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信设备配置界面自动生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5638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信设备配置界面自动生成方法,应用于电信网管系统,包括如下步骤:读取前台网元的硬件数据,生成界面初始数据,并设置到每个相应的组件中;根据显示界面需要编写界面描述XML文件;初始化界面生成引擎;界面生成引擎读取界面描述的XML文件;界面生成引擎根据描述信息创建界面元素进行布局,并显示界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MVC模型的设计实现了界面和具体业务逻辑的剥离,通过一个界面生成引擎解析XML文件并自动产生用户界面,同时提供了完备的事件处理功能,使得构建出来的界面能够满足各种复杂的需求的同时,减少开发界面的工作量,增强了界面开发的灵活性和拓展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机交互界面的自动生成技术,尤其涉及电信网管系统中配置管理的界面自动生成的方法。
技术介绍
配置管理作为TMN(Telecom Management Network电信管理网)为电信网及电信业务提供的五大管理功能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对电信网元/网络设备配置进行整体控制,包括增加、删除网元,获取网元数据和对网元配置的相关数据进行修改。配置管理的对象主要包括组成本地移动通信网的交换子系统、基站子系统的所有物理设备和逻辑设备(包括基站,小区,邻接小区,无线载频,信道等)。另外,配置管理的内容还包括对局数据和用户群的管理。配置管理客户端的任务就是向服务端发起对物理和逻辑设备配置数据的操作请求和显示资源的使用情况,它着重强调网络资料、逻辑拓扑的管理和统计查询功能的完善,即解决资源存在性的管理问题,范围涵盖物理资源、逻辑资源、智能资源和非智能资源。必须根据各种电信资源的实际属性,建立每类资源的数据模型,建立统一的资源录入、编号、命名,建立完整、准确的资源映像。由于配置数据的种类多样,且配置数据之间的关系复杂,使得配置管理中必须涉及大量的人机交互界面。图1是现有技术中基于java swing的界面生成原理示意图。由于电信设备特有的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状态信息的复杂性,导致基于JAVA SWING组件的人机交互界面开发的缺陷是一、程序员往往需要精确的控制每一个控件的生成和界面的布局工作,该工作量占整个配置管理开发工作的50%左右。尤其在版本稳定的初期对前台数据库字段的频繁改动,致使开发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在处理这些界面细节上。二、界面的开发工作通常是繁杂和重复的,一旦界面有所改动,由于Swing组件的Layout机制,所以改动起来费时费力,而且对应的数据库操作语句也必须相应的改动,整个过程是比较烦杂,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工作效率的降低,也造成代码难以维护和扩展。在现今的主流商务应用中,为了解决这种电信设备GUI(graphics user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开发带来的错综复杂性,ilog公司提出了他们基于图形组件的软件开发包JTGO(Java Telecomm Graphics Object),开发者可以在此基础之上能够快速的搭建企业级的网管操作系统,由于采用了数据驱动的用户接口进行开发,开发者可以从构建的商务对象中直接生成图形界面,并且能够通过MVC(model-view-control模型-视图-控制器,该模型的含义是将一个系统按照数据模型,用户视图显示和数据控制来分别设计,优化了系统的结构)的模式来保证各种视图和底层数据的一致性。虽然Ilog公司提供的这些图形组件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一些复杂的图形显示的需要,但是仍存在这样的缺陷对于一些简单的界面控件(比如TextField和ComboBox)的生成和布局没有能够建立一个通用的开发模式,而在配置管理界面的组成大部分仍然依赖于这些简单的界面元素,仍然需要开发人员手工编写此类控件的代码并进行布局,加上对这些控件的一些限制输入和其他属性的设置代码,这些工作同样要占据大约40%左右的代码量,并使得开发人员继续纠缠在界面的细节当中。在电信设备配置管理领域中,缺乏一种有效和必要的方法来完成这些界面的生成和控件的自动布局。所以,现有技术存在工作效率的降低,浪费大量人力,代码难以维护和扩展,缺乏灵活性和可拓展性,没有的针对简单的界面控件的生成和布局建立一个通用的开发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界面自动生成的方法,采用基于MVC模型设计的界面引擎来实现界面显示和具体应用数据处理的分离,将配置管理的界面按照xml文件中的规定格式进行存储,解决了界面开发的缺乏灵活性和拓展性,效率低下,浪费人力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界面自动生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读取前台网元的硬件数据,生成界面初始数据,并设置到每个相应的组件中;第二步、根据显示界面需要来编写界面描述xml文件;第三步、初始化界面生成引擎; 第四步、界面生成引擎读取界面描述的xml文件;第五步、界面生成引擎根据描述信息创建界面元素,进行布局,并显示界面。