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的控制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660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的控制工作方法,包括S1,采集收缩时间T的第t时间点个支撑气缸输出值C(t),计算出第t时间点支撑气缸收缩控制值E(t)=(D(t)‑C(t))×T,其中D(t)表示第t时间点收缩初始控制值;S2,采集上升时间T’的第t时间点个支撑气缸输出值C’(t),计算出第t时间点支撑气缸上升控制值E'(t)=(D'(t)‑C'(t))×T',其中D’(t)表示第t时间点上升初始控制值;S3,从单片机发送调节系数m、微分系数n、积分系数p和第t‑1时间点收缩控制值E(t‑1),通过第t时间点收缩控制理论输出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的控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数据计算机
,具体为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的控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计算机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现有的大数据计算机通常采用放置在某一处,但由于大数据计算机的资料较重要,并且大数据计算机价格较贵,从而存在需要将大数据计算机进行固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的控制系统,解决了现有的大数据计算机通常采用放置在某一处,但由于大数据计算机的资料较重要,并且大数据计算机价格较贵,从而存在需要将大数据计算机进行固定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的控制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采集收缩时间T的第t时间点个支撑气缸输出值C(t),计算出第t时间点支撑气缸收缩控制值E(t)=(D(t)-C(t))×T,其中D(t)表示第t时间点收缩初始控制值;S2,采集上升时间T’的第t时间点个支撑气缸输出值C’(t),计算出第t时间点支撑气缸上升控制值E'(t)=(D'(t)-C'(t))×T',其中D’(t)表示第t时间点上升初始控制值;<br>S3,从单片机发送调节系数m、微分系数n、积分系数p和第t-1时间点收缩控制值E(t-1),通过第t时间点收缩控制理论输出值U(t)=m*E(t)+λ*n*E(t-1)T+p*((D(t)-C(t))×T)中收缩开关阈值λ设置限定条件,S4,从单片机发送调节系数m、微分系数n、积分系数p和第t-1时间点上升控制值E'(t-1),通过第t时间点上升控制理论输出值U'(t)=m*E'(t)+η*n*E'(t-1)T+p*((D'(t)-C'(t))×T')中上升开关阈值η设置限定条件,当0<η<1时,判断上升控制理论输出值是否进行衰减,如果发生衰减这进行正向调节收缩控制值,如果未发生衰减,则无需调节上升控制值;在η<0时判断|λ|≥ΔS,ΔS为上升控制预设值,如果成立则调节微分系数n;在η>1时判断λ≥ΔS,ΔS为上升控制预设值,如果成立则调节积分系数p;在η=1时,将ΔS赋值给η,即η=ΔS;S5,调节系数m、微分系数n、积分系数第t时间点收缩控制值E(t)分别与收缩工作上限值Lmax、底限值Lmin进行比较:当E(t)大于Lmax时判断第t时间点收缩控制偏差是否大于q:如果E(t)>q则计算收缩工作上限控制值N(t)=m*E(t)+p*((D(t)-C(t))×T),如果E(t)≤q则计算收缩工作底限控制值M(t)=m*E(t)+λ*n*E(t-1)T,并根据收缩开关阈值λ设置限定条件进行收缩工作上限和底限调节;S6,调节系数m、微分系数n、积分系数第t时间点上升控制值E'(t)分别与上升工作上限值L'max、底限值L'min进行比较:当E'(t)大于L'max时判断第t时间点上升控制偏差是否大于j:如果E'(t)>j则计算上升工作上限控制值N'(t)=m*E'(t)+p*((D'(t)-C'(t))×T'),如果E'(t)≤j则计算收缩工作底限控制值M'(t)=m*E'(t)+η*n*E'(t-1)T',并根据收缩开关阈值η设置限定条件进行收缩工作上限和底限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数据计算机的控制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开关阈值λ设置限定条件包括:当0<λ<1时,判断收缩控制理论输出值是否进行衰减,如果发生衰减这进行正向调节收缩控制值,如果未发生衰减,则无需调节收缩控制值;在λ<0时判断|λ|≥ΔS,ΔS为收缩控制预设值,如果成立则调节微分系数n;在λ>1时判断λ≥ΔS,ΔS为收缩控制预设值,如果成立则调节积分系数p;在λ=1时,将ΔS赋值给λ,即λ=ΔS。