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模拟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5730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模拟的装置,属于施工模拟装置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模拟的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端设置有开合机构,支架底部设置有粗调机构,粗调机构上设置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上设置有精调机构。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可以在平台上对施工位置进行施工,当施工位置较高时,粗调机构与精调机构配合实现整个装置的升降,并且当对特殊位置进行施工时,不需要操作工人频繁的转身,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模拟的装置
本申请涉及施工模拟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模拟的装置。
技术介绍
BIM的英文全称是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是一个完备的信息模型,能够将工程项目在全生命周期中各个不同阶段的工程信息、过程和资源集成在一个模型中,方便的被工程各参与方使用。通过三维数字技术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相互协调、内部一致的信息模型,使该模型达到设计施工的一体化,各专业协同工作,从而降低了工程生产成本,保障工程按时按质完成。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BIM技术的不断进步,原有的基于BIM的建筑施工模拟的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已无法满足使用人员的正常需求。原有的基于BIM的建筑施工模拟的装置不仅缺少升降功能,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装置的高度,目前市场上虽然出现了具有升降功能的建筑施工模拟的装置,例如授权公告号CN208281424U,名称为《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模拟的装置》的中国技术所披露的,通过摁压弹性限位键,使弹性限位键向伸缩杆的内部进行收缩来调节该装置的高度,该公开专利虽然能实现升降的功能,但是需要人工进行调节,人工调节工作效率低,费时费力。原有的基于BIM的建筑施工模拟的装置还缺少旋转的功能,当操作人员对局部施工时,往往由于施工位置的特殊性,需要工作人员频繁的转身,稍有不慎会造成危险,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申请内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模拟的装置,已解决原有的基于BIM的建筑施工模拟的装置不能升降以及不能旋转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模拟的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端设置有开合机构,所述支架底部设置有粗调机构,所述粗调机构上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上设置有精调机构;所述支架包括上层支架以及下层支架,所述上层支架上设置有平台,所述平台中间位置设置有通道,所述通道上设置所述开合机构;所述开合机构包括左侧门、右侧门以及齿轮齿条传动机构,所述齿轮齿条传动机构控制所述左侧门与所述右侧门反向运动,进而实现通道的开合;所述支架的下层支架上设置有承重台,所述承重台上设置所述粗调机构,所述粗调机构包括下层支撑架、上层升降架以及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所述蜗轮蜗杆传动机构驱动所述上层升降架沿着所述下层支撑架升降运动,所述上层升降架上设置所述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驱动所述精调机构做周向旋转运动;所述精调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设置有一级升降杆,所述一级升降杆上设置有皮带传动机构,所述皮带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内,所述一级升降杆内设置有二级升降杆,所述二级升降杆与所述皮带传动机构连接,所述固定座两侧设置有穿孔,所述一级升降杆上设置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穿过所述穿孔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外侧,所述延伸板底部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驱动所述一级升降杆带动所述皮带传动机构沿所述固定座做竖直升降运动,进而带动二级升降杆沿所述一级升降杆做竖直升降运动。进一步的,所述下层支架底部设置有万向轮。进一步的,所述通道为方形通道,靠近所述通道一侧设置有导轨,所述左侧门一端设置有连接部A,所述连接部A上设置有通孔A,所述导轨穿设在所述通孔A内,所述右侧门一侧设置有连接部B,所述连接部B上设置有通孔B,所述导轨穿设在所述通孔B内。