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荡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559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荡桥,包括桥体及两个固定台,所述桥体位于两个固定台之间,所述桥体两侧套设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包括防撞层、气垫层、圆弧缓冲层及橡胶层,所述气垫层设置于防撞层底端,所述气垫层包括气垫布及用于给气垫布充气的充气嘴,所述气垫层与防撞层胶合连接,所述圆弧缓冲层设置于气垫层与橡胶层之间,所述圆弧缓冲层包括弧形橡胶垫及用于二次缓冲的橡胶立柱,所述橡胶立柱设置于弧形橡胶垫内,所述橡胶层包括第一橡胶垫、第二橡胶垫及用于降低缓冲力的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包括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第一橡胶垫与第二橡胶垫之间,以提供一种减轻撞击力度及安全性高的荡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荡桥
本技术涉及桥体
,特别涉及一种荡桥。
技术介绍
目前,荡桥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游乐产品,利用两边扣件固定钢丝绳或者链条,在链条或钢丝绳上面铺设桥面。因为两边扣件与固定座之间为非刚性连接,所以桥面会有摆动,就是利用这个摆动游客在桥面上来回晃动时,增加桥面的摆动幅度,来达到游乐目的。现有技术中,大多荡桥两侧防护垫的减轻撞击效果较差,当游玩者跌落桥下时,经常受荡桥摆动撞击,导致严重的撞伤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轻撞击力度及安全性高的荡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荡桥,包括桥体及两个固定台,所述桥体位于两个固定台之间,所述桥体两侧套设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包括防撞层、气垫层、圆弧缓冲层及橡胶层,所述气垫层设置于防撞层底端,所述气垫层包括气垫布及用于给气垫布充气的充气嘴,所述气垫层与防撞层胶合连接,所述圆弧缓冲层设置于气垫层与橡胶层之间,所述圆弧缓冲层包括弧形橡胶垫及用于二次缓冲的橡胶立柱,所述橡胶立柱设置于弧形橡胶垫内,所述橡胶层底端与桥体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层包括第一橡胶垫、第二橡胶垫及用于降低缓冲力的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包括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第一橡胶垫与第二橡胶垫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体撞击到防护垫时,首先防撞层减轻撞击,防撞层由橡塑海绵构成,材质柔软,弹性良好,使人体不被撞伤,然后气垫层减轻撞击、气垫层通过内部的气体,使人体能够得到良好的缓冲,不被坚硬的东西压伤,再通过圆弧缓冲层减轻撞击,当力传达到弧形橡胶垫顶端时,弧形橡胶垫将顶端力向两侧分散,当弧形橡胶垫与橡胶立柱抵触时,橡胶立柱能够分解中心力,通过圆弧缓冲层整体减压,使得人体的撞击力大大减轻,且大大减少反弹力对人体的伤害,当圆弧缓冲层还有余压时,最终的橡胶层将进行泄压,首先通过第一橡胶垫和减震孔的泄压,然后通过减震弹簧的泄压,最终通过第二橡胶垫和减震孔的泄压,能够将人体撞击压力降低至极点,几乎无反弹力对人体产生伤害,大大提高了安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垫呈凹状,且凹口内壁与桥体粘胶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凹状设置,能够使得荡桥两侧完全的包裹,为游玩者提供更多方面的保障,粘胶连接能够更好的使防护垫得到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橡胶垫包括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气垫层与橡胶层之间,所述橡胶立柱包括长立柱及两个短立柱,所述长立柱位于两个短立柱之间,所述长立柱顶端和两个短立柱顶端形成的弧度与弧形橡胶垫的弧度相适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橡胶垫能够良好的使顶端压力分解、让其扩散开来,通过橡胶立柱的设置能够使弧形橡胶垫的缓冲效果更佳,使其在受较大撞击力时能够通过橡胶立柱分解,弧度相适配能够更加稳定的分解。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撞层是由橡塑海绵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塑海绵能够提供良好的韧性、防滑能力及弹性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橡胶垫及第二橡胶垫上分别设有若干减震孔,且均匀分布于第一橡胶垫及第二橡胶垫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减震孔的设置,更加增加了第一橡胶垫及第二橡胶垫的缓冲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防护垫剖视图。