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连蛋白制成的海绵微球的肛肠注射给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5506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纤连蛋白制成的海绵微球的肛肠注射给药器,包括有挤压管和外筒;外筒:下端侧面圆形阵列排布有出药孔,其下端套接有外套球,所述外筒的上端固定有固定把,所述固定把的上侧固定有外顶弧板,所述外顶弧板有两个且对称设置,所述外顶弧板位于外筒的正上方,所述固定把的上侧中心设有给药槽,所述给药槽有两个且对称设置,两个给药槽均位于两个外顶弧板之间的下方,所述固定把的左端固定有第二气泵。本纤连蛋白制成的海绵微球的肛肠注射给药器,首先可向病人的肛肠内注射纤连蛋白制成的海绵微球,并可在注射器内将海绵微球扬起,避免海绵微球残留,且可泄去注射器内和肛肠内的气压,提高病人的舒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连蛋白制成的海绵微球的肛肠注射给药器
本技术涉及纤连蛋白药品给药装置
,具体为一种纤连蛋白制成的海绵微球的肛肠注射给药器。
技术介绍
纤连蛋白存在于多种动物细胞表面的大分子细胞外膜蛋白,是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中的主要非胶原性糖蛋白,在细胞黏附中起中心作用,可调节细胞极性、分化和生长,经局限性蛋白酶解可切割为几个结构域,可与血纤蛋白、肝素、胶原、DNA以及细胞表面受体等结合。纤连蛋白可做成海绵微球,经压缩后通过一个注射器推送进直肠,可以用于肛肠术后修复,海绵微球为球体,从远观来看为粉末状,但是我们一般的注射器是用来注射液体的,有些注射器可注射粉末,但是在注射粉末时会有一些粉末残留在注射器内,造成了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纤连蛋白制成的海绵微球的肛肠注射给药器,首先可向病人的肛肠内注射纤连蛋白制成的海绵微球,并可在注射器内将海绵微球扬起,避免海绵微球残留,且可泄去注射器内和肛肠内的气压,提高病人的舒适感,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纤连蛋白制成的海绵微球的肛肠注射给药器,包括有挤压管和外筒;外筒:下端侧面圆形阵列排布有出药孔,其下端套接有外套球,所述外筒的上端固定有固定把,所述固定把的上侧固定有外顶弧板,所述外顶弧板有两个且对称设置,所述外顶弧板位于外筒的正上方,所述固定把的上侧中心设有给药槽,所述给药槽有两个且对称设置,两个给药槽均位于两个外顶弧板之间的下方,所述固定把的左端固定有第二气泵,所述固定把的左端、外筒的侧面和外套球的侧面之间设有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的左端和第二气泵左右对应设置,通过第二气泵进行吹气,经进风通道进入外筒内,可将海绵微球扬起,避免海绵微球残留;挤压管:下端活动穿插在两个外顶弧板之间、固定把和外筒内,其下端圆形阵列排布有回收气孔,其上端固定有推把,所述推把的右端固定有第一气泵,所述推把的右端内设有与挤压管内部连通的排气孔,所述第一气泵与排气孔左右对应设置,通过第一气泵可将外筒和挤压管内的气体送出,避免气压过大而伤害病人,通过推动推把使挤压管向下挤动海绵微球;其中:还包括有单片机,固定在固定把的左端下侧,其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其输出端电连接第一气泵和第二气泵的输入端。进一步的,还包括有密封套,套接在挤压管的中端,外侧面抵触在外筒的内部侧面,通过密封套提高挤压管和外筒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滤气海绵板,固定在进风通道内,通过滤气海绵板可过滤进风通道内空气中的杂质。进一步的,还包括有透气滤布,套接在挤压管的下端,其位于一圈回收气孔外,通过透气滤布避免海绵微球进入挤压管内。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橡胶套,活动套接在外套球外,通过橡胶套提高本装置进入肛门的顺滑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纤连蛋白制成的海绵微球的肛肠注射给药器,具有以下好处:1、通过第二气泵进行吹气,经进风通道进入外筒内,可将海绵微球扬起,避免海绵微球残留,通过第一气泵可将外筒和挤压管内的气体送出,避免气压过大而伤害病人,通过推动推把使挤压管向下挤动海绵微球。2、通过密封套提高挤压管和外筒之间的密封性,通过滤气海绵板可过滤进风通道内空气中的杂质,通过透气滤布避免海绵微球进入挤压管内,通过橡胶套提高本装置进入肛门的顺滑性。3、本纤连蛋白制成的海绵微球的肛肠注射给药器,首先可向病人的肛肠内注射纤连蛋白制成的海绵微球,并可在注射器内将海绵微球扬起,避免海绵微球残留,且可泄去注射器内和肛肠内的气压,提高病人的舒适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A-A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B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C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D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气泵、2推把、3挤压管、4外顶弧板、5第二气泵、6