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封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558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信封上料装置,包括安装机架、承载结构、吸附组件以及出料组件;所述承载结构,设于所述安装机架,所述承载结构上形成一承载面,所述承载面上用以安置层叠的多个信封,所述承载面的左侧形成一出料口;所述吸附组件,设于所述安装机架,且位于所述承载结构的下端,所述吸附组件包括沿上下向活动设置的吸附件,且所述吸附件对应所述出料口设置;所述出料组件形成有沿左右向活动安装至所述安装机架上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处于所述吸附件的左侧;其中,所述吸附件向上伸入至所述出料口,并向下吸附位于最下层的信封,以使信封的端部向下显露出所述出料口形成抽拉端,所述夹持部右移夹持所述抽拉端,并向左活动,以抽出信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信封上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机械自动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封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通过信件送寄文书是当前许多企业、学校以及政府机关的常用手段之一,可以保证一定的可追溯性,特别是部分政府机关以及学校,需要经常大批量的发送信件。然而,现有技术中,信封的取用、装填等均是人工操作,由于信件的数量巨大,往往需要专人长时间重复劳动,装填效率极其低下,且需要将信封手动一个个取出,交给后续的操作人员,操作不便,另外,有很大一部分文书的内容是需要保密的,然而参与的操作人员直接接触到信件就会不可避免地导致信件内容泄露,同时在需要使用打印机等电子设备时,由于人工送料的差异,会导致后续的打印、对标等操作出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信封上料装置,旨在解决人工送料效率低下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信封上料装置,包括:安装机架;承载结构,设于所述安装机架,所述承载结构上形成一承载面,所述承载面上用以安置层叠的多个信封,所述承载面的左侧形成一出料口;吸附组件,设于所述安装机架,且位于所述承载结构的下端,所述吸附组件包括沿上下向活动设置的吸附件,且所述吸附件对应所述出料口设置;以及,出料组件,形成有沿左右向活动安装至所述安装机架上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处于所述吸附件的左侧;其中,所述吸附件向上伸入至所述出料口,并向下吸附位于最下层的信封,以使信封的端部向下显露出所述出料口形成抽拉端,所述夹持部右移夹持所述抽拉端,并向左活动,以抽出信封。可选的,所述出料组件包括两个沿上下向间隔设置的出料滚轮,两个所述出料滚轮均沿前后向的轴线转动设置,两个所述出料滚轮共同形成所述所述夹持部。可选的,两个所述出料滚轮形成滚轮组,所述滚轮组设置多个,且沿前后向间隔设置。可选的,所述承载结构包括多个滚筒,多个所述滚筒均沿前后向的轴线转动安装至所述安装机架上,多个所述滚筒的上侧面共同形成所述承载面。可选的,所述吸附件包括多个沿前后向间隔设置的吸盘,用以吸附信封。可选的,所述信封上料装置还包括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内形成有一下端开口的容置腔;所述承载结构对应设于所述容置腔的开口处,呈部分遮蔽所述开口设置,以在所述承载结构的左侧形成所述出料口。可选的,所述信封上料装置还包括托持结构,所述托持结构上形成一托持部,所述托持部具有伸入至所述容置腔内的活动行程,且至少部分对应所述出料口设置,用以托持位于上层的信封。可选的,所述容置腔的内侧壁上贯设一避让孔,且对应处于所述出料口的上方;所述托持结构包括托板,所述托板沿所述避让孔的轴向活动安装至所述避让孔内,所述托板的端部形成所述托持部。可选的,所述信封上料装置还包括驱动杆,沿所述容置腔的周缘朝向其中部位置的方向上,所述驱动杆向上倾斜设置,所述驱动杆沿其轴向活动安装至所述避让孔内;其中,所述托板安装至所述驱动杆的上端。可选的,所述信封上料装置还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安装至所述安装机架,用以检测剩余信封的数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多个信封层叠安置在所述承载面上,所述吸附件向上活动至所述出料口,并向下吸附位于最下层的信封,使得最下层的信封的端部被单独吸出,所述出料组件将所述信封抽出,使得信封的取料自动进行,无需人工干预,保证出料的速度,并进一步保证每个信封出料状态一样,便于后续操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信封上料装置的一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信封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信封上料装置另一实施例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信封上料装置另一实施例另一角度(不包括部分安装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信封上料装置5安装壳体1安装机架61托板2承载结构62驱动杆21滚筒7检测装置31吸附件a信封41出料滚轮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通过信件送寄文书是当前许多企业、学校以及政府机关的常用手段之一,可以保证一定的可追溯性,特别是部分政府机关以及学校,需要经常大批量的发送信件。然而,现有技术中,信封的取用、装填等均是人工操作,由于信件的数量巨大,往往需要专人长时间重复劳动,装填效率极其低下,且需要将信封手动一个个取出,交给后续的操作人员,操作不便,另外,有很大一部分文书的内容是需要保密的,然而参与的操作人员直接接触到信件就会不可避免地导致信件内容泄露,同时在需要使用打印机等电子设备时,由于人工送料的差异,会导致后续的打印、对标等操作出现问题。请参阅图1至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信封上料装置的一实施例,旨在解决人工送料效率低下的问题。请参阅图1至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信封上料装置100,包括安装机架1、承载结构2、吸附组件以及出料组件;所述承载结构2设于所述安装机架1,所述承载结构2上形成一承载面,所述承载面上用以安置层叠的多个信封a,所述承载面的左侧形成一出料口;所述吸附组件设于所述安装机架1,且位于所述承载结构2的下端,所述吸附组件包括沿上下向活动设置的吸附件31,且所述吸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信封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机架;/n承载结构,设于所述安装机架,所述承载结构上形成一承载面,所述承载面上用以安置层叠的多个信封,所述承载面的左侧形成一出料口;/n吸附组件,设于所述安装机架,且位于所述承载结构的下端,所述吸附组件包括沿上下向活动设置的吸附件,且所述吸附件对应所述出料口设置;以及,/n出料组件,形成有沿左右向活动安装至所述安装机架上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处于所述吸附件的左侧;/n其中,所述吸附件向上伸入至所述出料口,并向下吸附位于最下层的信封,以使信封的端部向下显露出所述出料口形成抽拉端,所述夹持部右移夹持所述抽拉端,并向左活动,以抽出信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封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机架;
承载结构,设于所述安装机架,所述承载结构上形成一承载面,所述承载面上用以安置层叠的多个信封,所述承载面的左侧形成一出料口;
吸附组件,设于所述安装机架,且位于所述承载结构的下端,所述吸附组件包括沿上下向活动设置的吸附件,且所述吸附件对应所述出料口设置;以及,
出料组件,形成有沿左右向活动安装至所述安装机架上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处于所述吸附件的左侧;
其中,所述吸附件向上伸入至所述出料口,并向下吸附位于最下层的信封,以使信封的端部向下显露出所述出料口形成抽拉端,所述夹持部右移夹持所述抽拉端,并向左活动,以抽出信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封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组件包括两个沿上下向间隔设置的出料滚轮,两个所述出料滚轮均沿前后向的轴线转动设置,两个所述出料滚轮共同形成所述所述夹持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封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出料滚轮形成滚轮组,所述滚轮组设置多个,且沿前后向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封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结构包括多个滚筒,多个所述滚筒均沿前后向的轴线转动安装至所述安装机架上,多个所述滚筒的上侧面共同形成所述承载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封上料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微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