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摩擦清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622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摩擦清洗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清洗机筒,所述清洗机筒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料通道和下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和下料通道分别位于清洗机筒上下两端,所述进料通道上设置有进料料斗,所述进料通道内设置有进料转轴,所述进料转轴上沿长度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进料转轴通过与其一端连接的进料电机驱动其带动螺旋叶片转动,所述清洗机筒内设置有清洗转轴,所述清洗转轴上设置有多个螺旋进料叶片和多个摩擦叶片,所述清洗转轴能通过清洗电机驱动其带动螺旋进料叶片和摩擦叶片转动,能够有效提高清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式摩擦清洗机
本技术涉及回收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立式摩擦清洗机。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发展,塑料制品的应用已经遍及工农业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于塑料产品回收利用是目前解决塑料垃圾问题的最好办法。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塑料制品中往往会夹杂一些油污及泥沙,如果不能除去这些油污及泥沙,将严重影响回收的塑料的纯度,影响使用。而在整个塑料清洗回收系统中摩擦清洗阶段的清洗效果的好坏,决定了塑料清洗回收所得物料的特性黏度的高低。现有的摩擦清洗机在工作时难以将物料展开,导致清洗的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清洗效果的立式摩擦清洗机。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式摩擦清洗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清洗机筒,所述清洗机筒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料通道和下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和下料通道分别位于清洗机筒上下两端,所述进料通道上设置有进料料斗,所述进料通道内设置有进料转轴,所述进料转轴上沿长度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进料转轴通过与其一端连接的进料电机驱动其带动螺旋叶片转动,所述清洗机筒内设置有清洗转轴,所述清洗转轴上设置有多个螺旋进料叶片和多个摩擦叶片,所述清洗转轴能通过清洗电机驱动其带动螺旋进料叶片和摩擦叶片转动。本技术提供的立式摩擦清洗机,其有益效果是:在清洗机筒两侧分别设置进料通道和下料通道实现对物料的进料及出料,通过将进料通道和下料通道分别设置在清洗机筒两端,使物料通过清洗机筒内高速旋转的螺旋进料叶片和摩擦叶片带动其高速转动并螺旋向上运动,完成清洁的同时到达下料通道,并能使粘附在物料上的污物较容易脱落,由于立式摩擦清洗机的面积较大,避免了现有的斜式清洗机,因工作时难以将物料展开,导致清洗的效果不好的情况,能够有效提高清洗效果。进一步地,多个所述螺旋进料叶片和摩擦叶片均沿清洗转轴轴向排列且摩擦叶片和螺旋进料叶片间隔分布,可以较好地将物料展开,从而使粘附在物料上的污物较容易脱落,清洗效果较好,同时能产生较大的风力将物料吹出,方便将物料送至下一工位。进一步地,所述清洗转轴底部贯穿清洗机筒与从皮带轮连接,所述清洗电机设置在机架上且输出轴贯穿机架与主皮带轮连接,所述从皮带轮与主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稳定性强。进一步地,所述下料通道包括出料法兰和下料部,所述出料法兰一端与下料部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清洗机筒侧壁并与其内部连接,所述下料部中部呈倾斜设置,两端呈水平设置,便于出料。进一步地,所述清洗机筒内设置有筛网,所述清洗转轴、螺旋进料叶片和摩擦叶片均位于筛网内,物料转动脱落的污物能够通过筛网排出,通过设置筛网能够更好的实现污物与物料的分离。进一步地,所述清洗机筒上设置有若干个冲水管,所述冲水管穿过清洗机筒外壁与清洗机筒内部连通,用于对物料进行喷水清洗。进一步地,所述清洗转轴上下两端与轴承座连接并通过轴承座分别与清洗机筒和机架连接,提高清洗转轴的安装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C-C向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B-B向的剖视图。