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升降的施工系统及其操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5729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升降的施工系统及其操作方法,该施工系统包含笼箱体、用于调节一对象的水平度的测量单元及一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支撑固定了该测量单元的空间至少容纳该测量单元,该支撑结构的底端贯穿所述笼箱体的底面与所述对象相接触。借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整个施工系统和方法,整个操作过程中,笼箱体不会悬挂在操作人员的头顶上方,大大降低了安全风险。操作人员无需特地离开笼箱体,就可以进行各类操作作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升降的施工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分工程领域,涉及一种可升降的施工系统及其操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分配结构配置到塔容器内的施工系统和相应的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利用精馏柱或者空气分解柱等传质塔可以将液化的空气分解为各种组分,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这类传质塔为柱形容器,它们具有沿着纵轴延伸并合围成塔的内部空间的壳,其内部分段布置有填料和分配结构(也可称为“分配器”),盘状的分配结构放置在塔中并位于填料的上方。典型的分配器包括多个通道槽,通道槽允许来自分配器正下方的填料的上升蒸气在相邻的槽之间向上流动并流过盘状的分配器,这些分配器是依靠支承件而附接到塔壁的内表面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焊接凸片上。公开号为CN105579126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包括液体分配器和有角型材制成的传质塔板的塔,其中披露了典型的传质塔的结构。在将分配器垂直装入塔内时,传统的做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如图1a和图1b所示,操作人员乘坐在一个普通的吊篮里,普通的吊篮无法同时容纳操作人员和操作工具。升降机吊起分配器和吊篮,送入塔内的指定安装位置,将分配器放置在相应的支承件上,操作人员仍然留在塔内,吊篮上升。第二步,升降机利用缆索和吊篮将操作工具(包括水平测量工具、焊接工具和标尺等)运送给塔内的操作人员,升降机利用缆索将吊篮上移,此时吊篮位于工作人员头顶;如图1c所示,在塔内,操作人员利用水平测量工具检测分配器的水平度,调整及确认所需的水平度后,操作人员完成分配器其它部位例如角型材的焊接以及加固。第三步,如图1d和1e所示,质检员乘坐吊篮到达塔内的分配器处,检验分配器的水平度以及装配情况,升降机将吊篮上移,此时吊篮仍然位于操作人员的头顶。第四步,如图1f所示,质检员进行检验;如图1g所示,升降机再次将吊篮放下;如图1h所示,检验完成后再乘坐吊篮上升离开塔内。第五步,如图1i所示,操作人员最后完成角型材的焊接加固;如图1j和1k所示,升降机将吊篮放下,操作人员携带操作工具乘坐吊篮离开塔内。上述操作方式需要使得吊篮上下往复多次,完成一个分配器的安装往往需要一到两天的时间,效率较低;并且吊篮需要经常位于操作人员的头顶上方,有极大的安全隐患。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改进的用于将分配结构等配置到塔容器内的施工系统和相应的操作方法,以消除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是业内相关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施工系统和方法用于将分配结构配置到塔容器内并调整其水平度。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升降的施工系统,该施工系统用于将对象装配到塔容器内使其水平放置,该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分配结构或填料等。所述施工系统配置有笼箱体、用于调节一对象的水平度的测量单元及一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支撑固定了该测量单元,该笼箱体的空间至少容纳该测量单元,该支撑结构的底端贯穿所述笼箱体的底面与所述对象相接触。进一步地,所述笼箱体的底端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并且支撑结构的底端穿过这些通孔与所述对象相接触。这些通孔可以贯穿笼箱体的底端平面。具体地,笼箱体的底端可以围绕其中心以支撑结构的规格开设若干个通孔,这些通孔构成相应的支撑结构的安装位置。例如支撑结构若为三脚架,通孔的数量可以为三个。这样测量单元就易于架设和搬运,并且便于安装和拆卸。进一步地,所述测量单元配置有激光测量部,该激光测量部发出激光水平面或者激光束。测量单元可以包括例如扫平仪或全站仪(TotalStation)一类的装置,它可以发出一个激光水平面或者一个激光束来对准,激光测量部固定在三脚架上,置于一个稳定的接近水平的面,利用接收部接收激光位置,实现找平功能。进一步地,所述测量单元还配置有计量杆,接收部可拆卸地置于计量杆上。示例性的计量杆可以为标尺或铅垂线。进一步地,所述笼箱体竖直地移动,并且所述笼箱体容纳测量单元和/或施工人员。进一步地,所述施工系统还包括实时传输装置,该实时传输装置将操作过程实时传输至一接收方。进一步地,所述激光测量部为激光扫平仪。