进一步的,所述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包括左侧齿条、右侧齿条以及齿轮,所述左侧齿条固定在所述左侧门的所述连接部A上,所述右侧齿条固定在所述右侧门的所述连接部B上,所述左侧齿条与所述右侧齿条之间设置所述齿轮,所述平台上设置有轴孔,所述轴孔内设置有齿轮轴,所述齿轮轴穿过所述平台,一端设置有电机A,另一端设置所述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左侧齿条啮合,所述齿轮与所述右侧齿条啮合。进一步的,所述承重台中心位置设置减重孔,所述粗调机构跨接在所述减重孔上,所述下层支撑架包括平行对称设置的两个底板,所述底板两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底板中心设置有中空的圆柱管,所述圆柱管两侧设置有护板,所述护板上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通孔C,所述通孔C与所述圆柱管同心设置,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所述圆柱管上端,所述护板一侧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上层升降架包括平板,所述平板为方形,所述平板底部四角位置设置有套管,所述支撑杆套接在所述套管内,所述平板的两组套管之间均设置有横担,所述横担上均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向所述底板方向延伸,所述丝杆穿过所述通孔C设置在所述圆柱管上,所述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包括蜗轮、蜗杆以及电机B,所述蜗轮套接在所述丝杆上,所述蜗轮的蜗轮孔内设置有与所述丝杆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所述蜗轮设置在所述圆柱管上端,且设置在所述限位板下端,所述蜗轮一侧设置所述蜗杆,所述蜗杆设置在所述固定孔内,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其中一侧的所述蜗杆上设置有电机B,对称设置的两个蜗杆之间设置有传递轴,所述传递轴两端与所述蜗杆通过联轴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牛眼、旋转轴、圆盘以及电机C,所述平板顶部设置有圆形沉孔,所述圆形沉孔内设置有旋转轴通孔,所述旋转轴穿过所述旋转轴通孔,一端设置所述电机C,所述电机C设置在挂架上,所述挂架设置在所述平板底部,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设置所述圆盘,所述圆盘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圆形沉孔内设置所述牛眼,所述牛眼沿所述旋转轴的轴线均匀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圆盘上设置所述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为中空的柱体,所述固定座上端开口,所述固定座内设置所述一级升降杆,所述一级升降杆为两端开口的中空柱体,所述一级升降杆一端穿设在所述固定座内,穿设在所述固定座的所述一级升降杆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皮带传动机构,所述皮带传动机构包括带轮A、带轮B之间绕装在所述带轮A与所述带轮B上的皮带,所述一级升降杆末端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上带轮孔以及下带轮孔,所述带轮A以及带轮B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带轮A与上带轮孔同心,且所述上带轮孔内设置销轴,所述带轮B与下带轮孔同心,且所述下带轮孔内也设置有销轴,带轮A与带轮B均与固定座内侧面相切,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方形通孔,所述皮带上固定设置连接块,所述二级升降杆穿设在所述二级升降杆内,穿设在所述二级升降杆一端的所述二级升降杆上设置有伸长部,所述伸长部穿过所述方形通孔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一级升降杆外侧的所述二级升降杆的上端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尺寸等于所述通道的尺寸。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座与所述圆盘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塞杆与所述延伸板固定连接。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1、支架具有承重的作用,上层支架的作用是为了设置开合机构,下层支架的作用是为了设置粗调机构,开合机构中的左侧门与右侧门在齿轮齿条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反向运动,实现通道的关闭或者打开,齿轮齿条承载力大,传动精度较高,可达0.1mm,可无限长度对接延续,传动速度可以很高。