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的控制工作方法,通过PID控制方法进行精度调节后,其对大数据计算机的支撑结构能够产生更准确的输出控制信号,并为计算机提供稳定的支持状态,保证数据不易丢失,安全存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的控制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的控制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的控制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大数据计算机;2-固定板;3-门型架;4-直角板;5-螺栓;6-弹簧;7-海绵层;8-第一立式轴座;9-第二立式轴座;10-第一旋转轴;11-第二旋转轴;12-支撑气缸;13-支撑体;14-防滑纹;15-垫片;16-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的控制系统,本案主要组件为:包括大数据计算机1以及固定板2,所述大数据计算机1位于所护固定板2上壁面上,所述大数据计算机1和所述固定板2之间设有固定结构,所述大数据计算机1两侧和所述固定板2之间均设有支撑结构;需要说明的时,当需要将大数据计算机1固定在固定板2上时,可以采用大数据计算机1和固定板2之间的固定结构进行固定,同时可以采用固定板2和大数据计算机1之间的支撑结构辅助固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中,固定结构包含有:一对结构相同的门型架3、若干结构相同的直角板4、若干结构相同的螺栓5、若干结构相同的弹簧6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海绵层7;一对所述门型架3横梁安装在所述大数据计算机1上壁面上,一对所述门型架3下壁面位于所述固定板2上壁面上,若干所述直角板4分别安装在一对所述门型架3两支腿上,若干所述直角板4和所述固定板2连接处开设有若干结构相同的通孔,若干所述螺栓5穿过若干所述直角板4和所述固定板2连接处开设的通孔,若干所述弹簧6下端安装在所述固定板2上壁面上,若干所述弹簧6上端安装在所述大数据计算机1下壁面上,一对所述海绵层7安装在一对所述门型架3横梁下壁面上。需要说明的时,当需要将大数据计算机1固定在固定板2上壁面上,将一对门型架3放置在大数据计算机1上壁面上,由于若干直角板4安装在一对门型架3左右两壁面上,在将若干螺栓5拧在若干直角板4和固定板2连接处的通孔处,用若干螺栓5将若干直角板4和固定板2进行连接,由于若干直角板4安装在一对门型架3上,从而将大数据计算机1和固定板2进行固定,安装在一对门型架3下壁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的控制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采集收缩时间T的第t时间点个支撑气缸输出值C(t),计算出第t时间点支撑气缸收缩控制值E(t)=(D(t)-C(t))×T,其中D(t)表示第t时间点收缩初始控制值;/nS2,采集上升时间T’的第t时间点个支撑气缸输出值C’(t),计算出第t时间点支撑气缸上升控制值E'(t)=(D'(t)-C'(t))×T',其中D’(t)表示第t时间点上升初始控制值;/nS3,从单片机发送调节系数m、微分系数n、积分系数p和第t-1时间点收缩控制值E(t-1),通过第t时间点收缩控制理论输出值/nU(t)=m*E(t)+λ*n*E(t-1)T+p*((D(t)-C(t))×T)中收缩开关阈值λ设置限定条件,/nS4,从单片机发送调节系数m、微分系数n、积分系数p和第t-1时间点上升控制值E'(t-1),通过第t时间点上升控制理论输出值/nU'(t)=m*E'(t)+η*n*E'(t-1)T+p*((D'(t)-C'(t))×T')中上升开关阈值η设置限定条件,当0<η<1时,判断上升控制理论输出值是否进行衰减,如果发生衰减这进行正向调节收缩控制值,如果未发生衰减,则无需调节上升控制值;/n在η<0时判断|λ|≥ΔS,ΔS为上升控制预设值,如果成立则调节微分系数n;/n在η>1时判断λ≥ΔS,ΔS为上升控制预设值,如果成立则调节积分系数p;/n在η=1时,将ΔS赋值给η,即η=ΔS;/nS5,调节系数m、微分系数n、积分系数第t时间点收缩控制值E(t)分别与收缩工作上限值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数据计算机的控制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采集收缩时间T的第t时间点个支撑气缸输出值C(t),计算出第t时间点支撑气缸收缩控制值E(t)=(D(t)-C(t))×T,其中D(t)表示第t时间点收缩初始控制值;
S2,采集上升时间T’的第t时间点个支撑气缸输出值C’(t),计算出第t时间点支撑气缸上升控制值E'(t)=(D'(t)-C'(t))×T',其中D’(t)表示第t时间点上升初始控制值;
S3,从单片机发送调节系数m、微分系数n、积分系数p和第t-1时间点收缩控制值E(t-1),通过第t时间点收缩控制理论输出值
U(t)=m*E(t)+λ*n*E(t-1)T+p*((D(t)-C(t))×T)中收缩开关阈值λ设置限定条件,
S4,从单片机发送调节系数m、微分系数n、积分系数p和第t-1时间点上升控制值E'(t-1),通过第t时间点上升控制理论输出值
U'(t)=m*E'(t)+η*n*E'(t-1)T+p*((D'(t)-C'(t))×T')中上升开关阈值η设置限定条件,当0<η<1时,判断上升控制理论输出值是否进行衰减,如果发生衰减这进行正向调节收缩控制值,如果未发生衰减,则无需调节上升控制值;
在η<0时判断|λ|≥ΔS,ΔS为上升控制预设值,如果成立则调节微分系数n;
在η>1时判断λ≥ΔS,ΔS为上升控制预设值,如果成立则调节积分系数p;
在η=1时,将ΔS赋值给η,即η=ΔS;
S5,调节系数m、微分系数n、积分系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凡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真逆思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