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液二沉池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5632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沉淀池技术领域中沼液二沉池回收系统,包括二沉池池体、第一坡形墙体和返液板等,连接杆用于将返液板固定在导流筒的出液端,返液板对于从导流筒的出液端流出的液体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因瞬时水量的冲击,冲散污泥,影响出水水质,保证泥水的分离效果,第一坡形墙体和两个第二坡形墙体配合工作,三者形成两个集泥区,使得二沉池池体内部为双池结构,避免较大密度的污泥挂池壁,能够更好的收集到集泥区的底部,且两个集泥区的设计可以提高二沉池沉降效率,截留更多的生物污泥,保证了出水的澄清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沼液二沉池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沉淀池
,具体领域为沼液二沉池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二沉池是污液处理厂处理活性污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是使生化反应池混合液澄清、浓缩,完成泥液分离过程并回流活性污泥。其运行效果直接影响活性污泥系统的出液液质和回流污泥浓度。现有的二沉池污液从导流筒出来后速度较快,冲击负荷大,很容易将池底沉淀的污泥搅浑,影响沉降效果;且现有的二沉池污泥沉淀过程中存在挂池壁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沉淀效率,为此提出一种沼液二沉池回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沼液二沉池回收系统,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沼液二沉池回收系统,包括二沉池池体,所述二沉池池体的上壁贯穿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筒的内侧壁下端固定连接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返液板,所述返液板的侧壁为锥形壁,且所述返液板的尖端靠近所述导流筒的出液端,所述二沉池池体的底壁上且位于所述返液板的下侧位置设置有第一坡形墙体,所述第一坡形墙体的侧壁呈倾斜状,所述二沉池池体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沼液二沉池回收系统,包括二沉池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池体(1)的上壁贯穿有导流筒(2),所述导流筒(2)的内侧壁下端固定连接连接杆(3)的一端,所述连接杆(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返液板(4),所述返液板(4)的侧壁为锥形壁,且所述返液板(4)的尖端靠近所述导流筒(2)的出液端,所述二沉池池体(1)的底壁上且位于所述返液板(4)的下侧位置设置有第一坡形墙体(5),所述第一坡形墙体(5)的侧壁呈倾斜状,所述二沉池池体(1)的底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坡形墙体(5)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坡形墙体(6),所述第二坡形墙体(6)且靠近所述第一坡形墙体(5)的一侧侧壁呈倾斜状,所述第二坡形墙体(6)与...

【技术特征摘要】
1.沼液二沉池回收系统,包括二沉池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池体(1)的上壁贯穿有导流筒(2),所述导流筒(2)的内侧壁下端固定连接连接杆(3)的一端,所述连接杆(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返液板(4),所述返液板(4)的侧壁为锥形壁,且所述返液板(4)的尖端靠近所述导流筒(2)的出液端,所述二沉池池体(1)的底壁上且位于所述返液板(4)的下侧位置设置有第一坡形墙体(5),所述第一坡形墙体(5)的侧壁呈倾斜状,所述二沉池池体(1)的底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坡形墙体(5)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坡形墙体(6),所述第二坡形墙体(6)且靠近所述第一坡形墙体(5)的一侧侧壁呈倾斜状,所述第二坡形墙体(6)与所述第一坡形墙体(5)之间形成集泥区(7),所述集泥区内安装有污泥回流泵(8),所述导流筒(2)的上部与生物池溢流口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沼液二沉池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的设置个数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明泽毕博秋杨蒙吕丹董烜光颜世罕周勇林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东泰有机废物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