上述第一步中,组件包括组件库内的组件,还包括组件库外的Jcomponent类的子类组件。上述第二步中,由一个界面生成工具辅助生成xml文件,该文件描述了界面中每个组件的具体信息,包括组件的类型、名字、对应的类名、事件监听类名、尺寸以及响应事件和范围限制属性。上述第五步具体包括a、将读取的xml文件中的组件元素进行分离,按照每个组件的尺寸和位置进行界面布局,对于容器组件使用递归方法进行解析;b、将初始数据设置到各个相应的组件中;c、完成组件的事件监听c1、对于组件库内的组件,引擎根据xml文件中定义的组件事件类名,运用java的类反射机制实现该事件类的监听功能;c2、对于组件库外的Jcomponent类的子类组件,由组件自己完成事件监听功能。通过一个界面生成引擎来解析xml文件并自动产生用户界面使界面,具有很好的可维护性和可理解性,同时提供了完备的事件处理功能,使得这种机制构建出来的界面能够满足各种复杂的需求。这种基于MVC(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型的设计实现了界面和具体业务逻辑的剥离,减少开发人员开发界面的工作量,在满足后台数据库中各个字段频繁变更的需求的同时,让开发人员能够更加专注于业务逻辑功能的设计,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界面的细节处理。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基于java swing的界面生成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原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方法提出的开发模式较好的实现开发中的灵活性和拓展性,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具体描述本专利技术。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原理示意图。界面生成引擎处于整个界面自动生成系统的核心地位,一方面向应用提供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编程接口),由应用调用来创建界面,另一方面向应用提供数据操作接口,完成应用对前台网元的配置操作。界面生成引擎给应用程序提供接口,通过配置管理的内部提供的数据库接口实现对数据库数据的增删、查改操作;组件库,其中的组件可以是由第三方开发的组件,能够为界面生成引擎所识别,且符合界面引擎所定义的组件接口;界面描述的xml文件,描述了界面中每个组件的具体信息,如组件类型,尺寸以及响应事件和范围限制等属性。上述组件库模块、界面描述文件、事件监听类共同生成一个具体的界面。可见,本专利技术原理中,没有涉及到具体配置数据,所有的数据操作完全由具体的业务来完成,本专利技术仅为其提供接口,这样就达到了界面和具体业务的分离。图3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流程图。第一步、读取前台网元的硬件数据,生成界面初始数据,并设置到每个相应的组件中;第二步、根据显示界面需要来编写界面描述的xml文件;第三步、初始化界面生成引擎;第四步、界面生成引擎读取界面描述的xml文件;第五步、界面生成引擎根据界面描述的xml文件中的描述信息创建界面元素,并进行布局,显示界面。其中第一步、第二步顺序可以调换。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介绍本法明的一个实施例,在BTS控制参数的界面生成方法。1、从BTS网元侧的硬件配置中获取初始化的数据,并设置到每个相应的组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信设备配置界面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读取前台网元的硬件数据,生成界面初始数据,并设置到每个相应的组件中;第二步、根据显示界面需要来编写界面描述的xml文件;第三步、初始化界面生成引擎; 第四步、界面生成引擎读取界面描述的xml文件;第五步、界面生成引擎根据界面描述的xml文件中的描述信息创建界面元素并进行布局,显示界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信设备配置界面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读取前台网元的硬件数据,生成界面初始数据,并设置到每个相应的组件中;第二步、根据显示界面需要来编写界面描述的xml文件;第三步、初始化界面生成引擎;第四步、界面生成引擎读取界面描述的xml文件;第五步、界面生成引擎根据界面描述的xml文件中的描述信息创建界面元素并进行布局,显示界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信设备配置界面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所述组件包括组件库内的组件和组件库外的JComponent类的子类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信设备配置界面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由一个界面生成工具辅助生成界面描述xml文件,所述界面描述xml文件描述了界面中每个组件的具体信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敦华黄定华朱颖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