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作用液压式内燃机直线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6479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能源动力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单作用液压式内燃机直线发电装置,包括进气管、气体增压机构、火花塞、排气管、内燃机、配重机构、直线发电机、液压柱塞缸、单向阀、电磁阀、蓄能器、手动泵、先导式溢流阀和油缸,内燃机包括内燃机气缸和自由活塞,配重机构同时连接自由活塞和液压柱塞缸,直线发电机设有定子,定子沿着直线发电机的轨道滑移切割直线发电机产生的磁感线,单向阀的输出端与电磁阀的P端、蓄能器和先导式溢流阀同时管接,先导式溢流阀的下侧与油缸管接,手动泵并联在先导式溢流阀的两端;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曲轴内燃机发电装置转换效率低和适用工况范围狭窄的问题,适用于燃料气体输出电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作用液压式内燃机直线发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动力
,具体为一种单作用液压式内燃机直线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内燃机是一种结合各种机械构件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动力机械,内燃机相比于其他的热机具有热效率高、功率范围较广等优势,目前实验室热机效率目前已经达到了48%,额定功率范围也从零点几千瓦时到上万千瓦时,其广泛运用与汽车、船舶、起重机等各种机械;但由于内燃机结合的机械构件一般为曲轴,转盘,凸轮等,导致装置布局复杂、零件众多、震动较大、对于燃料要求较高、排放污染大等问题,且其受制于自身机械动力特性的影响导致转化效率低;近年来,人们对于如何提高发电效率及如何设计更高效的内燃机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验,对于内燃机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将其轻量化,要求结构简单化和减少排放,改善对于燃料质量的高依赖性等问题。液压系统相比于传统的曲轴式机械构件,其具有效率更高、抗污染能力更强、体积流量小、能量密度大等特点,液压式内燃机直线发电装置相比于现普遍使用的曲轴内燃机发电装置相对比,具有结构简单、可变止点位置、无曲轴、无侧向力、对润滑要求低、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作用液压式内燃机直线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1)、气体增压机构(2)、排气管(5)、内燃机、配重机构(9)、直线发电机(10)、液压柱塞缸(11)、单向阀(13)、电磁阀(14)、蓄能器(15)、手动泵(16)、先导式溢流阀(18)和油缸(17),所述内燃机包括内燃机气缸(7)和自由活塞(8),所述进气管(1)同时与所述气体增压机构(2)和所述内燃机气缸(7)管接,所述进气管(1)在所述气体增压机构(2)与所述内燃机气缸(7)之间管接有进气阀(3),所述内燃机气缸(7)连接有火花塞(4),所述内燃机气缸(7)还管接有排气管(5),所述排气管(5)管接有排气阀(6),所述自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作用液压式内燃机直线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1)、气体增压机构(2)、排气管(5)、内燃机、配重机构(9)、直线发电机(10)、液压柱塞缸(11)、单向阀(13)、电磁阀(14)、蓄能器(15)、手动泵(16)、先导式溢流阀(18)和油缸(17),所述内燃机包括内燃机气缸(7)和自由活塞(8),所述进气管(1)同时与所述气体增压机构(2)和所述内燃机气缸(7)管接,所述进气管(1)在所述气体增压机构(2)与所述内燃机气缸(7)之间管接有进气阀(3),所述内燃机气缸(7)连接有火花塞(4),所述内燃机气缸(7)还管接有排气管(5),所述排气管(5)管接有排气阀(6),所述自由活塞(8)沿着所述内燃机气缸(7)的轴向运动,所述自由活塞(8)的自由端与所述配重机构(9)的一端连接,所述配重机构(9)的另一端与所述液压柱塞缸(11)连接,所述直线发电机(10)设有定子(12),所述定子(12)沿着所述直线发电机(10)的轨道滑移,所述液压柱塞缸(11)与所述定子(12)连接,所述直线发电机(10)设于所述配重机构(9)与所述液压柱塞缸(11)之间,所述电磁阀(14)的A端与所述单向阀(1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磁阀(14)的P端与所述单向阀(13)的输入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雄吴瀛坤徐良季炫宇吴伟民冷再寒纪成香刘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