当需要施工的高度与平台的高度一致时,左侧门与右侧门关闭,操作工人站在平台上就可以施工,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模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端设置有开合机构(2),所述支架(1)底部设置有粗调机构(3),所述粗调机构(3)上设置有旋转机构(4),所述旋转机构(4)上设置有精调机构(5);/n所述支架(1)包括上层支架(11)以及下层支架(12),所述上层支架(11)上设置有平台(111),所述平台(111)中间位置设置有通道(1111),所述通道(1111)上设置所述开合机构(2);/n所述开合机构(2)包括左侧门(21)、右侧门(22)以及齿轮齿条传动机构(23),所述齿轮齿条传动机构(23)控制所述左侧门(21)与所述右侧门(22)反向运动,进而实现通道(1111)的开合;/n所述支架(1)的下层支架(12)上设置有承重台(121),所述承重台(121)上设置所述粗调机构(3),所述粗调机构(3)包括下层支撑架(31)、上层升降架(32)以及蜗轮蜗杆传动机构(33),所述蜗轮蜗杆传动机构(33)驱动所述上层升降架(32)沿着所述下层支撑架(31)升降运动,所述上层升降架(32)上设置所述旋转机构(4),所述旋转机构(4)驱动所述精调机构(5)做周向旋转运动;/n所述精调机构(5)包括固定座(51),所述固定座(51)内设置有一级升降杆(52),所述一级升降杆(52)上设置有皮带传动机构(53),所述皮带传动机构(53)设置在所述固定座(51)内,所述一级升降杆(52)内设置有二级升降杆(54),所述二级升降杆(54)与所述皮带传动机构(53)连接,所述固定座(51)两侧设置有穿孔,所述一级升降杆(52)上设置有延伸板(521),所述延伸板(521)穿过所述穿孔设置在所述固定座(51)外侧,所述延伸板(521)底部设置有电动推杆(55),所述电动推杆(55)驱动所述一级升降杆(52)带动所述皮带传动机构(53)沿所述固定座(51)做竖直升降运动,进而带动二级升降杆(54)沿所述一级升降杆(52)做竖直升降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模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端设置有开合机构(2),所述支架(1)底部设置有粗调机构(3),所述粗调机构(3)上设置有旋转机构(4),所述旋转机构(4)上设置有精调机构(5);
所述支架(1)包括上层支架(11)以及下层支架(12),所述上层支架(11)上设置有平台(111),所述平台(111)中间位置设置有通道(1111),所述通道(1111)上设置所述开合机构(2);
所述开合机构(2)包括左侧门(21)、右侧门(22)以及齿轮齿条传动机构(23),所述齿轮齿条传动机构(23)控制所述左侧门(21)与所述右侧门(22)反向运动,进而实现通道(1111)的开合;
所述支架(1)的下层支架(12)上设置有承重台(121),所述承重台(121)上设置所述粗调机构(3),所述粗调机构(3)包括下层支撑架(31)、上层升降架(32)以及蜗轮蜗杆传动机构(33),所述蜗轮蜗杆传动机构(33)驱动所述上层升降架(32)沿着所述下层支撑架(31)升降运动,所述上层升降架(32)上设置所述旋转机构(4),所述旋转机构(4)驱动所述精调机构(5)做周向旋转运动;
所述精调机构(5)包括固定座(51),所述固定座(51)内设置有一级升降杆(52),所述一级升降杆(52)上设置有皮带传动机构(53),所述皮带传动机构(53)设置在所述固定座(51)内,所述一级升降杆(52)内设置有二级升降杆(54),所述二级升降杆(54)与所述皮带传动机构(53)连接,所述固定座(51)两侧设置有穿孔,所述一级升降杆(52)上设置有延伸板(521),所述延伸板(521)穿过所述穿孔设置在所述固定座(51)外侧,所述延伸板(521)底部设置有电动推杆(55),所述电动推杆(55)驱动所述一级升降杆(52)带动所述皮带传动机构(53)沿所述固定座(51)做竖直升降运动,进而带动二级升降杆(54)沿所述一级升降杆(52)做竖直升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施工模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支架(12)底部设置有万向轮(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施工模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1111)为方形通道,靠近所述通道(1111)一侧设置有导轨(1112),所述左侧门(21)一端设置有连接部A(211),所述连接部A(211)上设置有通孔A,所述导轨(1112)穿设在所述通孔A内,所述右侧门(22)一侧设置有连接部B(221),所述连接部B(221)上设置有通孔B,所述导轨(1112)穿设在所述通孔B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施工模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齿条传动机构(23)包括左侧齿条(231)、右侧齿条(232)以及齿轮(233),所述左侧齿条(231)固定在所述左侧门(21)的所述连接部A(211)上,所述右侧齿条(232)固定在所述右侧门(22)的所述连接部B(221)上,所述左侧齿条(231)与所述右侧齿条(232)之间设置所述齿轮(233),所述平台(111)上设置有轴孔,所述轴孔内设置有齿轮轴,所述齿轮轴穿过所述平台(111),一端设置有电机A(234),另一端设置所述齿轮(233),所述齿轮(233)与所述左侧齿条(231)啮合,所述齿轮(233)与所述右侧齿条(232)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建筑施工模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台(121)中心位置设置减重孔,所述粗调机构(3)跨接在所述减重孔上,所述下层支撑架(31)包括平行对称设置的两个底板(311),所述底板(311)两端设置有支撑杆(312),所述底板(311)中心设置有中空的圆柱管(3111),所述圆柱管(3111)两侧设置有护板,所述护板上端设置有限位板(3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小卫陈州夏夕虹王燕郁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