进一步地,所述施工系统还包括升降单元,该升降单元包括缆索和升降控制模块,升降控制模块使得所述笼箱体竖直地移动。缆索悬挂着笼箱体,在升降控制模块的控制下,改变缆索下放的深度,使得所述笼箱体沿着塔容器的壁的延伸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笼箱体远离或朝向该对象(例如分配器)。进一步地,所述笼箱体设置为同时运送操作工具和操作人员。进一步地,所述对象是分配结构或填料。进一步地,所述笼箱体连同所述对象一起被提升或下降。进一步地,塔容器具有30m至70m的高度。塔容器通常是柱形几何形状的,并且塔容器具有圆形或近圆形的(例如椭圆形)的横截面。塔容器优选地由多个材料锁合地相互连接在塔的各个区段内。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利用第一方面提供的施工系统将分配结构配置到塔容器内使其水平放置的方法,包括步骤:(1)将分配结构和笼箱体下降到指定位置;(2)将支撑结构通过通孔连接到笼箱体的底端,所述测量单元安装到支撑结构上;(3)开启激光测量部,在塔壁内形成激光水平面,选取分配结构表面或激光水平面若干个指定位置,分别读数出所述各指定位置的各高度差值,根据各高度差值判断分配结构是否水平及其偏斜量。进一步地,步骤(3)中,以激光水平面上某一点为起点,测量该起点至分配结构表面的垂直高度,再分别测量多个指定位置至分配结构表面的垂直高度,根据各高度差值,对分配结构的水平度进行调整。例如可以进行角型材的焊接,直至分配结构的表面基本上平整。进一步地,该方法的整个过程中,操作人员通过实时传输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电话、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等无线传输设备)来进行操作过程的演示,传输至一接收方(例如,质检部门或人员)。这样质检部门可以远程查看操作人员调平以及固定分配器的全部过程,无需进入塔内,既安全又高效。操作人员在进行调平以及角型材的焊接时,可以拍摄实时影像,传回监控中心,监控中心远程确认操作完成,操作人员即可离开塔内。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借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整个施工系统和方法,整个操作过程中,笼箱体只需一次升降,不会一直悬挂在操作人员的头顶上方,大大降低了安全风险。2.笼箱体、分配结构和操作人员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保证操作人员无需特地离开笼箱体,就可以进行各类操作作业。3.笼箱体的特殊设计不仅不妨碍升降单元的升降,也保留了足够的空间来进行必要的作业,能够改善操作人员对分配器找平和点焊的效率。4.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施工系统和方法,升降机上下移动的次数大大减少,缩短了所需要的工时。附图说明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专利技术详述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图1a至图1k是现有技术中将分配器垂直装入塔内的操作流程示意图。图2a至图2e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将分配器装配到塔内的操作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升降的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施工系统配置有笼箱体、用于调节一对象的水平度的测量单元及一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支撑固定该测量单元,该笼箱体的空间至少容纳该测量单元,该支撑结构的底端贯穿所述笼箱体的底面与所述对象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的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施工系统配置有笼箱体、用于调节一对象的水平度的测量单元及一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支撑固定该测量单元,该笼箱体的空间至少容纳该测量单元,该支撑结构的底端贯穿所述笼箱体的底面与所述对象相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笼箱体的底端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并且支撑结构的底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对象相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单元配置有激光测量部,该激光测量部发出激光水平面或者激光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测量部为激光扫平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笼箱体竖直地移动,并且所述笼箱体容纳测量单元和/或施工人员。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系统还包括实时传输装置,该实时传输装置将操作过程实时传输至一接收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明毅冯德兴李小华王连培
申请(专利权)人:乔治洛德方法研究和开发液化空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