附图标记:1、固定台;2、荡桥;3、防护垫;4、防撞层;5、气垫布;6、充气嘴;7、气垫层;8、圆弧缓冲层;9、弧形橡胶垫;10、长立柱;11、短立柱;12、橡胶层;13、第一橡胶垫;14、减震孔;15、减震弹簧;16、第二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荡桥2,包括桥体及两个固定台1,所述桥体位于两个固定台1之间,所述桥体两侧套设有防护垫3,所述防护垫3包括防撞层4、气垫层7、圆弧缓冲层8及橡胶层12,所述气垫层7设置于防撞层4底端,所述气垫层7包括气垫布5及用于给气垫布5充气的充气嘴6,所述气垫层7与防撞层4胶合连接,所述圆弧缓冲层8设置于气垫层7与橡胶层12之间,所述圆弧缓冲层8包括弧形橡胶垫9及用于二次缓冲的橡胶立柱,所述橡胶立柱设置于弧形橡胶垫9内,所述橡胶层12底端与桥体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层12包括第一橡胶垫13、第二橡胶垫16及用于降低缓冲力的减震弹簧15,所述减震弹簧15包括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第一橡胶垫13与第二橡胶垫16之间,当人体撞击到防护垫3时,首先防撞层4减轻撞击,防撞层4由橡塑海绵构成,材质柔软,弹性良好,使人体不被撞伤,然后气垫层7减轻撞击、气垫层7通过内部的气体,使人体能够得到良好的缓冲,不被坚硬的东西压伤,再通过圆弧缓冲层8减轻撞击,当力传达到弧形橡胶垫9顶端时,弧形橡胶垫9将顶端力向两侧分散,当弧形橡胶垫9与橡胶立柱抵触时,橡胶立柱能够分解中心力,通过圆弧缓冲层8整体减压,使得人体的撞击力大大减轻,且大大减少反弹力对人体的伤害,当圆弧缓冲层8还有余压时,最终的橡胶层12将进行泄压,首先通过第一橡胶垫13和减震孔14的泄压,然后通过减震弹簧15的泄压,最终通过第二橡胶垫16和减震孔14的泄压,能够将人体撞击压力降低至极点,几乎无反弹力对人体产生伤害,大大提高了安全性。所述防护垫3呈凹状,且凹口内壁与桥体粘胶连接,通过凹状设置,能够使得荡桥2两侧完全的包裹,为游玩者提供更多方面的保障,粘胶连接能够更好的使防护垫3得到固定。所述弧形橡胶垫包括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气垫层7与橡胶层12之间,所述橡胶立柱包括长立柱10及两个短立柱11,所述长立柱10位于两个短立柱11之间,所述长立柱10顶端和两个短立柱11顶端形成的弧度与弧形橡胶垫的弧度相适配,弧形橡胶垫能够良好的使顶端压力分解、让其扩散开来,通过橡胶立柱的设置能够使弧形橡胶垫的缓冲效果更佳,使其在受较大撞击力时能够通过橡胶立柱分解,弧度相适配能够更加稳定的分解。所述防撞层4是由橡塑海绵制成,橡塑海绵能够提供良好的韧性、防滑能力及弹性效果。所述第一橡胶垫13及第二橡胶垫16上分别设有若干减震孔14,且均匀分布于第一橡胶垫13及第二橡胶垫16上,通过减震孔14的设置,更加增加了第一橡胶垫13及第二橡胶垫16的缓冲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荡桥,包括桥体及两个固定台,所述桥体位于两个固定台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桥体两侧套设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包括防撞层、气垫层、圆弧缓冲层及橡胶层,所述气垫层设置于防撞层底端,所述气垫层包括气垫布及用于给气垫布充气的充气嘴,所述气垫层与防撞层胶合连接,所述圆弧缓冲层设置于气垫层与橡胶层之间,所述圆弧缓冲层包括弧形橡胶垫及用于二次缓冲的橡胶立柱,所述橡胶立柱设置于弧形橡胶垫内,所述橡胶层底端与桥体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层包括第一橡胶垫、第二橡胶垫及用于降低缓冲力的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包括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第一橡胶垫与第二橡胶垫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荡桥,包括桥体及两个固定台,所述桥体位于两个固定台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桥体两侧套设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包括防撞层、气垫层、圆弧缓冲层及橡胶层,所述气垫层设置于防撞层底端,所述气垫层包括气垫布及用于给气垫布充气的充气嘴,所述气垫层与防撞层胶合连接,所述圆弧缓冲层设置于气垫层与橡胶层之间,所述圆弧缓冲层包括弧形橡胶垫及用于二次缓冲的橡胶立柱,所述橡胶立柱设置于弧形橡胶垫内,所述橡胶层底端与桥体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层包括第一橡胶垫、第二橡胶垫及用于降低缓冲力的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包括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第一橡胶垫与第二橡胶垫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美姚敦军王智
申请(专利权)人:奇龙游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