杆两侧与摇摆刷铰接连接,所述摇摆刷表面与毛刷嵌固连接,所述毛刷与连杆底端间隙配合,所述连杆顶部与弹力绳嵌套连接,所述摇摆刷设有两个,表面与毛刷进行嵌固连接,由顶端连杆配合带动摆动。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收纳槽包括辅助腔、防飞护板、槽壁、回收腔,所述辅助腔下端与防飞护板活动配合,所述防飞护板两侧与槽壁铰接连接,所述槽壁内部与回收腔活动配合,所述回收腔与防飞护板下表面间隙配合,所述辅助腔整体呈半圆环形,分布在回收腔上表面与其槽壁活动配合。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防飞护板包括弹力活栓、触发环、刮拭条、闭合杆、配重球,所述弹力活栓与刮拭条顶端铰接连接,所述刮拭条顶端与闭合杆间隙配合,所述闭合杆顶端与弹力活栓铰接连接,所述刮拭条顶部与触发环活动配合,所述触发环与配重球表面间隙配合,所述配重球与闭合杆内部嵌固连接,所述触发环分布在刮拭条中间位置,通过上端结构的触发进行摆动。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净化箱内部吸风设备将其洁净器带动在滑槽内部旋转,以至与吸风网表面粘黏风粉尘进行推动,推落的粉尘则被流通腔给吸附,使得毛刷在摇摆刷的配合下将其粉尘进行清扫聚拢,有效的解决了粘黏粉尘附着在吸风网面上堆积,进而造成吸风流量降低,异味消除缓慢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通过防飞护板的配合下对聚拢在一起的粘黏粉尘做出阻挡,使得触发环在被触发之后,聚拢的粘黏粉尘直接从辅助腔向下滑落进入回收腔,毛刷表面的粉尘则在刮拭条的刮拭下确保后续循环使用,有效的清洁过后的粘黏粉尘进行收集,避免了粉尘在清理过后,反复飘浮在网面二次粘附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空气净化用消除异味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设备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纳风护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洁净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摆动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洁净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收纳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防飞护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设备箱-1、控制板-2、出风百页-3、滑行轮-4、散热孔槽-5、扣手-11、纳风护板-12、排气扇-13、卡扣-14、净味箱-15、固定栓-121、滑槽-122、限制环-123、洁净器-124、摆动板-a1、驱动轮-a2、流通腔-a3、收纳槽-a4、洁净刷-a11、固定条-a12、限位柱-a13、活动槽-a14、连杆-b1、弹力绳-b2、摇摆刷-b3、防脱杆-b4、毛刷-b5、辅助腔-c1、防飞护板-c2、槽壁-c3、回收腔-c4、弹力活栓-c21、触发环-c22、刮拭条-c23、闭合杆-c24、配重球-c2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其结构包括设备箱1、控制板2、出风百页3、滑行轮4、散热孔槽5,所述设备箱1上端与控制板2嵌套连接,所述控制板2下端与出风百页3间隙配合,所述出风百页3与设备箱1前端嵌固连接,所述设备箱1左侧与散热孔槽5嵌套配合,所述散热孔槽5下端与滑行轮4间隙配合,所述滑行轮4与设备箱1底部螺旋连接,所述设备箱1包括扣手11、纳风护板12、排气扇13、卡扣14、净味箱15,所述扣手11与净味箱15上端两侧间隙配合,所述净味箱15两侧与卡扣14卡合连接,所述卡扣14与纳风护板12背面活动卡合,所述纳风护板12与净味箱15活动配合,所述净味箱15左侧与排气扇13间隙配合。其中,所述纳风护板12包括固定栓121、滑槽122、限制环123、洁净器124,所述固定栓121顶部与限制环123嵌固连接,所述限制环123与滑槽122外端间隙配合,所述滑槽122与洁净器124两侧滑动配合,所述洁净器124与固定栓121表面间隙配合,所述洁净器124六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净化用消除异味设备,其结构包括设备箱(1)、控制板(2)、出风百页(3)、滑行轮(4)、散热孔槽(5),所述设备箱(1)上端与控制板(2)嵌套连接,所述控制板(2)下端与出风百页(3)间隙配合,所述出风百页(3)与设备箱(1)前端嵌固连接,所述设备箱(1)左侧与散热孔槽(5)嵌套配合,所述散热孔槽(5)下端与滑行轮(4)间隙配合,所述滑行轮(4)与设备箱(1)底部螺旋连接,其特征在于:/n所述设备箱(1)包括扣手(11)、纳风护板(12)、排气扇(13)、卡扣(14)、净味箱(15),所述扣手(11)与净味箱(15)上端两侧间隙配合,所述净味箱(15)两侧与卡扣(14)卡合连接,所述卡扣(14)与纳风护板(12)背面活动卡合,所述纳风护板(12)与净味箱(15)活动配合,所述净味箱(15)左侧与排气扇(13)间隙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用消除异味设备,其结构包括设备箱(1)、控制板(2)、出风百页(3)、滑行轮(4)、散热孔槽(5),所述设备箱(1)上端与控制板(2)嵌套连接,所述控制板(2)下端与出风百页(3)间隙配合,所述出风百页(3)与设备箱(1)前端嵌固连接,所述设备箱(1)左侧与散热孔槽(5)嵌套配合,所述散热孔槽(5)下端与滑行轮(4)间隙配合,所述滑行轮(4)与设备箱(1)底部螺旋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箱(1)包括扣手(11)、纳风护板(12)、排气扇(13)、卡扣(14)、净味箱(15),所述扣手(11)与净味箱(15)上端两侧间隙配合,所述净味箱(15)两侧与卡扣(14)卡合连接,所述卡扣(14)与纳风护板(12)背面活动卡合,所述纳风护板(12)与净味箱(15)活动配合,所述净味箱(15)左侧与排气扇(13)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用消除异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纳风护板(12)包括固定栓(121)、滑槽(122)、限制环(123)、洁净器(124),所述固定栓(121)顶部与限制环(123)嵌固连接,所述限制环(123)与滑槽(122)外端间隙配合,所述滑槽(122)与洁净器(124)两侧滑动配合,所述洁净器(124)与固定栓(121)表面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用消除异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洁净器(124)包括摆动板(a1)、驱动轮(a2)、流通腔(a3)、收纳槽(a4),所述摆动板(a1)两侧与驱动轮(a2)活动配合,所述驱动轮(a2)内侧与流通腔(a3)间隙配合,所述流通腔(a3)下端与收纳槽(a4)嵌固连接,所述收纳槽(a4)与摆动板(a1)下端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用消除异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珍
申请(专利权)人:阜阳不平凡美容护肤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