单片机、7外筒、8橡胶套、9出药孔、10固定把、11进风通道、12滤气海绵板、13密封套、14回收气孔、15透气滤布、16外套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纤连蛋白制成的海绵微球的肛肠注射给药器,包括有挤压管3和外筒7;外筒7:下端侧面圆形阵列排布有出药孔9,其下端套接有外套球16,外筒7的上端固定有固定把10,固定把10的上侧固定有外顶弧板4,外顶弧板4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外顶弧板4位于外筒7的正上方,固定把10的上侧中心设有给药槽,给药槽有两个且对称设置,两个给药槽均位于两个外顶弧板4之间的下方,固定把10的左端固定有第二气泵5,固定把10的左端、外筒7的侧面和外套球16的侧面之间设有进风通道11,进风通道11的左端和第二气泵5左右对应设置,通过第二气泵5进行吹气,经进风通道11进入外筒7内,可将海绵微球扬起,避免海绵微球残留,还包括有滤气海绵板12,固定在进风通道11内,通过滤气海绵板12可过滤进风通道11内空气中的杂质,还包括有橡胶套8,活动套接在外套球16外,通过橡胶套8提高本装置进入肛门的顺滑性;挤压管3:下端活动穿插在两个外顶弧板4之间、固定把10和外筒7内,其下端圆形阵列排布有回收气孔14,其上端固定有推把2,推把2的右端固定有第一气泵1,推把2的右端内设有与挤压管3内部连通的排气孔,第一气泵1与排气孔左右对应设置,通过第一气泵1可将外筒7和挤压管3内的气体送出,避免气压过大而伤害病人,通过推动推把2使挤压管3向下挤动海绵微球,还包括有密封套13,套接在挤压管3的中端,外侧面抵触在外筒7的内部侧面,通过密封套13提高挤压管3和外筒7之间的密封性,还包括有透气滤布15,套接在挤压管3的下端,其位于一圈回收气孔14外,通过透气滤布15避免海绵微球进入挤压管3内;其中:还包括有单片机6,固定在固定把10的左端下侧,其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其输出端电连接第一气泵1和第二气泵5的输入端。在使用时:将纤连蛋白海绵微球从给药槽送入外筒7内,将挤压管3送入外筒7内一部分,之后将外筒7朝上,向上推动推把2,使挤压管3抵住海绵微球上移,之后将橡胶套8套在外套球16上,将外筒7和橡胶套8插入病人的肛肠内,之后拉出外筒7,在拉出外筒7的过程中按压推把2,推把2带动挤压管3移动,与此同时,手指按动单片机6,第一气泵1和第二气泵5同时开始工作,外界气流依次经过第二气泵5、进风通道11、外套球16、外筒7、回收气孔14、挤压管3、排气孔和第一气泵1,气流将外筒7和外套球16内的海绵微球扬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纤连蛋白制成的海绵微球的肛肠注射给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挤压管(3)和外筒(7);/n外筒(7):下端侧面圆形阵列排布有出药孔(9),其下端套接有外套球(16),所述外筒(7)的上端固定有固定把(10),所述固定把(10)的上侧固定有外顶弧板(4),所述外顶弧板(4)有两个且对称设置,所述外顶弧板(4)位于外筒(7)的正上方,所述固定把(10)的上侧中心设有给药槽,所述给药槽有两个且对称设置,两个给药槽均位于两个外顶弧板(4)之间的下方,所述固定把(10)的左端固定有第二气泵(5),所述固定把(10)的左端、外筒(7)的侧面和外套球(16)的侧面之间设有进风通道(11),所述进风通道(11)的左端和第二气泵(5)左右对应设置;/n挤压管(3):下端活动穿插在两个外顶弧板(4)之间、固定把10和外筒(7)内,其下端圆形阵列排布有回收气孔(14),其上端固定有推把(2),所述推把(2)的右端固定有第一气泵(1),所述推把(2)的右端内设有与挤压管(3)内部连通的排气孔,所述第一气泵(1)与排气孔左右对应设置;/n其中:还包括有单片机(6),固定在固定把(10)的左端下侧,其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其输出端电连接第一气泵(1)和第二气泵(5)的输入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连蛋白制成的海绵微球的肛肠注射给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挤压管(3)和外筒(7);
外筒(7):下端侧面圆形阵列排布有出药孔(9),其下端套接有外套球(16),所述外筒(7)的上端固定有固定把(10),所述固定把(10)的上侧固定有外顶弧板(4),所述外顶弧板(4)有两个且对称设置,所述外顶弧板(4)位于外筒(7)的正上方,所述固定把(10)的上侧中心设有给药槽,所述给药槽有两个且对称设置,两个给药槽均位于两个外顶弧板(4)之间的下方,所述固定把(10)的左端固定有第二气泵(5),所述固定把(10)的左端、外筒(7)的侧面和外套球(16)的侧面之间设有进风通道(11),所述进风通道(11)的左端和第二气泵(5)左右对应设置;
挤压管(3):下端活动穿插在两个外顶弧板(4)之间、固定把10和外筒(7)内,其下端圆形阵列排布有回收气孔(14),其上端固定有推把(2),所述推把(2)的右端固定有第一气泵(1),所述推把(2)的右端内设有与挤压管(3)内部连通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世龙于文斌张颖宋玮翟婧杙孙嘉悦于博晗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艾尔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