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碱性缓释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矿区污染修复
,特别涉及用于矿区酸性重金属污染地下水修复的一种碱性缓释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煤矿、金属矿山等闭矿后,由于山体结构改变及地下水位回涨,加速了金属硫化物的溶出,并发生一系列循环性的生物化学变化,导致了酸性重金属污水的形成。此类污水具有酸性强,重金属含量高,污染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对矿区环境造成的破坏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目前,对该类污水主要采用末端处理方法,先将污水收集,然后向污水中添加石灰、熟石灰或氢氧化钠等碱性材料和絮凝剂,提升水体pH值,并促使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最终达到排放标准。此末端处理方法存在污水收集困难、出水水质不稳定、污泥量大、设备腐蚀过快、运行成本高、难以根除酸性重金属地下水污染等缺陷,上述缺点在闭矿后酸性重金属污染地下水的修复中更为突出。近些年,随着被酸性重金属污水污染的流域越来越广,对矿区进行源头控制和修复逐渐受到重视,研发适用于被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的水处理材料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同时,尽可能实现资源化利用、以废治废是治理该类污染的核心理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碱性缓释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n步骤1:对电石渣进行预处理,使电石渣的含水量控制在50%~70%;/n步骤2:按照质量比为电石渣:膨润土=(40~70):(30~60)的比例称取电石渣和膨润土,进行机械混合,然后按照质量比为(电石渣+膨润土):碳酸钠=100:(5~15)的比例加入碳酸钠,进行机械混合,混合均匀后,制成混合料A;/n步骤3:将混合料A进行挤压破碎,制成混合颗粒B;/n步骤4:将混合颗粒B,在200℃~500℃下进行焙烧0.5~2h,自然降温,得到碱性缓释材料;碱性缓释材料对初始pH在3~6,重金属离子浓度在100~300mg/L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碱性缓释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1:对电石渣进行预处理,使电石渣的含水量控制在50%~70%;
步骤2:按照质量比为电石渣:膨润土=(40~70):(30~60)的比例称取电石渣和膨润土,进行机械混合,然后按照质量比为(电石渣+膨润土):碳酸钠=100:(5~15)的比例加入碳酸钠,进行机械混合,混合均匀后,制成混合料A;
步骤3:将混合料A进行挤压破碎,制成混合颗粒B;
步骤4:将混合颗粒B,在200℃~500℃下进行焙烧0.5~2h,自然降温,得到碱性缓释材料;碱性缓释材料对初始pH在3~6,重金属离子浓度在100~300mg/L的酸性污水进行处理,出水pH达到6~9,重金属去除率达75%~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碱性缓释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预处理为电石渣的含水量>70%时,将电石渣进行自然晾晒或烘干,至含水量在50%~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碱性缓释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际驰,张海勤,肖利萍,许端平,薛杨,杨欢,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