图中:1-机架;2-清洗机筒;3-进料通道;31-进料转轴;32-螺旋叶片;4-进料料斗;5-下料通道;51-出料法兰;52-下料部;6-清洗转轴;61-螺旋进料叶片;62-摩擦叶片;7-清洗电机;8-从皮带轮;9-主皮带轮;10-筛网;11-冲水管;12-轴承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见附图1-3所示,一种立式摩擦清洗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清洗机筒2,清洗机筒2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料通道3和下料通道5,进料通道3和下料通道5分别位于清洗机筒2上下两端,下料通道5包括出料法兰51和下料部52,出料法兰51一端与下料部52连接,另一端贯穿清洗机筒2侧壁并与其内部连接,下料部52中部呈倾斜设置,两端呈水平设置,进料通道3上设置有进料料斗4,进料通道3内设置有进料转轴31,进料转轴31上沿长度设置有螺旋叶片32,进料转轴31通过与其一端连接的进料电机驱动其带动螺旋叶片32转动;清洗机筒2内设置有清洗转轴6,清洗转轴6上下两端与轴承座12连接并通过轴承座12分别与清洗机筒2和机架1连接,清洗转轴6上设置有多个螺旋进料叶片61和多个摩擦叶片62,多个螺旋进料叶片61和摩擦叶片62均沿清洗转轴6轴向排列且摩擦叶片62和螺旋进料叶片61间隔分布,清洗转轴6能通过清洗电机7驱动其带动螺旋进料叶片61和摩擦叶片62转动,清洗转轴6底部贯穿清洗机筒2与从皮带轮8连接,清洗电机7设置在机架1上且输出轴贯穿机架1与主皮带轮9连接,从皮带轮8与主皮带轮9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清洗机筒2内设置有筛网10,清洗转轴6、螺旋进料叶片61和摩擦叶片62均位于筛网10内,清洗机筒2上设置有若干个冲水管11,冲水管11穿过清洗机筒2外壁与清洗机筒2内部连通,冲水管11向清洗机筒2内冲水的同时,物料与多个螺旋进料叶片61和摩擦叶片62之间形成多处摩擦,使物料与污垢、物料与物料分离更有效,污垢也随水流从筛网10排出,清洗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在清洗机筒2两侧分别设置进料通道3和下料通道5实现对物料的进料及出料,通过将进料通道3和下料通道5分别设置在清洗机筒2两端,使物料通过清洗机筒2内高速旋转的螺旋进料叶片61和摩擦叶片62带动其高速转动并螺旋向上运动,完成清洁的同时到达下料通道,并能使粘附在物料上的污物较容易脱落,由于立式摩擦清洗机的面积较大,避免了现有的斜式清洗机,因工作时难以将物料展开,导致清洗的效果不好的情况,能够有效提高清洗效果。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摩擦清洗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清洗机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机筒(2)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料通道(3)和下料通道(5),所述进料通道(3)和下料通道(5)分别位于清洗机筒(2)上下两端,所述进料通道(3)上设置有进料料斗(4),所述进料通道(3)内设置有进料转轴(31),所述进料转轴(31)上沿长度设置有螺旋叶片(32),所述进料转轴(31)通过与其一端连接的进料电机驱动其带动螺旋叶片(32)转动,所述清洗机筒(2)内设置有清洗转轴(6),所述清洗转轴(6)上设置有多个螺旋进料叶片(61)和多个摩擦叶片(62),所述清洗转轴(6)能通过清洗电机(7)驱动其带动螺旋进料叶片(61)和摩擦叶片(62)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摩擦清洗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清洗机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机筒(2)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料通道(3)和下料通道(5),所述进料通道(3)和下料通道(5)分别位于清洗机筒(2)上下两端,所述进料通道(3)上设置有进料料斗(4),所述进料通道(3)内设置有进料转轴(31),所述进料转轴(31)上沿长度设置有螺旋叶片(32),所述进料转轴(31)通过与其一端连接的进料电机驱动其带动螺旋叶片(32)转动,所述清洗机筒(2)内设置有清洗转轴(6),所述清洗转轴(6)上设置有多个螺旋进料叶片(61)和多个摩擦叶片(62),所述清洗转轴(6)能通过清洗电机(7)驱动其带动螺旋进料叶片(61)和摩擦叶片(62)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摩擦清洗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螺旋进料叶片(61)和摩擦叶片(62)均沿清洗转轴(6)轴向排列且摩擦叶片(62)和螺旋进料叶片(61)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摩擦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转轴(6)底部贯穿清洗机筒(2)与从皮带轮(8)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强宋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牧格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