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的波光跳泉用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608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堵塞的波光跳泉用喷头,包括喷头本体,所述喷头本体的顶部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喷头本体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防护盖,所述喷头本体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通过设置喷头本体、传动机构、转轴、固定杆、连接杆、轴套、转杆、手柄、限位机构、限位杆、活动板、弹簧、防护盖、固定块、壳体、出水口、通孔、定位杆、限位孔、滑块、滑槽和活动孔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喷头没有防止其出水口堵塞的装置,当喷泉不用时,出水口裸露在外,各种灰尘、杂质和颗粒会进入出水口,导致出水口发生堵塞,致使整个喷头发生故障,极大的减少了实用性,特别不方便使用中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堵塞的波光跳泉用喷头
本技术属于跳泉
,尤其涉及一种防堵塞的波光跳泉用喷头。
技术介绍
跳泉是一种高技水景艺术,水通过特殊效果的喷头喷出,水形似根根晶莹透彻地冰柱,从一个水坛跳跃到另一个水坛的过程中自然形成一条条、一串串、飞向空中,轻舞扬,不渐不散,富有生命力的水段,水段的长短及出水的速度可以任意变化,在控制器的控制下任意跳跃。现在的生活中,科技越来越发达,一些观赏性的东西越来越美观,其中跳泉的观赏性特别的高,跳泉的实现需要用到喷头,综上所述,现有的喷头没有防止其出水口堵塞的装置,当喷泉不用时,出水口裸露在外,各种灰尘、杂质和颗粒会进入出水口,导致出水口发生堵塞,致使整个喷头发生故障,极大的减少了实用性,特别不方便使用中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堵塞的波光跳泉用喷头,具备防止跳泉喷头发生堵塞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喷头没有防止其出水口堵塞的装置,当喷泉不用时,出水口裸露在外,各种灰尘、杂质和颗粒会进入出水口,导致出水口发生堵塞,致使整个喷头发生故障,极大的减少了实用性,特别不方便使用中使用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堵塞的波光跳泉用喷头,包括喷头本体,所述喷头本体的顶部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喷头本体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防护盖,所述喷头本体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防护盖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远离限位机构的一侧贯穿至壳体的右侧。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杆,所述转杆的前侧和后侧均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杆的表面套设有轴套,所述轴套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手柄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轴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左侧与限位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手柄远离轴套的一侧贯穿至壳体的右侧。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活动板的右侧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右侧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壳体的内壁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右侧开设有与手柄配合使用的活动孔,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与定位杆配合使用的通孔。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定位杆的右侧开设有与限位杆配合使用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杆的左侧贯穿至限位孔的内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喷头本体、传动机构、转轴、固定杆、连接杆、轴套、转杆、手柄、限位机构、限位杆、活动板、弹簧、防护盖、固定块、壳体、出水口、通孔、定位杆、限位孔、滑块、滑槽和活动孔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喷头没有防止其出水口堵塞的装置,当喷泉不用时,出水口裸露在外,各种灰尘、杂质和颗粒会进入出水口,导致出水口发生堵塞,致使整个喷头发生故障,极大的减少了实用性,特别不方便使用中使用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传动机构,方便了使用者需要安装防护盖防止出水口发生堵塞时,使用者按动手柄即可使限位杆移动到不阻碍定位杆进入壳体内腔的位置。3、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机构,能够使限位杆进入限位孔的内腔后,从而对定位杆进行限位,使定位杆不会脱离壳体的内腔。4、本技术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的配合使用,能够使活动板在移动时减少与壳体之间的摩擦和碰撞,使用者在按动手柄时更加的容易便捷,同时还可使活动板在移动时不会发生偏斜的现象。5、本技术通过设置活动孔,能够使手柄在转动时有足够的移动空间,通过设置通孔,能够使定位杆在进入壳体的内腔时不会发生卡死的现象。6、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孔,能够使限位杆进入限位孔的内腔后,从而对定位杆进行限位,进而对防护盖进行限位,使防护盖不会发生掉落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喷头本体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壳体、定位杆和固定杆的剖视图。图中:1、喷头本体;2、传动机构;201、转轴;202、固定杆;203、连接杆;204、轴套;205、转杆;206、手柄;3、限位机构;301、限位杆;302、活动板;303、弹簧;4、防护盖;5、固定块;6、壳体;7、出水口;8、通孔;9、定位杆;10、限位孔;11、滑块;12、滑槽;13、活动孔。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堵塞的波光跳泉用喷头,包括喷头本体1,喷头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出水口7,喷头本体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防护盖4,喷头本体1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6,防护盖4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固定块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9,壳体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传动机构2,传动机构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3,传动机构2远离限位机构3的一侧贯穿至壳体6的右侧。参考图3,传动机构2包括转杆205,转杆205的前侧和后侧均与壳体6的内壁固定连接,转杆205的表面套设有轴套204,轴套204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手柄206和连接杆203,连接杆20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固定杆202,固定杆202远离轴套20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转轴201,转轴201的左侧与限位机构3固定连接,手柄206远离轴套204的一侧贯穿至壳体6的右侧。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传动机构2,方便了使用者需要安装防护盖4防止出水口7发生堵塞时,使用者按动手柄206即可使限位杆301移动到不阻碍定位杆9进入壳体6内腔的位置。参考图3,限位机构3包括活动板302,活动板30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301,活动板302的右侧与转轴201固定连接,活动板302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303,弹簧303的右侧与壳体6的内壁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机构3,能够使限位杆301进入限位孔10的内腔后,从而对定位杆9进行限位,使定位杆9不会脱离壳体6的内腔。参考图3,活动板302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1,壳体6的内壁开设有与滑块11配合使用的滑槽12。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滑块11和滑槽12的配合使用,能够使活动板302在移动时减少与壳体6之间的摩擦和碰撞,使用者在按动手柄206时更加的容易便捷,同时还可使活动板302在移动时不会发生偏斜的现象。参考图3,壳体6的右侧开设有与手柄206配合使用的活动孔13,壳体6的顶部开设有与定位杆9配合使用的通孔8。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活动孔13,能够使手柄206在转动时有足够的移动空间,通过设置通孔8,能够使定位杆9在进入壳体6的内腔时不会发生卡死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堵塞的波光跳泉用喷头,包括喷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出水口(7),所述喷头本体(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防护盖(4),所述喷头本体(1)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6),所述防护盖(4)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9),所述壳体(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传动机构(2),所述传动机构(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3),所述传动机构(2)远离限位机构(3)的一侧贯穿至壳体(6)的右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塞的波光跳泉用喷头,包括喷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出水口(7),所述喷头本体(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防护盖(4),所述喷头本体(1)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6),所述防护盖(4)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9),所述壳体(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传动机构(2),所述传动机构(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3),所述传动机构(2)远离限位机构(3)的一侧贯穿至壳体(6)的右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波光跳泉用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2)包括转杆(205),所述转杆(205)的前侧和后侧均与壳体(6)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杆(205)的表面套设有轴套(204),所述轴套(204)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手柄(206)和连接杆(203),所述连接杆(20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固定杆(202),所述固定杆(202)远离轴套(20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转轴(201),所述转轴(201)的左侧与限位机构(3)固定连接,所述手柄(206)远离轴套(204)的一侧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深源喷泉水景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